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选择的教育哲思

2018-12-04 09:20潘照团
中小学德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退场两难教育者

潘照团

这一天,学校安排在晨会上举行科技活动。活动开始后一切进展顺利,可老天爷说翻脸就翻脸,不多时就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此时,活动正进行到嘉宾为学校授牌环节。面对这一突然变脸的天气,是硬撑着把仪式走完,还是就此打住?面对这一两难的选择,学校很快就做出了决定。片刻后,小主持人从容淡定宣布:“因天气原因,今天的活动改在室内进行,请各位老师和同学优雅地退场。”随后,各班师生有序退场,虽然雨点渐渐地将操场的地面都打濕了,可师生的步伐丝毫未见慌乱。短短十分钟时间,师生就完成了“乾坤大挪移”。

此时,根据学校紧急预案,现场表演改为观看录像。技术人员迅速在报告厅搭建起舞台。在炫彩的镁光灯下,学生穿着极富创意的环保时装惊艳亮相,脸上洋溢着朝气和笑容。事后,目睹这一切的嘉宾张小燕教授说:“你们是真心为了孩子着想的,一下雨就组织退场。我非常欣赏主持人的那一句‘优雅地退场,这看似简单的退场,恰恰是最能反映办学初心的。”

诚如张教授所言,学校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每个孩子更好地成长。但在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在领导嘉宾在场的情况下,是退场还是冒雨继续活动,成了教育者的两难选择。对此,很多时候我们会考虑有“外人”在场,必须继续“撑住”场面,不然嘉宾可能觉得活动草率。

实际上,在这一两难之际,教育者须站在学生立场思考问题:下雨是自然现象,在场学生都未带换洗衣物,在没有预设的情况下,不该让学生和老师承担淋雨的后果。

教育最怕的就是过多考虑外在因素,而忽略了内在的力量。学生在场,任何教育活动最先应考虑的就是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为了顾全仪式的完整性或为了保全面子而不顾师生当下感受,这不是我们追求的教育。通过优雅的退场,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在整个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看到自己的美好也看到别人的美好,正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教育最自然的状态是不刻意掩饰与回避,就如今天的仪式,虽然形式不完整,却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内心的充盈和润泽。这也告诫我们,教育切不可为了外在形式而破坏了学生的内在体验,为了仪式的“完整”而漠视了对学生生命的关照,才是一种真正的不完整。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

浙江温州 325035)

责任编辑 吴琼

猜你喜欢
退场两难教育者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退好人生的每一个“场”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两难的选择
你会怎样对待“沉没成本”
G8面临发展与气候两难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