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2018-11-28 10:32丁金伯
现代临床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社会性精神分裂症领域

张 奎,丁金伯

(北京市房山区精神卫生保健院精神科, 北京 10240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社会功能逐渐出现缺陷,生活质量日趋下降。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保持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最终治疗目标[1]。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其相关性,已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2-4],成为公认。但具体到社会功能维度与生活质量领域间的关系及程度如何,这类的报道不多。因此我们设计了此研究,为更有效、合理地开展康复工作,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6年1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18~60岁;(3)病程≥2年,住院时间≥1年,病情稳定;(3)无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及智能障碍者;(4)本试验均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1)伴严重躯体疾病者;(2)酒精和药物依赖者;(3)文化程度低,不能完全理解问卷者。全院520例住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161例,其中男109例,女52例;年龄25~60岁,平均(46.8±8.9)岁;受教养年限6~16年,平均(10.37±2.35)年;婚姻状况:未婚88例,已婚27例,离异43例,丧偶3例;总病程2~39年,平均(20.57±9.08)年;累计住院时长1.3~30.2年,平均(9.45±6.59)年。

1.2 方法 自评问卷在医师统一指导语下由评定对象填写,他评问卷由主任及主管医师对评定对象进行评定。(1)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由主管医师填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文化程度、病程等;(2)SSPI[5]:为他评量表,共12个条目,采用0~4五级评分,涉及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3个因子,因子得分越高,患者的社会活动技能越好;(3)WHOQOL-100[5]:为自评量表,共100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涉及6个领域、24个方面,领域包括: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和精神支柱/宗教信仰,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1.3 统计学分析 用Excel数据汇总,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 SSPI的3个因子根据功能程度排序为社会性活动技能因子(7.17±3.39)、日常生活能力因子(7.86±2.44)、动性和交往因子(9.72±4.10);WHOQOL-100的6个领域根据质量程度排序为独立性领域(10.80±1.90)、精神支柱/宗教信仰领域(12.40±3.82)、环境领域(13.10±2.48)、社会关系领域(13.21±2.76)、心理领域(13.87±2.27)、生理领域(14.35±2.45)。

2.2 社会功能与生存质量领域相关分析 SSPI中日常生活能力因子与除心理、精神信仰领域外其他领域存在正相关;动性和交往因子与除生理、心理领域外其它领域存在正相关;社会性活动技能因子与所有领域都存在正相关(P<0.05 或P<0.01)。见表1。

表1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生存质量领域相关分析(r)

注:1)P<0.05 ;2)P<0.01

2.3 社会功能与生存质量方面相关分析 进一步分析结果:SSPI中日常生活能力因子与个人关系、社会支持满意度、获取新信息机会、休息娱乐参与度存在正相关;动性和交往情况因子与行动能力、个人关系、社会支持满意度、获取新信息机会、休息娱乐参与度存在正相关;社会性活动技能因子与睡眠休息、积极感受、行动能力、药物医疗依赖、个人关系、社会支持满意度、获取新信息机会、休闲娱乐参与度存在正相关(P<0.05 或P<0.01)。见表2。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目标不仅仅是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更重要的是改善生活质量[6]。生活质量也称生存质量,已逐渐成为评价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效果和预后结局的一项重要指标[7]。本调查显示,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定中社会性活动技能方面最差,在其生存质量评定中独立性领域方面最差。考虑长期住院的患者,生活在一种封闭的环境当中,与社会隔离,缺乏社会性活动的刺激,致相关行为退化,故出现该方面技能下降明显;在病房中,其一切日常生活都是由他人安排,不需要个人的主动思考、决策,而是被动参与,长时间的后果是对独立生活、自主行动等的主观感受性下降,故出现独立性差的结果。这与胡满基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2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生存质量方面相关分析(r)

注:1)P<0.05;2)P<0.01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职业和社会领域的各种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受损明显[9]。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社会功能不同维度与生存质量不同领域间存在着正相关,特别是社会性活动技能与生存质量所有领域都存在正相关(P<0.05 或P<0.01)。社会性活动技能涉及到关注时事、劳动、交往、责任心等,是人类社会生存高层面的活动;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感受性更强,同时对其它方面的感受也能起到促进作用;患者的社会性技能越好,其生活质量越高,这同既往研究一致[10-11]。这部分的功能越好,越有助于得到医务人员或家属的关注,获取资源的机会越多,生活质量也越好。社会功能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生活质量的提高,又可促使患者自觉进行功能性恢复训练,减轻社会功能残疾程度[11]。

总之,社会功能是社会行为和社会职能的综合概括,其受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尽早关注患者的社会功能,有针对性的开展训练,能较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社会性精神分裂症领域
“社会性死亡”:青年网络暴力新趋势及治理路径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the Walking Dead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