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信公众平台在家园共育实践中的策略

2018-12-01 10:21杨艳艳
师道·教研 2018年9期
关键词:园所共育家园

杨艳艳

幼兒园与家庭合作共育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幼儿园及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家园共育,有助于避免家园互动流于形式、缺乏深度互动、渠道不畅等困境。

一、微信公众平台在家园共育中的积极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将打造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型家园合作共育模式的途径,确实有其可行性。

首先,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拓展教师与家长的社会性交互空间,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家园共育环境的建立有益于冰释家园之间的不信任。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的信息应取材于课堂,教师应收集各种形式的材料(图片、视频、语音等)将真实、鲜活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及幼师的一天“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家长的眼前。

其次,微信公众平台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赢得家长更高认可。微信公众平台的家园共育环境的构建始于教师对幼儿一日活动中信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的收集,并将其从不同角度整理成微信公众平台中推送的信息。微信公众平台中的一则信息并不是仅靠教师收集信息就能一蹴而就的,对所收集信息的选择、分析、整理才是一则信息得以成型的关键点。教师的反思能力和自身专业素养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此外,微信公众平台上所推送的信息还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记录档案,见证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师资队伍的质量提高有助于赢得家长的认可,更有助于提高家园共育互动的质量。

最后,微信公众平台以“强人读”的方式轻叩家园共育互动之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消息一经发送就具有同步性,信息抵达率几乎百分之百,只要用户登录微信账号即可查阅相关信息,即用户实际上是被强制阅读所推送的信息。这一“强人读”的方式对于愿意进行家园共育沟通的家长来说,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信息,由此微信公众平台有助于实现移动式家园互动。

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家园共育实践存在的实然困境

微信公众平台在家园共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发现其在实践中仍存在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

(一)形式上:过分注重栏目多样性,降低了信息的时效性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为科学规划该平台,设置了“班级风采”“会说话的绘本”“家长讲堂”“教师风采”“健康与安全”“通知公告”等栏目。然而“全则必缺,极则必反”,过分注重栏目设置的多样性,使得各个栏目所推送消息质量不高、时效性差。教师除了组织教育教学,还要进行教育科研,同时还得留心收集一日活动中的信息资料使得教师们疲于奔命。

(二)内容上:多理论灌输和园所宣传,少实践展示和家教指导

目前各幼儿园的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的消息在内容上均存在多理论灌输和园所宣传之嫌。理论科普确实对家长形成科学合理的儿童观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其随意的、碎片式的理论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必然得不到保障,于家长而言并无实用价值,更无益于形成新型家园合作共育环境。此外,园所宣传的信息在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的消息中高达一半以上,诚然这一功能一直都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功能之一,然而仅仅依靠对园所的宣传很难长久地获得家长的青睐。笔者通过家长了解到,家长最想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获得的信息是班级教育教学实践展示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家教指导,可此类信息却少之又少。

(三)技术上:缺乏交互性,各类信息发送数量有限

由微信公众平台搭建起的新型家园共育互动环境亦受到自身技术上缺憾的制约。首先是缺乏交互性。尽管微信公众平台的对话功能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且操作便捷,语音文字皆可形成回复公众号对话框,然而对话功能却未能真正地发挥家园互动的作用。究其原因,除去家长因个人信息素养及知识不到位或其他个人原因而未对园所公众号的信息进行回复之外,主要是由于家长的回复仅平台管理员可查阅。而园所一般均由一位教师作为平台管理员,其工作任务重而不能对家长意见予以及时反馈,反馈意见久久得不到回应和处理必然会引起家长的情绪。其次是各类信息发送数量有限。例如:微信公众平台支持的语音、视频素材规格仅为60秒以内;非认证用户在一天之内仅可群发1则消息;已认证用户也仅能发3则消息。语音、视频素材在60秒内并不能完整的呈现一个教学片段或学生活动片段;在1则消息显然不能满足园所信息传递需求的情况下,各园纷纷要求全园老师及家长、甚至是园所之外的其他人关注微信公众号,因为唯有达到1000人以上的关注度才能获得申请认证以达到每天能发3则消息的需求。

三、解决现实困境的应对策略

(一)形式上:适当减少栏目,多推优质高效的信息

园所在开发和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时,应根据实际(人力、知识等)综合考虑精简栏目,分类清晰且不重复。一方面给教师减少了工作量,另一方面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精心、细心、耐心准备所推送的信息,进而提升了信息的质量。减少栏目,提高质量的同时,以年级组为单位准备信息,做到日日更新。栏目不再眼花缭乱,信息优质高效更能深得家长喜爱,家长愿意查阅园所微信公众号所推送的信息才是家园共育互动之始。

(二)内容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推儿童在园活动

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离开理论的实践,是没有方向的实践。从内容上对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信息更深谙家长之心,其不仅有助于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质量,也有益于提升家园共育互动的层次。幼儿家长们最希望通过园所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是儿童在园情况。因此,消息应该在内容上着重推送儿童在园活动,文字配以图片、视频或语音,势必提高微信公众平台消息查阅量,且精心选送的儿童在园活动就是对园所最好的宣传。

(三)人力上:教师、家长、儿童齐参与,百花齐放

技术上存在的现实困境期待微信公众平台官方进行技术升级,园所可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寻找突破口。技术上导致交互性低,园所可以将家长、儿童纳入信息的撰写者中来。推送优秀家长育儿心得体会、园所评价、儿童课外活动等消息;专栏推送儿童书画、手工、书写等作品。

微信公众平台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运用伊始,幼儿园在充分利用微信平台普及、便捷、直观的特点时,利用当前实际巧妙地弥补其缺憾致力于将之打造成一个幼儿园与家长的双向互动平台,在增进双方互动交流的同时,最终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

责任编辑 李少杰

猜你喜欢
园所共育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
幼儿园园所文化之浅析
幼儿园摇篮文化引领园所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