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倾听”是一种好习惯

2018-12-01 10:10麦小玲
师道·教研 2018年9期
关键词:倾听习惯小学生

麦小玲

“倾听”是小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小学生的基本素养。而善于“倾听”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活跃的英语课堂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才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一、明确“倾听”的重要性

1. “倾听”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人与人之间需要有一种情感活动——尊重,尊重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更好地提高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倾听”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点,也可以找出不足之处,让学生之间更容易互相了解。有了这份尊重,我们的课堂才能变得井然有序。

2. 善于“倾听”提高学习效率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在课标的指引下,老师们常常会在课堂上设计不同的对话,不同的故事和情境表演,给学生创造许多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机会。在教学《A little friend》中,我告诉学生为了让故事更生动有趣,大家可以用学过的英语知识进行改编。在示范过程中,我加入了一个推销员的角色,其他內容不变。会倾听的同学,马上领会老师的意思,自由组合四个角色,包括机器人、推销员、男孩、女孩。表演时,很多学生团队各显神通,让人惊讶。大部分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复习和运用了已学的知识,还发挥了自主创新和合作的能力。也许在课堂中,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表演,但在这种合作、讨论的氛围中,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每个学生都在用心“倾听”后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二、如何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小学生具有可塑性强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习惯是受环境的影响,如果老师给学生营造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学氛围,加强学生“倾听”的意识,“倾听”的习惯会很快养成。

1. 提出具体要求

在小学英语的课堂中常常会出现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活而不乱呢?首先,在学生发言时,要求其他学生要看着对方的眼神和竖着两只耳朵来“倾听”,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和尊重。发言的学生会因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的举动感到自豪和骄傲,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学习的动力,也是提高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在同学发言、表演时,要求其他学生不能插话、打断,做到互相尊重。最后,要正确评价同学的发言和表演,学习同学的优点,帮助同学改进和提高,使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2. 身教重于言传

在指导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时,老师以身作则,形成示范,也是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手段之一。让学生表演、发言、回答问题时,很多老师会因为需要关注的学生过多,没有真正地倾听学生的回答,造成了“虚假”倾听的现象。一旦学生没有回答正确,老师便急于将答案告诉学生,以图节省时间完成教学环节。诸如此类的行为,会让学生误以为老师对学生不够重视,接着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就会出现。反之,如若老师以身作则,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并不时以有声或无声语言给学生以评价或激励,其他学生们也会效仿老师,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3. 转变教学模式,吸引“倾听”

在教学中,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平等的交流中成为学生的倾听者和发现者。同时我们也可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把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学生是具有无限潜能的发展中的个体,我们要相信,只要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学生会通过不同的学习渠道,找到相关的信息资源,呈现给我们更多的惊喜,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同样,学生也会因课堂的新颖而乐于倾听和思考。

4.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倾听”

创新教学方法能够刺激学生的听觉,从而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学方法的创新趣味性,能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是养成课堂“倾听”的习惯的重要途径。

我们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多听故事、英语歌曲、多听情景对话,刺激学生“倾听”。有趣的故事在吸引学生“倾听”和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是养成“倾听”的一种教学手段。

情景对话表演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活动之一,而观赏表演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好契机。每次表演,同学们都会团结协作,共同思考,共同发挥创新精神,把故事变得更有趣味性,同学们期待同一个故事在不同团队的演绎下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精彩。因为好奇心,吸引着同学们“倾听”。利用好这种契机,让学生通过“倾听”来进行小组评价。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逐渐养成了学生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5. 控制情绪,养成“倾听”

倾听是一种连续性的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时间大概保持在25~30分钟,大部分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听完一节40分钟的课。如果老师用简单直接的方式批评这些同学,一来会打断上课的节奏,二来也会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适得其反。作为老师要控制好自我情绪,注重课堂管理的技巧,灵活运用有声或无声的语言,吸引他们的注意,让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6. 评价有法,有助“倾听”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方法评价学生,让学生品尝到被认可的喜悦,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帮助培养其倾听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组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动态的评价有助于延续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入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在故事《Henrys new friend》的小组表演中,我使用小组评价,把班级学生分成13组,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后进行评价。表演的学生能基本完成故事的内容、表演大方、肢体语言丰富、语音清晰,可以得到三颗星,如果能加入更多已学过的英语句子,把故事的内容变得更充实,就会得到5颗星。如果在原有的要求上,能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改编,把故事变得有趣和有意义,小组可得10颗星以上。这样的评价,表演的小组会更团结、更细心思考,让表演变得更完美,期待所有小组评价结果的同时,也会正确倾听和评价其他表演小组,促进全班同学更认真地倾听。

善于“倾听”是一种好习惯,是人的基本素养之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养成善于“倾听”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样就能够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都能放心的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的学习。

责任编辑 李少杰

猜你喜欢
倾听习惯小学生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