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途径探析

2018-11-30 09:44江苏宿迁市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德育

江苏宿迁市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 徐 璐

德育即为小学生自身品德的培养,是现代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处在小学阶段的儿童身心发育虽未成熟但发展特别迅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心理品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可塑性极强。依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科学安排教育内容,合理选择教育方法,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我校自2012年成为江苏省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以来,一直致力于“3A(AnyOne,AnyTime,Any-Where)智慧校园”的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融合了备课系统、办公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班级装配了“云桌面”,一个云盒子账号打开属于自己的电脑主机。校园网络全覆盖,任何角落都可以无线上网,校内互联互通,教师、学生在校园内共享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网上阅览、网上通讯。每个学生一张校园卡,有图书借阅、身份证明、进出校园安全提示的功能。这样的智慧校园环境为学校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

一、文化育德,全面覆盖和高效传达

小学生白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所以一定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让他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浸润在德育氛围之中。我们这里所说的校园文化,特指校园物质文化,具体包括学校教学及生活设施、建筑与布局、道路环境、校园美化和周边环境、班级教室布置等。要形成特定的校园文化德育氛围,必须要实现德育信息的随时呈现、随处呈现。传统的校园文化大都采用文化长廊、黑板报、宣传栏、标语横幅等形式,比较单一。现在利用智慧校园设备管理系统的硬件设施可以实现德育内容的全面覆盖和信息的高效传达。

我校引进多媒体发布系统,在校园主体建筑和重要场所,如学校大门、教学楼、食堂等处安装LED显示终端,通过中心控制系统,向显示终端实时发布各类德育内容。同时,智能化控制可以向不同终端发送不同内容,也可控制在同一终端的不同区域显示不同的内容,实现信息的全方位覆盖和实时传达。使用这套系统后,内容更新便捷,成本低廉,有效避免了横幅标语等更换所造成的浪费,也节省了人力物力。

校园广播站将改编后的德育内容循环播放。语言活泼、富于韵律的童谣最容易被学生们接受、牢记和传唱。结合学校当月的德育研究专题、社会热点和近两周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状态等因素而编制的德育故事,通俗易懂,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得到快乐,更能在行动中践行。

校园电视台安排观看各类励志片、教育短片,以学校发生的感人事迹为主,寓教于行动,寓德于生活,通过行为示范、以身示教,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的渗透。

这些内容同时上传到学校网站和家长微信群、QQ群,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观看、学习。

通过运用这些现代化手段,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适应新环境下学生德育渗透的需要,优化了校园德育渗透方式,提高了德育渗透效益。

二、课程育德,内容丰富与形式创新

结合学科渗透和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是向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但是传统的德育课堂,说教多实践少,让处于形象思维的小学生无法感受到思想的碰撞,无法深刻理解教师要传达的道理。一些课程中涉及的榜样人物往往偏离学生们的生活圈,无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智慧校园云平台的网络资源,改变了过去只靠教师说教的做法,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内容与形式。

我校2015年将电子书包系统纳入云平台,引入课堂。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资源、课件,全部以电子书的形式输入到云平台中。教师使用教师账号进入网上班级,学生每人一台iPad,所有的学习内容会被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推送到iPad这个学习终端上。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的轨迹,如预习轨迹、作业轨迹、评价轨迹等,都会被iPad记录下来。多维数字化学习模式,使课堂变得立体化、多样化。

如《让我们来寻根》一课将内容分为中国人祖先的故事,祖先生活知多少,长江、黄河知多少等三部分。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组建讨论组。根据主题内容,组员收集资料,讨论组内可以分享图像、文本、链接。便捷的联系方式保障了学习网络中知识流通的顺畅。在展示环节,有的学生播放各地特色歌曲,让其他同学通过抢答器竞猜歌名;有的学生出示祖先智慧大集锦,让其他同学利用iPad,用最快的速度将发明物与发明人连线;有的学生为了说明古代发明的重要性,利用不同材质的纸张完成古诗的书写,同时进行视频录像让大家用投票器当堂表决。课堂上还穿插观看《今天,我可以这样爱国》视频,图文并茂的影音资料结合录像的形式,抢答器、投票器的使用等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构建了资源丰富、生动有趣的新型课堂。

如《祖国有多大》一课推送从北国冰天雪地转入花团锦簇海南三亚的各地雄伟、秀丽的风光资源,从早晨上海到乌鲁木齐的两地时差的资源。通过动画演示我国的地形地貌结构,并将我国的陆地面积与欧洲、日本、韩国、菲律宾等进行比较,祖国幅员辽阔的印象自然在学生心中形成,“祖国”一词的概念在学生意识中就更加明确了。

《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相关资源,查询解决到达目的地的线路,每种交通工具的资费情况、途经的站点、旅途所需要的时间等信息,多方面多角度考虑怎样到达目的地,并结合自身情况,拟定行程表,说明选择理由,结合投票统计功能,选出最受欢迎的设计方案。每一份出行方案的提出都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思考,也都是他们个性化学习的成果体现。

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利用智慧校园的云平台服务,将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资源结合起来,动漫、动画、真实生活视频、故事等形式有机呈现,多媒体资源音、形、声、画并茂,一个个鲜明、生动、有趣、直观的画面和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与活动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教育,并乐于接受。

三、活动育德,实践体验与智慧分享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以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为桥梁,广泛深入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道德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内容。而智慧校园的网络覆盖、网站建设、图书管理等方面的设施,为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支持。

网络班队会活动:当网络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班队会也可以改变召开的形式。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获取和搜集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即文字资料、图片、视频、动画、相关网站等,再将教学环节加以设计,上传至网络,进行讨论与交流。网络班队会不仅能够使学生、家长、教师在不同的地点,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围绕与德育相关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使沟通不再受时空限制,而且有些讲授教学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与现实差距较大的内容能更直观地展现出来。特别是可以运用网络模拟和游戏功能,模拟现实德育情景,做到寓教于乐,使班会活动焕然一新。让学生在虚拟的社会生活中开展道德实践,既具有强大的娱乐性,又有着相对的真实性。在这样的班会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读书活动:学生们很欢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的读书活动。在智慧校园环境下的读书活动更便于交流和展示。我校安装了电子书借阅机,内置授权电子图书,可进行“选、试、下、读”的免费借阅模式,每月保持涵盖各个领域的图书更新。学生用自己的校园卡刷卡借阅书籍,或者在电子阅读机上扫描二维码借阅电子书籍,可以随时在系统中或者微信群展示自己的阅读进度,与其他人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还可以利用德育平台向同学们推荐书目,把所推荐的书目和推荐理由上传至网上。更广阔的时空交流,培养了学生们的读书习惯和能力,形成人人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深入推进了素质教育。

网上主题活动: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登录各祭奠网站,用敬献鲜花和留言的方式对革命先烈进行哀悼,发表祭奠感言、撰写心得体会,表达对先烈、先贤的感恩和敬仰之情。国庆节“向国旗敬礼”活动,学生利用快捷的网络技术表达对祖国的问候。重阳节“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活动,以孝敬父母、关爱老人为主题,学生书写自己或身边发生的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故事,表达尊敬长辈、帮助老人的切身感受。在经常化、多样化的活动中,学生们能够按要求通过行动积极践行。

在智慧校园环境下,数字化平台已成为学校“实体德育”之外的“虚拟德育”阵地,德育主题活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每个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的表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用数字方式记录下来。各种文档、图片、影像等资料的保存相对传统方式更完整、安全,也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张扬的舞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师生、家长在线尽情地互动,交流思想,发表意见。学校正是在学生热情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实践证明,智慧校园环境下的软硬件条件为学校德育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只要我们运用现代化手段,适应新环境下学生德育渗透的需要,优化校园德育途径,提高德育教学效益,相信智慧校园可为学校德育撑起一片多彩的天空,让每一个学生在现代化环境中学会思考,增长智慧、传承文化、展示特长、实现自我价值。♪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