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啦啦操教学方法探讨
——以“花球啦啦操”为例

2018-11-30 09:44江苏南京市溧水区状元坊小学程巧云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花球手臂发力

江苏南京市溧水区状元坊小学 程巧云

啦啦操原名cheerleading,其中的cheer有振奋精神、提振士气的意思。啦啦操起源于早期部落社会的仪式。为激励外出打仗或打猎的战士们,他们通常会举行一种仪式,仪式中族人以欢呼、手舞足蹈的表演来鼓励战士,希望战士们能凯旋。在众多的新兴体育运动中,啦啦操运动因其独特的技术风格和热情奔放的表演,受到世界许多国家人们的青睐。啦啦操在校园里同样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主要因为啦啦操是由多种形式组成的综合艺术,是融健美操、舞蹈、音乐、各种技巧为一体的一项运动。啦啦操在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耐力、素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弥补了其他健身项目的局限,使身体锻炼更全面,而且适合在学校开展。

一、舞蹈啦啦操的分类和花球啦啦操的技术特点

(一)舞蹈啦啦操的分类

舞蹈啦啦操主要分为三类,即花球啦啦操、爵士啦啦操以及街舞啦啦操。在这三个项目中,花球啦啦操普及性最广、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是最容易掌握的。

(二)花球啦啦操的技术特点

花球啦啦操主要体现为肢体动作通过短暂加速和定位制动来表现啦啦操特有的力度感,动作完成干净利落,重心稳定、移动平稳、身体控制精确。因此,在花球啦啦操中,动作的力度感、重心的把握以及身体核心的控制能力都是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二、花球啦啦操的教学方法

(一)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对花球啦啦操的文化、项目特征、技术特征、发力方法、身体姿态等进行讲解的一种方法。讲解前,可组织学生先观看花球啦啦操的视频,初步了解花球啦啦操的项目特点,并学习重点与难点,使讲解具有针对性。在学习花球啦啦操之前,教师可先向学生讲解花球啦啦操的文化背景与项目特征,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个项目的精髓所在。在学习花球啦啦操的基本手位之前,教师需要将手臂正确的摆放位置、手臂的发力方法以及正确的身体姿态讲解清楚,使学生能掌握动作的正确做法与要领,养成正确的发力习惯,这对后期的动作学习大有裨益。

(二)动作示范法

动作示范法就是有目的地以示范动作作为有效刺激,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使他们通过模仿掌握必要的技能。在学习花球啦啦操的基本手位初期,一般可让学生先徒手握拳练习,待动作定位发力熟练以后,再手持花球练习。因为动作学习的初期,学生对动作的发力、定位还没有概念,此时就需要教师先做出标准的动作示范,让学生先行模仿,在模仿动作的同时慢慢找到动作发力的感觉与手臂摆放的正确位置。

教师应当从正面、背面、侧面多个角度给学生做动作示范,特别是在初期教学中,学生对动作的概念和位置的定型都比较陌生,要先通过模仿动作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做示范教学时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观察到动作的正确做法。

(三)纠错法

纠错法是指当学生在学习动作过程中,身体姿态、发力方法、动作定位等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及时纠错。因为在教学初期,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手位的精确位置很关键,而此时学生的身体以及四肢的方位感较弱,很多学生手臂的位置等经常发生错误,这些细微的错位在学习初期学生自己不易察觉,教师此时如不及时纠正,很容易使错误形成习惯。

(四)重复教学法

重复教学法是教师以不同的形式、多样化的方法、多变的课堂模式,一遍又一遍地给学生传授知识,从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并达到“水滴石穿”的教学目的。花球啦啦操基本动作的教学重点是手臂动作的发力方法和速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注意学生反复出现的易错动作,反复纠正与强调。

(五)手臂对抗教学法

手臂对抗教学法是指在学习32个基本手位的过程中,当学生完成一个手位定位时给其手臂一个反方向的作用力,此时学生的手臂必须保持不被反作用力推动,以此来锻炼学生手臂的定位感与发力感。花球啦啦操最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部分是所有人整齐划一地手持花球完成动作。要想保证花球动作的一致性,手臂的发力练习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手臂动作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对抗教学法帮助学生锻炼手臂的发力感与定位感。

(六)分组互助教学法

分组互助教学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协调性不同或学习经历与基础不同而出现学习进度不一致的现象。此时,在教师示范完整的动作后,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必须有两个学习速度相对较快的学生,他们可以帮助组内学习较慢的学生,要求最后每个小组达到整齐划一的学习效果。许多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在教师进行教学时,常因紧张而影响学习动作的速度。如果进行小组学习,这些学生的状态相对较放松,学生之间的沟通也更有助于自我理解,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动作组合教学

动作组合就是将所学的基本动作进行组合,并且配合脚步的移动与转换,形成新的4×8拍或者8×8拍动作组合进行练习。动作组合的教学重点在于:当动作造型与位置发生变化与转换时,如何保持身体重心平稳与身体精确控制,以及动作变化时手臂动作迅速自然地衔接与切换。以下介绍具体的教学方法。

(一)分解教学法

分解教学法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分解教学法主要用于复杂的关键技术动作,以及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分解教学法可以简化动作掌握过程,缩短掌握的时间,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加快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在花球啦啦操的教学中,经常会将手臂的动作与腿部的动作分解开来,让学生掌握上肢动作以后,再结合下肢动作一起完成。对于学生来说,放慢教学速度的方法更有利于准确地掌握动作的正确定位,同时,这种方法降低了学习难度,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后期增加动作难度时,许多组合变化较多的动作,也可用分解法来教,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难度较大的动作,有助于对动作的学习与记忆,且有利于提高动作的准确性。

(二)变节奏教学法

变节奏教学法是指学生学完一段动作组合后,在动作还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可以先选取节奏较慢的音乐或放慢喊节拍的速度,也可以选择两拍一动的方式进行练习。在动作熟练后,依次逐渐加快练习速度。

(三)比赛法

比赛法是在比赛的前提下进行练习的方法。运用比赛法能够使学生有效提高身体素质,掌握技术动作,以及在复杂条件下合理运用技术动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在花球啦啦操教学过程中,可以定期把已经编排好的已组合的动作串联成小套路,采用模拟比赛的方式进行分组比赛练习。组合动作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复练习,而重复同样的动作易使课堂枯燥乏味,比赛法则可以有效规避这种现象。

四、啦啦操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啦啦操运动的本身特性和功效既有利于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更有利于他们的主体性、全面性、综合性、基础性、协调性、层次性、内化性、实践性和成功性的发展。学生在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音乐伴奏下做啦啦操运动,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而且能陶冶美的情操,更能使心理得以平衡,疲劳得以消除,体质得以增强,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因此,啦啦操在学校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猜你喜欢
花球手臂发力
2021年世锦赛中日集体花球啦啦操转体类难度运用分析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变大变大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完美的手臂
七彩花球
大树为什么有那么多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