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骰子游戏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

2018-11-28 02:18浙江省江山市文溪实验学校王灵永
新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骰子点子口算

□浙江省江山市文溪实验学校 王灵永

□浙江省江山市彭里小学 姜 滢

口算也叫心算,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计算方法。它能培养学生快速的计算,发展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口算的熟练程度关系到后期的笔算,口算在生活实际中也广泛应用。

一、“掷骰子”练习口算的优势

传统的口算方法最常用的是记忆式书面口算,对于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此方法机械、单调、枯燥。也有注重采用摆小棒、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法,也有采用趣味情境,口算卡片、口算扑克牌、口算接龙等游戏形式的教学法,这些方法形式看似多样化,但几次之后,学生便容易产生厌倦,教学实效甚微。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整天活蹦乱跳到静静的坐在教室专注听课,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1.“掷骰子”练习口算,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适应期。

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更多地需要静心思考。一开始就用口算练习纸进行练习,估计不久学生们都会厌倦。“掷骰子”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引发数学思考,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口算方法,在比赛中发展口算能力。笔者尝试的“掷骰子”更有利于引发数学思考,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口算方法,在比赛中发展口算能力。

2.“掷骰子”练习口算,给予学生书写练习的延缓期。

一年级学生开学几周未涉及书写教学,学生的书写还不成规范,如果盲目练习书面口算,学生势必会比写字速度,字迹也不会端正。先利用骰子游戏口头练习,一方面在游戏中提高了口算的速度,另一方面等待书写规范的达成,再转入书写口算阶段。

二、“掷骰子”练习口算的策略

1.活动为载体,兴趣为起点。

(1)引导学生课中玩骰子游戏,让教学更高效。课题组老师根据一年级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对适合用骰子游戏进行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梳理,通过梳理,从中罗列了适合用骰子游戏进行教学的课例,并进行了精心备课,在课堂中付出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下例举《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片段:

探索新知片段:

师:谁来玩一把骰子游戏(课件flash动画效果),学生投掷骰子如出现图1所示:

图1

①组织讨论8+5的计算方法。

师:骰子来了一对新朋友8和5,和是几你会算吗?试着把你的方法表示出来。等你的同桌算好了和他说说你的方法。

②(小老师讲解)呈现多种不同的算法。

图2

第一种方法:

生:我是想到了掷骰子游戏,用图来表示,5个点子表示5,8个点子表示8,先把8和2合成10,再把10和3合成13。

师:听懂小老师的方法了吗?借助骰子游戏的图形理解真好啊!(教师接着引导孩子一起说算理。)

第二种方法:

生:我也是想到了掷骰子游戏,用图来表示,5个点子表示5,8个点子表示8,先把5和5合成10,再把10和3合成13。

师:同样是借助骰子游戏可方法却不同,真好啊!(引导孩子一起说算理。)

第三种方法:

生:我是直接用算式写的,意思和第一种差不多。先把8和2合成10,再把10和3合成13。(教师引导孩子沟通图和算式之间的联系,继续引导孩子表述过程。)

第四种方法:

生:我也是直接用算式写的,意思和第二种差不多。先把5和5合成10,再把10和3合成13。(教师继续引导孩子沟通图和算式之间的联系,引导孩子表述过程。接着教师引导孩子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对比沟通,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以上片段,对于“8+5”教学片段,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探究算法,学生受到骰子游戏经验的迁移,在课堂中进行了运用,创造性的“图解”,直观形象的演示了计算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抽象的数学式好骰子图进行了有效地沟通和联系,实现了由“理”悟“法”,相得益彰。

(2)引导学生在课间开展玩骰子争夺奖励卡活动。一下课,学生就会三五成群的找地方玩骰子,报答案,赢者从输者那里获取积分奖励卡(如图3所示)。为了赢得积分奖励卡,学生往往会自发地根据口算能力进行分组,优秀学生在相互比拼中提高,相对弱一点的学生也会组织在一起练习,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图3

(3)组织班级、年级骰子大比拼。在班级中按照学生能力四人一组分成若干组,进行掷骰子抢答比赛,每次口答获得数学奖励卡,活动结束后自己赢得的奖励卡换取奖品。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将活动从班级的层面扩大到了年级的层面,学生间的交流范围扩大,兴趣更加浓厚。年级骰子大比拼活动动方案如下:

表1:文溪实验学校一年级数学活动--玩骰子游戏方案

(4)学生在家里和父母玩骰子,将游戏从学校转入到家庭。通过调查,100%的家长非常赞成这项活动的开展,他们表示,这样的活动形式真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也丰富了家庭活动,增加了亲子交流的机会。有些家长还陪孩子玩出了新花样,创造性的开辟出“父子接龙”“家庭三人组合比拼”“你追我赶”等形式。还有学生家长在交流中谈起,每晚他和孩子玩“掷骰子”,开始是故意输给孩子,让孩子有斗志,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一不留神还真让孩子赢了,口算的速度提高了不少。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1)手脑并用,直观感知10以内加减法。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运算,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学生人人两颗骰子,骰子六个面点子数分别是1-6。两颗骰子同时投出,比如投出了4和6,那么4+6=10,6-4=2。要求学生直接报答案即可。

我们注意到学生在掷骰子口算时采用了不同方法,第一种是数感好、口算快的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点子数,然后直接做加减法;第二种学生是在原有数字的基础上累计做加法,比如投出4点和3点,他会从4后面开始往后数5、6、7,得出结果是7;第三种学生是数感比较弱的,看到点子数他无法直接转化成数字,每次都要一个点一个点的数过去,把两颗骰子的点子都数一遍得出最后得数。对于这样的学生在玩过几轮相对熟练后,要逐渐引导他反思、优化算法。

(2)建立表象,熟练玩出“凑十”游戏。“凑十法”是做进位加法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较快、较简单而且不容易出错。在教学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之前,一般都会让学生熟悉“凑十”。所谓“凑十”即要使两个数加起来的和为10。我们设计的活动是:①集体游戏,学生人手一颗骰子,全体一起投,选一个学生报出投出的骰子数,其余学生查看自己的骰子数是否能和刚报的数字凑成十。②个人游戏,手中多颗骰子,一起投出后把可以凑成十的骰子归到一起。

当学生沉醉于“凑十”游戏并逐步熟练时,我们已经为他们后期的计算学习铺垫了一个重要的台阶。

(3)探究算理,引导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前两者玩熟练后,继续研究进位加法。教师应揭示知识的数学本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投出两颗骰子,一颗是6,一颗是5,让学生计算结果后,说说是怎么计算的?学生说出计算方法五花八门,无论是哪一种,首先都要给予肯定。然后再引导学生将算法优化。结果学生发现:累计法,数字大了,要一个一个地数很慢;“凑十法”运用起来更快。如:“5+6”可以把5分成1和4,再将 4和 6凑成 10,加上剩下的1,就等于11。思维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接着将学生骰子“升级”,将1-6的数字逐渐上升到 2-7,3-8,4-9,5-10。用胶带纸贴在六个面。提升的速度根据学生本人的口算速度来决定。骰子升级后,数学的口算就逐渐从10以内加法上升到了20以内以及其他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4)灵活写式,练习三个数的加减法。当骰子游戏到后期,学生对口算已经有了一定的熟练度,书写也规范了,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左手掷骰子右手写算式,既练习了口算又操练了算式的书写。此时我们利用三颗骰子投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即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这类开放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比如,学生投出三颗骰子的点子数是3、4、9后,可以做连加3+4+9=( ),也可以做连减9-3-4=( ),还可以做加减混合运算,4+9-3=( )或9-4+3=( )等。学生是用自己骰子的点子数来做计算的,能力弱的学生自己设置的点子数小,算式就简单,能力强的学生设置点子数大,算式就较难,无论是哪个学生,他投出的三位数加减题目的难度都正好适合自己。如下图,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掷骰子写算式练习(如图5):

图5

(5)增加难度,分层分组编练习题。借助骰子,学生边投边编练习题。比如:老师投出点子数是16,学生第一次投的是5,还要投个什么数才能与老师的点子数相等?列式:5+( )=16或者直接算16-5=( )。或者也可以问,至少要投出多大,加起来得数才能超过老师?5+( )>16。学会方法后,根据学生的程度分组,根据自己掷骰子点数一个说算式,一个计算。

程度再高些,我们还可以利用三颗骰子编应用问题。比如一个学生投出了6、4、9,他编写成的应用问题是:鱼缸原有6条鱼,小红把4条鱼倒进了鱼缸,小强把9条鱼倒进鱼缸,现在鱼缸一共有多少条鱼?一个学生编写好应用题后,大家一起来解答。对于学生来说,利用投出的数编出应用题,这样的效果比直接给应用题让学生回答要有意思得多。

三、骰子游戏进行口算教学的成效

1.学生兴趣盎然地学数学。

学生在掷骰子的活动中提高了学习兴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经过调查,100%的学生喜欢这项活动,实验后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后测,学生对口算兴趣浓厚的人数由原来87人上升到265人,为完成作业而口算和对口算不感兴趣的的人数大大减少,极大提高了学生口算的兴趣。

此项活动让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增强了数感,帮助他们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除了让学生对10以内的加减法、“凑十法”、20以内进位加法、三位数加减法、编习题等知识点逐个突破外,还促进了他们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兴趣。

2.学生学习轻松愉快达效果。

活动开展了一个学期,学生口算速度相对提高。通过前期、中期、后期检测,发现此项活动不仅在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上有着明显的效果,其实更是眼、手、脑多种感官并用的一种开放性活动,开发了学生智力,提升了综合素养。

3.教师深感教学有效。

数学教师都深有体会,练习口算是件很头疼的事,往往老师累,学生烦,效果不佳,教学中纸笔测试大大减少。掷骰子游戏中,教师选择了适当的活动方式,只要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就能轻松有效的进行学习。一步一步从简易的掷骰子口算到复杂的利用骰子编习题,整个一上的计算内容几乎都可以用两三颗骰子达成目标。

学生在掷骰子的活动中,学生兴趣浓厚,参与面广,不但熟练了口算,也学会了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理,思维的敏捷性与创造性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训练。

猜你喜欢
骰子点子口算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好点子不足以支撑好买卖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点子摇滚怪杰 Dan Deacon 12月启动中国巡演
骰子不见了
巧猜骰子
测测你的空间智力
让人惊叹的极客好点子
点子的排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