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命新要求新实践

2018-12-04 09:20
中小学德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德育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深刻认识时代背景下的课程新使命,拓宽专业发展视野;体认传播与培育法治理念的课程新要求,加强自身的公民素养;珍惜课程改革中的德育新实践,不断突破专业发展瓶颈,修炼自身的专业素养。

道德与法治;教师德育专业化;教师专业素养

关 键 词G41

文献编码中图分类号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8)11-00-04

自2016年以来,小学德育课程由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这是我国着眼于新时代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顶层设计的重大变革。这一自上而下上的变革赋予了德育课程新的使命与要求,呼唤德育新实践。一线教师应深刻理解这一变革的重大意义,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优化专业素养结构,立足各自所在学段,了解学生,研究教学,落实课程要求,自觉担负起立德树人这一时代责任。

一、深刻认识时代背景下的课程新使命,自觉拓宽专业发展视野

当前,课程更名给一线教师带来了诸多困惑:为了上好这一门课,教师是不是要储备相应的法律知识?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是不是要求学生了解甚至背诵相关法律条文?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他们进行法治教育是不是只能“戴帽子”“贴标签”?每节课是不是都要有法律常识的教育?有些课好像找不到结合的点,有的课结合起来比较牵强……

综上所述,造成一线老师这些困惑的原因是对课程更名片面、肤浅的认识。对于道德与法治,我们不能望文生义、擅自揣摩,也不能拘泥于教育圈内看教育,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要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来理解课程更名。

在我们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当下,我们都为经济快速发展而骄傲。历经四十年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社会深刻的变革。“小悦悦门”“搀扶门”等事件层出不穷,一时间“道德滑坡论”甚嚣尘上。

关于变革中的国民道德素养问题,白岩松的一篇文章做了细微且生动的说明。他说中国人有两张道德面孔,一张面对熟人,一张面对陌生人。“面对熟人时,我们大多有礼貌,懂得谦让,不仅不自私,反而很无私,朋友为抢着买单能打起来。面对熟人时,我们善解人意,尊老爱幼,言语温和,愿意忍让,甚至牺牲小我。如果从对待熟人的这张道德面孔来看,中国人绝对是世界上最有道德感的民族。”面对陌生人时又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开始变得自私,爱占各种便宜,排队加塞,开车乱并线,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情绪急躁,永远显得不耐烦。”白岩松进而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与反思:“这两张面孔清晰地告诉我们,虽然中国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数量世界第一,仿佛已很现代化的样子,但实质上,我们才刚刚从小村庄走出不久。长期的农耕文明下,中国人的生活半径很小,一生大多生活在熟人社会中。于是,让熟人朋友认可自己是必须的生存之道。但是,封闭的生活方式终于被慢慢改变,我们一步一步走出土地走出乡村走到陌生人中间,熟人的面孔变少了,约束也仿佛没了。”最后,白岩松生发了一个问题:“中国人不缺德,可是缺啥?”

是“道德滑坡”还是“道德爬坡”?2012年元旦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署名“秋石”的文章《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指出,从正确价值观立场、科学认识方法论和历史视野出发来分析认识当前中国的道德状况,必然会得出“主流是发展进步”的结论。如果说这“一锤定音”仅仅是定调,“白岩松之问”是点题,那么“破题”则是在“十八大”之后,2017年“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二场记者招待会上, 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夏伟东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夏伟东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突出方面,就是更好地发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在治国理政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这也是强化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重大举措,使法治和德治在价值取向和导向上相向而行,使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遵循一样的价值观标准。德法相融的治国理政新理念回应了“白岩松之问”——“中国人不缺德,可是缺了法治!”我们的“道德爬坡”有了思路与途径。

“十八大”开启的新时代不仅是教育战线上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等一系列变革,立法、司法、执法等战线也展开了一系列变革。通过设立“好人法”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权益,解除搀扶弱者的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把子女“常回家看看”这样的孝老爱亲道德要求正式写入法律;交管部门对不礼让行人驾车行为进行处罚……在这样一个德法并举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会发现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不是简单的道德加法治,而是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与法治是一个有机整体,正如有专家所说,道德是有温度的法律,法律是制度化的道德。

站在祖国发展的新时代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审视课程,我们会发现德育课程承载的历史使命。这也要求实施这门课程的一线教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自觉拓宽专业发展视野,踏上时代的节拍。

二、体认传播与培育法治理念的课程新要求,加强自身公民素养

相关内容在道德与法治课程顶层设计中是有着统筹安排的,因此,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分学段细化了教学内容与要求。高中学生要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以及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初步具备参与法治实践、正确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重要法治理念与原则,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基本法律常识。即便是义务教育阶段,随着课程标准的研制与完善,也必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在小学、初中更精细地加以区分。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更侧重于把法治理念的种子播种到儿童的心田。法治大树最牢固的根基应当扎紧在公民的心中。公民法治教育的过程,正是一种以树立法律信仰为主的根的培育过程。根牢了,树方能参天。

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 对于小学生而言,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接受以权利义务、公平正义、责任担当为主的法治教育,长大后便更有希望成为一名具备规则意识、程序观念等法治意识的公民。

长期以来,法治教育一直停留在“法制”教育的初级阶段,未能向“法治”教育转变。公民对法律的认知大抵包括知法、懂法、守法、尊法的不同层次,前三者只是阶段性目标,培育具有尊法自觉意识的公民才是这项教育的实质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致力于促进从“法制”教育向“法治”教育转变。我们需要摒弃那种认为法治教育就是背法条、讲案例的观念。比起那种通过讲授犯罪的可怕性,让青少年不敢违法犯罪的所谓“法制”教育模式,将传播法的理念、精神、价值贯穿于儿童的生活之中,让大家发现依法办事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守法、尊法自然水到渠成,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更加深入人心。

例如,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号令”这一话题,从孩子们熟悉的课堂上的各种口令、学校的铃声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进而思考为什么在集体生活中需要有这些统一的指挥?如果不听从会有什么樣的事情可能发生?如果大家都听从指挥,会是什么样子呢?这里实际上渗透的是规则意识的教育,这些规则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更有序,我们要自觉遵守这些规则。哪些人要听从指挥呢?不仅仅是学生要听从这些规则的指挥,老师也要听从这些规则的指挥。这不就蕴伏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吗?

再如,《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想一起玩怎么办”这一话题,教材呈现的场景是学生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典型事例。我们的教学不能止步于想加入他人的游戏时要有礼貌,要记得说文明礼貌用语。如果我们深入学生真实生活,会发现由于课间时间很短等原因,学生提出加入申请后,并不一定会得到接纳,这才是教学的起点,也是学生最需要引导的地方——我可以请求加入朋友们的游戏。也可以想其他办法加入。 当我请求加入游戏时,别人也许会不同意。但我不会生气,更不会干扰他们游戏,我可以稍后再次提出请求。我也可以找别的朋友一起玩……当我们的教学真正帮助学生寻求生活智慧时,我们会发现,越是规则不利于自己时越要自觉敬畏规则、遵守规则,规则意识及遵守规则的习惯就在学生的生活之中得到强化,道德与法治教育也随之落地生根。

一线教师还存在“穿靴、戴帽、贴标签”生硬的“法制知识”的灌输,有老师抱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看不到法治教育的切入点,其实是缺少发现法治教育的“慧眼”。一方面是对于本课程的理念还没有吸收消化,另一方面是自身还没有自觉地过道德与法治的生活习惯。

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生活的亲历者,教师要把法治的理念的种子播种在儿童的心田,首先教师要率先垂范,把法治的理念、精神、价值贯穿于权力行使和权利保障当中,融合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而才可能传播开去。身教重于言教,要知道道德教育很多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一线教师,特别是担任本学科教学的教师有必要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在加强自身公民素养的基础上进而修炼专业素养。

三、珍惜课程改革中的德育新实践,不断突破专业发展瓶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有教师会产生疑问,新课程是不是对过去课改实践的否定?课程虽然更名,但是第八轮课程改革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应该继承与发扬的。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等全新的理念在我国德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实践也证明,我们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使得学校德育焕然一新。

在“怎样排队好”这一话题,教材呈现了四个范例,大家排队跳长绳,小明想加入;排队时遇到熟人,能加塞吗;银行柜台前该如何遵守一米线排队;公交车站排起长队,上学要迟到了,该怎么办?老师凭借教材提供的思路,深入了解本校学生排队时较为突出的问题,他是这样展开教学的。通过视频回放同学们中午在班级门口领餐盒常见的情形,引导学生辨析感知还是排队好,并在教学中让学生实际演练。紧接着活动升级,大家是排了队,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同学撞到了,有同学盛的汤撒了?孩子们在讨论中指出,问题出在排队站得太紧了。该怎么做了?答案不仅是在师生一问一答的口头上,更在课堂实际的行动中,这时孩子们在排队时会想到给他人留下空间,这样更有秩序更安全。老师适时拓展,通过多媒体播放了几则校园踩踏事故,孩子们得出了结论,排队时不能太挤,上下楼梯、行进时还要注意慢一点。课后执教老师说,他了解到二年级孩子排队时最喜欢前胸贴后背,挨得紧紧的。他还说,他观察到学校容易发生踩踏事故不是没有排队,恰恰是排队时“一窝蜂”。教学活动再次升级,这一回孩子们不仅要领餐盒,还要取餐具,再回到自己座位上。演示中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不该回头冲撞后面的同学,有的不该横穿别人排好的队……孩子们自己开始反思生活。“教师应该超越教材,课堂教学应关注孩子们的真生活,一起去解决真问题,这样的教学才会有真效果……”课后教师的解说头头是道。

鲁洁老师曾说过,德育课程向生活的回归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出发点上的回归”;二是“归宿点上的回归”。“也就是说,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之中,用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提升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 。前一种回归是工具意义上的回归,后一种回归才是本质意义上的回归。这位老师所执教的课不正是鲜活的案例吗?这位老师能上出成功的课,归结起来是他深刻理解了小学德育课程的理念。当前,一线教师正确、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念仍旧是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客观原因是关于课程理论的成果太少且良莠不齐,教师还仅仅只能从课程标准、教材中领悟课程理念。主观原因是老师对本课程研究思考的不够持久深入,还有一种等待惰性、依赖思想,要知道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如果说正确、深刻理解德育课程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那么用好教材,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上好课则是专任教师专业素养的本门功课,也是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个瓶颈。教师要创造性地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学习内容有机融入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领域和逐步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让道德教学更加鲜活起来。

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指出,使用新教材需要掌握三种逻辑,打通三个世界。即掌握学科逻辑、生活逻辑与教育逻辑,打通符号世界、意义世界、生活世界。符号学习以及意义学习、价值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在生活中实践,把习得的意义与价值观变成生活、行动的指南。

例如,六年级“防御自然灾害”这一话题。教材通过活动园、阅读角等形式讲明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在教学中,老师以生活中常见的气象预警短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调查人们看到这样的短信实际反应,通过本地常见的暴雨、大雾等自然现象,了解我们要掌握的自救自护知识与技能,以及探究短信背后的科技支持,了解人们防御自然灾害所做的的努力。整堂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以学生生活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本身了解生活,发现、挖掘、积累实践智慧,由传授枯萎的“知识气泡”转向践行道德的实践态度,重构课堂教学逻辑,架设起“三个世界”之间的联系桥梁。

新时代赋予德育人新的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倍加珍惜课程改革以来的新实践,不断总结提升,再实践再提升。我们必将迎来这样一个局面,我们的德育课程逐步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还会积累高品质的实践经验与课例。既有上位的课程理论指导,又有具体的成熟课例引领,德育课程教师专业发展一定会拨云见日、水落石出。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德育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