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8-11-30 09:30申龙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11期
关键词:训诂文言文学生

申龙

语文特级教师韩军曾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没有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1],阐述学习文言文之重要性。文言文不仅聚集了华夏文明的精粹,也是华夏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选入中学课本的文言文篇目符合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读通这些古书最关键的方法是训诂。广义的训诂包括释字词、明句读、阐文意、陈语法、明修辞、考名物、引史实等内容。将传统训诂知识与现代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能够碰撞出别样火花,夯实文化基础,增强人文底蕴,培养科学精神,实现文化自信。本文力求通过现有的训诂材料打破古今界限,帮助学生准确解读古人传达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辨和兴趣,提高当代中学生的文言文素养,争取做到“为往圣继绝学”,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现从以下方面简单陈述:

(一)运用训诂,补充注释

学生对文言文文意的理解主要来自教材注释,如何给课文出注是一大难题,通常来说,学生能够通过上下文或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准确理解的字词不必出注,古今不一致及疑难字词应当加以注释。在注释过程中如何取舍已经经历了编辑的综合考量,作为教师必须能够逐字逐句地理解课文,准确把握字词内涵,对于教材当中出现的当注未注处应运用训诂知识适当补充,帮助学生活跃思维,自行理解字词乃至篇章。

如沪教版高二《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不给“奉”出注,学生无法理解此处“奉”是“捧”的古字,当释为“恭敬地拿着”。“奉”字篆文做,《说文解字·廾部》:“奉,承也。从手,从廾,丰声。”通过字形以形说义可以看出“奉”字强调恭敬持举,一字道出赵对秦的外交态度,学生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习得相关文字、历史知识。

沪教版九年级下《出师表》:“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沪教版高三《伶官传序》:“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答司马谏议书》:“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这些篇目中的“恨”与“怨”均未出注,须知在现代汉语中此二词意义相近,皆指“怨恨”,但在古代汉语中有明显的语气差别。通常情况“恨”仅仅表示“遗憾”或“后悔”,如《荀子·成相》:“不知戒,后必有恨。”“怨”则表示“仇恨”、“怨恨”,如《韩非子·难三》:“桓公能用管仲之功而忘射锔之怨。”后者明显情感更深,语气更为强烈。诸葛亮仅仅表达了对桓、灵二帝的遗憾,欧阳修也只是写出了晋王的临终缺憾,而“天下怨谤”则是百姓的怨恨非议。需要指出的是,“恨”字居考纲列出的120实词之一,准确释义十分必要。此类问题较多,补注为宜。

(二)运用训诂,辨析注释

教材注释繁多,难免有欠妥之处,此时教师应当正确辨析,阐释原因,启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找到正确的翻译方式。实际上无论声训还是形训,都需要结合上下文,文字在不同语境中会呈现出不同含义。《考试说明》针对实词提出的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足见“义训”极其重要,“文”即语境,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方式极其有效。这就要求教师了解训诂,关注最新的训诂研究成果,从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给学生正确引导。

如沪教版高二《訓俭示康》:“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乳儿”一词课下注解释为“吃奶的婴儿”,学生马上提出,“婴儿”尚不足周岁,何以做出弃去金银华服的行为?又怎会存在羞赧心理?该注释明显可商榷。经师生共同查询资料可知:《说文解字·乚部》:“乳,人及鸟生子曰乳。”“乳”本义为生子,“乳儿”顺理成章释为“吃奶的婴儿”,如唐·杜牧《三子言性辩》:“乳儿见乳,必拏求,不得即啼。”教材编者如此出注显然囿于常规解释。实际上,“乳”有“幼少”之意,如《汉书·高帝纪上》:“是口尚乳臭”,颜师古依据上下文义训“乳”为“幼少”。相同训释方式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佐证,“乳女”词条即释为“幼女”,可见“乳”取的便是“幼少”之意。依此类推,据文证义,“乳儿”若释为“幼儿”,指年幼孩童,即从一足岁到六七岁的小儿,更符合常情。

沪教版高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有四处存疑翻译,其一,“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严妆”释为“打扮得整整齐齐”。事实上“严”与“妆”为同义连文,为避东汉明帝刘庄讳,“妆”用“严”代替,如“严具”代“妆具”,该用法自东汉起一直沿用。故“严妆”当释为梳妆打扮。

其二,“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交广”注为“交州、广州(今广东、广西一带)”。据上下文,“良辰三十日,今已二十七”。故事发生地是安徽,时间是东汉末年,如何能在三日内去两广之地完成采买?“交广市鲑珍”之“交”应通“教”,教广泛地去采买山珍海味。

其三,“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恨恨”注为“愤恨到极点”。据语境,“恨恨”用以描述情人别离时的依恋不舍。故“恨恨”当释为“恋恋不舍”。

其四,“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行人”不注。“寡妇”解为“寡妇”,并未阐释内涵。教材有望文生义之嫌,汉魏六朝的闺怨题材中大量使用“行人”指“游子”,此外“有夫独守”亦曰“寡”。原文两句不可割裂理解,“行人”与“寡妇”的共通情感就是相思与离愁。故“行人”即游子。“寡妇”指思妇,独守空闺的女子。

类似问题在教材中并不少见,对此教师应有清醒认识,引导学生科学分辨,当堂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其探究精神。

(三)运用训诂,评判注释

文言文距今时代久远,选入教材的篇目固然经典,但有些语句的诠释本就见仁见智,方家意见尚不一致。若因此不选入某些优秀篇目无异于因噎废食,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争议的前因后果,将各方观点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争鸣,若能参入自己的研究观点则更有利于推进课堂教学。而达到这样的教学水平,对训诂的了解不可或缺。

如沪教版高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教材中并未对“复”进行注释,经学生查询其他翻译,多数将“幸复得此妇”翻译成“幸好娶了兰芝这个佳偶”,没有翻译“复”字。另有译为“幸亏还娶得这个好媳妇”,把“复”翻译成“还”,但并没有说明为何这般释义。《汉语大字典》在“复”字义项做“副词,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之后举了此例,窃以为不妥。如此,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究的心理。通过查询古籍中相同用例,《韩非子·存韩》:“夫秦必释赵之患,而移兵于韩,愿陛下幸复察图之,而赐臣报决。”房玄龄《晋书·王坦之传》:“天下之所非,何为不可以天下为心乎?想君幸复三思。”陆游《病退》:“残年已如许,幸复起膏肓。”可知“幸复”连用时“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用如情态副词,表动作的累加,常释为“再”;或做语气副词,可释为“还”。据文证义“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中“复”是语气副词,有某种让步的意味,对“薄禄相”这个既定事实给予承认,对“得此妇”感到“满足和欣慰”。在翻译这句话的时候可以把“复”字讲成“还”。“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可以翻译为:“孩儿我已经没有做高官发大财的命相了,侥幸还娶得(这么贤德的)妻子。”

(四)运用训诂,系联知识

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指出:“文言文中的古代书面语,对本国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母语,而不是外国语……如果教的是外国语,就得从ABC教起,学生每走一步都得靠教师扶着拽着。如果是教母语,就完全不必如此。古今汉语虽然变化很大,但同一民族的语言毕竟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能割断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2]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譬如方言、现代汉语、成语等,运用训诂,让学生认识到语言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不再谈“文”色变,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以成语为例,“不言而喻”可以推断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中“喻”当释为“明白、了解”。“载歌载舞”的“载”可以推断出《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中“载”当释为“又、一边”。“假公济私”可以推断出《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假”当释为“借”。

以方言为例,沪语保存了大量上古音,如“入声韵”,分为阴入和阳入。在教授《阿房宫赋》《声声慢》时,学生用普通话读来并不押韵,沪语读来却能准确体现韵脚。言及此,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极高,纷纷开始用方言朗读。

以俗语为例,一些俗语也可能保存某个古义,如果能贯通起来,对理解文言文词语的意思也是很有帮助的。例如,人们常说“你该当何罪”,这里的“当”是判决(罪行)的意思。“当”字的这个意思,古代很常见。理解了“该当何罪”的意思,对《苏武传》:“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中课文注作“判罪”也就极好接受了。

以普通话为例,现代汉语词汇中有“温存”、“存问”等词,其中“存”的意义比较陌生,而这个意义正好能解释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以及《隆中对》:“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中两个“存”字的意义,课文前者解释为“问候,怀念”,后者释“存恤”为“爱抚,爱惜”,实际意思是一样的,也就是“温存”“存问”中“存”字的意义。理解了这一层意思,学生对《短歌行》《隆中对》中“存”字的意义不会再感到陌生。

(五)运用训诂,传承文化

文言文不仅反映出用词用字概貌,还凝结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学习文言文除了明了字词,还需要了解篇目中出现的相关古代文化知识。教材注释存在这方面疏漏,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意,需要教师借助训诂知识进行补充,帮助学生了解古人的文化生活面貌,甚至日常起居、天文地理、风俗礼教、礼制科举等,从而真正实现文化传承。

如沪教版高二《廉颇蔺相如列传》有三则不了解文化常识就无法准确翻译的注释,其一,“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赵立奉璧来”。“介”注为“个”,貌似通顺,实则于礼不合。先秦时期诸侯国“同邦之礼”有固定标准,依据礼仪制度,“介”乃宾主之间传话人,当注为“使臣助手”。

其二,“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奏瑟”注为“弹琴”。此处当为婉曲,碍于外交礼俗不便直言,涵义与下文“请奉盆缻秦王”同。故“奏”释为呈现更妥。

其三,“乃使其从者衣褐”。“衣褐”注为“穿着粗布衣服,意思是化装成老百姓”。看似合理,实则语焉不详。仅翻译成“粗布衣服”学生容易理解为粗棉布制成的衣物,实际上先秦没有棉花,褐指麻织品或葛织品。故“衣褐”应注为“穿着粗布衣服,意思是化装成老百姓。褐,粗毛编织成的粗劣服饰”。

沪教版高三《国殇》,于学生而言年代久远,难以理解,兴趣不浓。通过运用训诂知识,系联古代兵法知识,立刻激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以“凌余阵兮躐余行”为例,课下注解释“凌”为“侵犯”,事实上“凌”当释为“驱驰”。“凌”若训为“侵犯”,“凌余阵”则包涵了“躐余行”,语言出现赘语。此外全句与屈赋之文法通例亦不符,即前后短语相应位置之动词为并列关系,如“入不言兮出不辞”,“被石兰兮带杜衡”等。若训为“驱驰”,更符合上下文义及战争功用。据《孙子兵法》与《六韬》记载,“驰车”与“躐”是古代两种最基本的战术。学生经此一课不仅习得了相关实词,课后多名男生都去查阅了有关战术及具体战役,主动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综上,训诂学对于中学文言文教学举足轻重。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应该懂得一点训诂学知识,这样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减少或者避免错误,传达给学生更准确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深入、扎实。笔者将问题提出来,并不是主张把中学文言文的词语训释等同于学者个人的学术专著,去搞所谓的“一家之言”,也不主张把中学文言文的词语训释等同于古今疏注的汇编,只是主张通过有关训诂材料和方法尽可能沟通古今,准确解读古人的思想,并且通过这一思辨的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当然,在课堂上,由于受到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带领学生查阅古注、期刊、工具书等文献资料,但教师可以把这种方法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能够利用这种方法去解决发现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注释:

[1]韩军.没有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N].中国教育报.2004.4:5

[2]钱梦龙.文言文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4:12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徐中舒.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

[4]郭璞:《尔雅序》见《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5]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6]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6.

[7]陆宗达.训诂简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训诂文言文学生
文言文阅读专练
《乾嘉学术札记训诂理论研究》评介
训诂术语的比较分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赶不走的学生
文言文阅读练习
学生写话
古诗句词语释疑辨义两解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