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下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

2018-12-08 17:44王刚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7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王刚

摘要: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背景下,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从身心素质标准、品格素质标准、知識素质标准、能力素质标准四个方面构建相应的教师素质标准体系,对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教师素质标准

高职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联系最紧密的一种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中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人才培养效应,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素质还有待提高,因为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职学生,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在专业教育中有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这对高职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研究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下的教师素质标准对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中的师资队伍现状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都强调专业教育,很少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式的日益严峻,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院校都将创新创业教育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专业教育嵌入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师资队伍现状令人堪忧。

(一)教师意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师,主要有专业课教师来承担创新创业的教学工作。由于过去社会和学校都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虽然重视了,但是宣传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舆论环境,很多老师都不是很清楚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和制度,没有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所以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持比较冷淡的态度,认为自己只要把专业课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好,创新创业的问题应该由专门的教师来完成,与自己没有关系。在这种冷淡的态度影响下,部分教师不能在自己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很好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造成了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瓶颈。

(二)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经验,整体水平不高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研究生毕业以后直接来到学校工作,从一个学校直接跳到另一个学校,一般来说理论基础较扎实,但是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创新创业的实际经验就更没有了。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开了一些就业指导课等创业的课程,但是由于老师自身没有创新创业的经验,他们只能是照本宣科,将书本上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接受的都是一些呆板的理论知识,没有创新创业的直观感受,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在日常专业和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于创新创业经验的缺乏,也只能传授专业方面的知识,无法将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有效融入到专业课堂中,就更不能有所作为了。

(三)教师数量不够,师资结构不合理

在当前学校整体环境下,接受过创新创业培训,具有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教师凤毛麟角,严重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不合理现象也一直存在,特别是兼职教师严重偏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职院校的“硬伤”。虽然从书面数据来看,很多高职院校都会对外宣传自己学校有人数足够、结构合理的兼职教师,但这些数据都有一定的水分,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尤其是企业、行业里面的名师、大师数量是较少的,甚至有的高职院校实际上是空白,这也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过程中的一个“障碍”。

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下教师素质标准的构建

高职院校以往的教师素质标准是围绕专业教育而构建的,主要包括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教学态度等方面。专业教育融入了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教学的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因此必然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得到客观、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下教师素质标准,笔者设计了相应的问卷调查,从身心素质标准、品格素质标准、知识素质标准、能力素质标准四个方面共提出61个指标,请相关专家为每个方面的指标打分,评分标准由低到高为1~5分,最后综合考量选择评分较高的指标,调查范围包括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的相关职业教育专家。综合调查结果,得到如下表格中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下教师素质标准体系。

由上表可知,整个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下教师素质标准体系共有一级指标四个,分别为身心素质标准、品格素质标准、知识素质标准、能力素质标准。其中,身心素质标准包含了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心态乐观、适应性强四个二级指标;品格素质标准包含了热爱教育事业、品德高尚、具有团队协作意识、教学态度严谨、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自我发展意识六个二级指标;知识素质标准包含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良好的普通文化知识、较好的社会知识四个二级指标;能力素质标准包含了扎实的教学能力、较强的管理能力、突出的创新创业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五个二级指标。

(一)身心素质标准

1.身体健康。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关键,因此,每个教师都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2.精力充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育,需要教师重新设计教学思路、拓展教学方法,有很多事情要教师亲力亲为,教师必须精力充沛。

3.心态乐观。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教学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教学模式,难免会有失败和挫折,因此教师要有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失败。

4.适应性强。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扭转不利局面。

(二)品格素质标准

1.热爱教育事业和品德高尚。这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任何时候都需要具备热爱教育和高尚的品德。

2.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创新创业的过程通常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作为教师,自己要有团队协作意识,才能把这种意识和精神传递给学生。

3.教学态度严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

4.强烈的创新意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都要创新,因此教师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5.良好的自我发展意识。教师具有自我发展意识才会有发展的动力,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三)知识素质标准

1.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不管是专业教育还是创新创业教育,都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学生实践。

2.丰富的实践知识。创新创业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尤其需要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实践。

3.良好的普通文化知识和较好的社会知识。这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以及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

(四)能力素质标准

1.扎实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在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较强的管理能力。作为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因为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要指导学生学习、组织学生实践,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所以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3.突出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首先自己必须要有突出的创新创业能力,这需要教师不断培养和加强创新创业的能力。

4.较强的科研能力。教学和科研是一名教师的重要工作,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学,同时教师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较强的科研能力。

5.良好的沟通能力。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难免要与行业、企业的人打交道,因此良好的沟通能力就显得很重要了。

三、总结

教师是学校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教师素质提高了,学校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背景下,教师素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政府、学校等都应该高度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通过培训、交流等措施有效提升教师的素质,使得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能够真正有效融合,从而提高人才培養质量。

参考文献:

[1]邵月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0):76-79.

[2]赵光锋. 专业教育中嵌入创新创业教育:原则、模式与机制[J].继续教育研究,2016(2):16-18.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