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联动,强化学校德育管理

2018-12-01 10:21许贵冠
师道·教研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素质德育

许贵冠

德育管理,就是老师和学校通过言传身教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让学生能够以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进行生活和学习,这对国家凝聚力的提高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强有着重大的意义,也能够让学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传承和发扬中华的传统美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德育管理的强化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参与的,除了学校之外,家庭、社会也必须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唯有三方联动,学校的德育教育水平才能够得到提高。

一、学校争当德育管理的先锋

(一)更新教育理念。学校作为德育管理的主要执行者,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避免思想的僵化和管理理念的落后,只有与时俱进,德育管理的内容才能够得到创新。老师本身也应该学习新时代的德育知识,积极地更新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只有老师的综合素质上去了,学生的德育知识水平才能够得到提高。

(二)改变德育管理的形式。学校想要加强德育管理,就必须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德育管理的形式,让德育教学能够走出课堂,通过举办德育知识讲座和德育专题活动,丰富德育管理的形式,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强化德育管理的质量。

二、家长要充当学校德育管理的后盾

(一)提高重视程度,了解学生德育学习状况。当前,我国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将所有的责任一味地推给学校,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不作为,甚至有些家长还向学生传达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教育孩子绝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影响有时候比学校还要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思想教育,多和家长交流让他们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德育素质,提高家长的德育素质,让家长充当学生的好榜样,让他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一些积极向上的德育知识,充当老师的好帮手。

(二)多去家中进行家访。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也要多多去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提高学生家长的综合素质,改善学生家庭生活环境。如果学生的家庭环境或者是学生家长的综合素质除了问题,那么我们再怎么教学生的德育水平也很难提高。所以,我们要多去学生的家中进行家访,和家长沟通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孩子三观的成长变化,同时老师还要了解家长对学生德育学习的重视程度,家长的观念是否过时,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存在不恰当的地方以及家庭环境是否和谐。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家庭教育方案,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

三、社会要给学校德育管理提供环境

(一)挖掘身边实例,用实际生活充当教材。德育管理不仅影响学生,也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同时社会现象也会对德育管理造成巨大的冲击,我们在进行德育管理的时候,要开拓自己的思维,不能再将自己的思想局限在教材上,而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事件的作用,用那些积极的社会事件来充当学生学习的教材,同时在一些消极的社会事件发生之后,第一时间来减轻这些消极事件对德育管理的影响。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定时的组织一些社会人士讲座,让一些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亲自来到学校开展讲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德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德育管理的效率。

(二)加强社区教育。比如,我们可以和社区联合举办一些活动,向孩子们传授德育知识。同时,我们在进行德育教学之后,可以让社区适时的推出一些活动,辅助学校的德育教学,加强各个德育教學力量之间的联系,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敬老爱老教学之后,和社区寻求合作,让社区同时举办一些敬老爱老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更加深层次的理解敬老爱老的内涵和意义,强化德育管理的效果。

学校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如果我们的孩子是一些缺乏德育知识的人,他们就不可能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兴旺而奋斗。我们必须要联合多方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家长的优势,弥补学校德育管理的不足,强化德育管理,让学生们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素质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