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解读

2018-12-04 09:20毛伟娜
中小学德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法治道德

自2016年以来,从品德课程更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到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逐渐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发布……我们有幸与一线教师一起,亲历了中小学德育课程发展史上一次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变革,并邀请德育与课程专家、教材创编组成员、教研员和广大一线教师一起,解读政策与教材、更新课堂教学理念,不断深化对课程内涵与本质的认识。

正是在这一系列持续而渐次深入的讨论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素养”逐渐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兼备的问题,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毋庸置疑,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高效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然而,从品德到道德与法治,“教師应该具有哪些专业素养”这一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明晰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与能力要求,我们的培训、教研,乃至教师的自主学习才能真正实现其“有效性”,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此,在本期杂志上,我们与广大德育工作者一起聚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素养”这一话题。从哲学这一“本源”视角切入,分析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具有的专业意识;基于对课程的育人价值、内容体系和实施方式的深刻认识,探寻本课程教师专业素养的独特性及其构成与能力养成;站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重审课程内容与教材理念,深度体悟道德与法治课程赋予教师的新使命、新要求、新实践,凝练本课程教师的基本特质;从发展内容、过程和途径,重构理想的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

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发展,自当基于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认识才刚刚起步。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创新,与广大教师继续一起成长,共享美好的德育生活。

(毛伟娜)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