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县域金融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研究
——以新疆某县为例

2018-12-09 06:13王云魁
北方经贸 2018年3期
关键词:县域小微融资

王云魁,刘 芳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乌鲁木齐830012)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为新疆县域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充足有效的金融扶持,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新疆某县依托独特的区位、资源、地理、交通等优势,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促进招商企业发展为目标,通过会展、网上招商及以商招商等方式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同时,积极建设占地60平方公里的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并逐步完善园区内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搭建了企业发展的平台。为外来投资业和投资者提供透明、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为企业落地创造良好的条件。截至2016年底,该县登记注册内资企业167户,注册资本12.8亿元。个体工商户3188户,从业人员5387人,资金数额1.6亿元。大部分为规模小、科技水平低、管理粗放、竞争力低的小微企业。受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县域小微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瓶颈,没有充分发挥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应有的作用。

一、县域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一)县域金融体系逐步健全

全县共有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四家银行分支机构,还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华联合、平安等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在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企业开户数为679户,其中,小微企业累计开户数为444户,占比65.4%。2011年以来,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5 000万元左右。

另外,县域内有融资担保公司四家(包括小额担保贷款公司)。预计未来三年,全县将新增银行业金融机构2~3家,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公司3~5家。新增小微企业贷款量可达到1~2亿元,增幅达20%以上,覆盖10余个相关行业,新增小微贷款企业100户左右,增加就业岗位1.5万个。

(二)小微企业融资条件较为严格

目前,该县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条件包括: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生产经营合法、合规;证照齐全、有效,具有持续经营的能力;信用良好,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财务信息真实,贷款用途明确、合法;经营性现金流充足,偿贷能力较强;能够提供足值有效的抵、质押物或符合条件的保证人担保。

(三)小微企业融资途径较窄

囿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小微企业信用保险保单、股权投资、发行债券等融资方式并不常见,大多数小微企业融资仍依赖于金融机构贷款,但民间借贷、企业之间相互融资等较为普遍。

二、县域金融机构扶持小微企业的主要做法

(一)积极落实政府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县域商业银行秉持普惠金融理念,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不断改进金融服务。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更为迫切。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将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加强该指标的考核力度,提升商业银行扶持县域小微企业的能力。其次,确立了以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业务主营范围,为其提供专业的融资服务。第三,建立健全了专项统计制度,对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开展持续、动态监测。第四,积极加强小微企业征信和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为其获得贷款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基础支持。

(二)人民银行县支行搭建多层次政银企对接平台

为了推进银企深度合作,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实现“银企合作、互利共赢、助力发展、共创辉煌”的目标,人民银行县支行通过举办银企洽谈会、对接会等形式为小微企业融资搭建平台。通过举办银企对接会、银企见面会等活动,既保证了一些优秀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能够及时、便利地得到满足,又解决了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有针对性的贷款营销需求,有力地提高了双方的资金配置效率,并拓宽了信息沟通渠道。

(三)小额贷款公司成为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力补充

县域传统金融发展状况仍难以满足配套小微企业对金融的强烈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小贷公司应运而生,逐渐成为该县微型金融的一支重要力量,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以及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县域融资体系的深度、广度,小贷公司的政策效应得以真正发挥,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2010年,县域内开始设立小贷公司,随后迅速发展起来,为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6年底,该县有小贷公司5家,累计发放贷款2 000多万元,有10多家小微企业从中受益。通过创新理念与特色服务,小贷公司在国有商业银行无法或不愿覆盖的领域和环节,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寻找生存发展空间,已成为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力补充。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1.企业治理机制不健全。多数小微企业实行个人或家族式管理,决定着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以及兴衰成败的是企业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从业经验以及信誉等因素。这就容易产生信息渠道不畅和缺乏市场研判等问题,以致这些企业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健康持续发展受到瓶颈约束。

2.市场竞争力差,信用风险增大。一方面,因受企业经营成本、资金规模以及管理理念等诸多因素制约,多数小微企业对产品优化缺乏投入,产品替代率高,使得企业既在原料采购环节缺乏议价能力,又在产品销售环节没有定价能力,导致市场竞争力差,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因整体实力弱,福利待遇水平低,很难招揽高技术管理人才。在人工成本、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资金链十分脆弱,因此,部分企业面对困境时对资金拖欠,甚至恶意倒闭,极大地破坏了稚嫩的信用体系。

3.财务制度不完善。多数小微企业没有专职会计,有些甚至没有规范的财务报表。财务资料很容易被人为修改而导致信息失真。加之法制意识淡漠,公私不分,阻滞了银行掌握实际经营状况,无法顺利进行贷款审批。

4.缺乏足值有效的担保。多数小微企业囿于资金以及规模的制约,缺少固定资产,同时存在账目不完整、规章制度不完善、产权不明晰、法律障碍多等问题,无法提供符合金融机构设置的抵、质押担保条件。

(二)县域社会化融资服务机制不完善

面临信贷资产风险管控压力的持续增大,伴随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网点的冲击,多数商行逐渐转向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既对审贷权限上收,又撤并了一些县域分支,极大影响了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县域内仅有农行、农信社以及邮政储蓄银行等信贷机构,因此,对县域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受到了制约。另外,县域内规范经营的小额担保贷款机构和民间担保公司不但数量较少,而且担保能力也弱。这使得县域内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满足。

(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滞后

中介机构无法提供管理服务和资金支持,也制约着小微企业成长。小微企业担保资金放大效应不足、资本金有限,风险分担实力不强,加之担保成本较高,担保条件苛刻,可担保能力与实际需要供给不平衡,缺口依然较大。

四、提升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水平的对策

(一)在企业层面应加强自身建设

1.树立良好信用形象。信用是现代企业生存的基石。金融机构“惜贷”、“拒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小微企业的诚信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征信系统的完善,失信者将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因此,小微企业必须立足长远,维护自身的诚信形象,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小微企业管理上的先天缺陷制约着金融机构的信贷扶持。因此,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提升自身发展质量。而在新疆县域内,大部分企业缺少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而,小微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适时地做出调整与改善。在充分掌握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形势后,对企业量身定制,明确发展规划和方向。同时,应建立高效的引导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改变企业主“一人独大”的思想,使每位员工的自身成长和企业的发展愿景结合在一起,增强其归属感、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潜能。

3.完善财务管理。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优化配置资金,避免资金周转困难。二要逐步建立健全财产管理制度。在采购、申领、销售上实行专人分责管理,并指定第三人定期盘点。三要提供真实的财务数据。既要杜绝信息失真,还要不断提高财务透明度,由此获得金融机构足够的信任,才能保证及时获得融资。

(二)在金融机构层面应加大支持力度

商业银行应根据监管部门及当地政府的相关要求,遵循“四单原则”即单列信贷计划、单独配置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单独客户认定与信贷评审、单独会计核算。积极践行“六项机制”即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独立核算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违约信息通报机制。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支持它们发展。

1.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从“融资”到“融智”转变。一是加大信贷投放。对于涉农企业,特别是“公司+农户”模式下的订单农业收购企业,在授信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贷款的利率以及期限上给予优惠。对于产品有一定竞争力,或行业符合产业导向,或对解决就业有贡献的小微企业,给予优先支持。二是提高综合金融服务水平。从单一的融资服务,到提供结算、理财、保险等方面转变。通过举办“银企座谈会”、“金融知识大讲堂”、“企业管理科学沙龙”、“财务管理培训班”等活动,在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2.因地制宜,着眼当地,扩大担保物范围,推广新产品。国有农用地作为押品不仅丰富了担保物的范围,更为商业银行创新新产品打开了思路。例如,针对县域内国有农用地发证确权工作较为完善这一实际,邮储银行于2015年3月推出了国有农用地抵押小企业授信业务,该业务具有“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特点,单笔授信最高可达1 000万元。邮储银行仍在陆续推出保证保险、林权抵押、快捷贷、增信贷、农机购置贷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等新产品。另外,其与政府积极合作,推出“助保贷”、“政银担”等新融资模式。

3.提高审批效率、科学定价,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一是“经营下沉,管理上收”。县域银行应积极将机构业务经营权限下放,为小微企业提供更便利、快捷、综合的服务。二是优化审批流程。根据授信额不同,从“审贷会”制向“单人审查、单身审批”模式转变,提高审批效率。三是实行差别化定价。商业银行应采用以客户评级为基础的风险定价。即根据客户的经营实力、从业经验、负债情况进行风险等级评定,依风险等级不同,实行差别化定价,同时对优质的存量客户二次授信,给予适当的利率优惠,从而使企业融资成本降低。

(三)在政府层面应加强政策扶持

1.完善小微服务金融体系。小微企业融资难有诸多原因,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其显著表现就是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数量较少。从县域情况看,一方面,金融机构种类单一且数量少,多年来真正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仅有四家商业银行,即农行支行、农发行支行、县农信社以及邮储银行支行。另一方面,银行机构网点主要集中于县和镇,布设到农村的机构很少。因此,提升县域金融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要大力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县金融办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大金融机构信贷支持,通过财政贴息、减少存款准备金、允许增设网点等政策对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继续鼓励成立小贷公司,并逐步规范其业务经营。引导和支持保险公司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积极鼓励县域银行和保险公司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探索新路径,不断引导、规范民间借贷。同时,合理制定信息披露、风险防控等专项制度,加强流程上的监督指导,防患于未然。总之,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体系,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服务。

2.构建多渠道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国务院早在2012年3月就开始部署建立多层次融资金融体系,力求借助多方面力量共同解决小微企业发展难题。这不仅需要加强政策扶持、法规约束以及窗口指导,更主要的是具体落实。首先,要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5〕43号),理顺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小微企业担保业务的财政奖补机制,着力提高融资担保能力。其次,提升小微企业素质,增强自身融资能力。鼓励小微企业逐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它们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导它们培育信用意识,提高资信水平。采取有效措施,从内部入手,深入开展小微企业经营管理升级,全面推进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升自身融资能力。再次,坚持信息披露制度。向小贷公司、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有条件提供必要的信用信息,从而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3.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县域内应尽快建立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由借款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助保金,由政府财政提供一定比例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铺底保证金。通过特定条件准入,政府与银行签订框架协议,将铺底资金存入在商业银行开立的专户进行管理。合作银行根据政府推荐的企业和授信评级模型筛选客户,如果贷款按时收回本息,收入全部归合作银行。如果形成不良,则由助保金池、政府铺底资金池和银行共同承担损失。除此之外,积极鼓励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也介入,从而进一步分散风险,全方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4.营造健康的外部环境。为了给小微企业发展营造健康的外部融资环境,一是结合新疆县域实际,制定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对它们加强创业指导,解决其管理不科学、存活周期短等问题。二是明确重点支持的行业,执行差异化的税收减免、补贴优惠政策。三是细化金融机构扶持小微企业的考核奖励办法,提高它们扶持的积极性。

5.提供畅通的信息平台。首先,搭建平台,便于沟通融资信息。一方面,加大金融政策宣传力度。借助多种媒体形式对金融政策及实施政策的进程予以大力宣传,让所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通晓金融政策。另一方面,借鉴银企洽谈会的形式,以乡镇或社区为单位定期组织银企见面会、恳谈会,搭建资金供需的平台。其次,建立完善的金融信用体系,解决融资信息不对称。积极完善小微企业资信资料,使金融机构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平台,便捷掌握小微企业的资信状况,从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效率。

[1]杨建华,张秀梅.浙江社会流动调查报告[J].浙江社会科学,2012(7).

[2]何 灵,谌立平.农村小微企业融资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7(4).

[3]孙厚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0).

[4]张菊朋.小微企业融资的实际态势与中长期境况[J].改革,2013(9).

猜你喜欢
县域小微融资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小微课大应用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融资
融资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小微企业借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