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贷款风险的研究和分析

2018-12-09 06:13骆静婷
北方经贸 2018年3期
关键词:贷款风险小企业情况

骆静婷

(泉州市城建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福建泉州362000)

一、当前我国小企业贷款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小企业自身的风险

来着企业自身的风险主要是小企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所开展的财务核算工作不够规范,导致其出现了信用风险,同时很多小企业是家族式企业,其中容易出现经营个人中心化风险。由于受到自身经营规模等方面的影响,而出现的核心竞争能力缺失而导致的市场生存风险。具体表现为:很多小企业由于对自身经营成本考虑较多,特别是对税务方面的考量较多,在进行企业财务核算时,容易出现不能严格按照规范办理的情况。现阶段,多数小企业使用的报表往往没有经过会计事务所审计,主要是其中很多内容也经不起会计事务所审计。这就导致银行在对小企业提供的报表进行审核时,往往不能通过其中填写的内容了解到真正的企业实际信用情况、当前经营情况及在未来企业的发展前景等。再加上很多小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与企业主的个人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若其自身信用水平较高,则风险相对较小,若其个人素质相对较低,则非常容易引发道德风险。

(二)银行方面所带来的风险

银行方面对于小企业贷款风险主要在于贷款之前、之中及之后等环节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在对小企业进行贷款资料审核之前,往往并没有全面调查到位,特别是存在较为明显的很多员工为了完成自身业绩而人为放宽了贷款条件,对于小企业的流水证明、准入条件等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导致很多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小企业进入到贷款名单当中。同时,由于对于员工在操作小企业贷款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并没有严格的监控,导致员工在向小企业贷款过程中可能出现无视职业道德的情况。最后在对贷款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很多银行并没有制定专门针对小企业的贷款管理规定,导致在贷款之后对小企业进行贷款管理时,仍旧按照针对大中型企业的方式进行贷款管理,制定的很多政策与措施与小企业贷款管理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导致很多管理制度成为了一种形式,由于管理措施针对性较弱,所带来的管理效果也必然不好,一些风险必然会悄然而生。

(三)担保公司所带来的风险

由于担保公司因素而带来的小企业贷款风险主要是担保公司自身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存在的私下放贷款的情况,还有对客户资金的占用等。特别是近些年很多担保公司对于客户资金的占用而导致的风险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导致了很多死账,对整个银行的资产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巨大。

二、导致我国小企业出现贷款风险的原因

(一)企业自身的原因

多数小企业整体的组织架构不够完善,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总体不够规范,很多人员的总体素质较低,再加上其经营的规模相对较小,这些问题在小企业日常运营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凸显出来。例如,很多小企业的企业主为了压缩自身的经营成本,往往身兼数职,设置的部门权限也存在普遍的交叉。再加上其能够给员工提供的待遇相对较低,导致其内部人才表现出较大的流动性,这些均降低了小企业总体的信用意识,较为容易利用自身与银行之前的信息不对称性及相关信息传递不及时性来套取银行的贷款,或者出现了逾期不还的情况,这给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运行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此外,小企业总体的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其销售收入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导致其还款能力也随之波动。同时,其日常所使用的销售发票、财务报表等不够规范,导致银行不能准确掌握小企业实际运营情况。

(二)银行方面存在的原因

首先,很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中,业务人员总体的主管意识较强,特别是在一些小型的银行中,这些业务人员在与企业主或者企业财务人员进行接触时,多数情况下通过自身主观甄别的方式来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判别。而这一环节非常容易受到信贷人员自身业务水平、廉洁程度等方面的限制。其次,当前很多银行对于风险因素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整体的约束能力较弱。小企业在进行贷款时,数额相对较小,期限相对较短,但是其具体的操作过程与大型的贷款时完全一致的,但是在各大行对基层员工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偏重于中小企业信贷客户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等指标,而信用风险等因素在考核范围内重视程度不够,信贷业务量的增长正向激励与风险责任承担极不对称,从而人为导致信贷人员贷后对风险控制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所以非常容易导致在这些贷款进入到小企业当中之后,后续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导致出现了贷后管理风险问题。此外,当前很多银行并没有根据形势变化而创新自身的信贷产品,传统的信用贷仍旧是其主要业务,这就导致企业的信贷工作并没有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出现针对性的调整,也给部分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

三、降低小企业贷款风险的相关对策

(一)在向小企业发放贷款之前做好全面的调查分析工作

众多小企业贷款风险出现的情况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在对其进行资料审核之前并没有做到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从而导致各种风险涌现。为了克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对小企业进行贷款之前,信贷人员应当对所要贷款的小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具体可从企业经营流水线、经营管理模式、人员配置情况等进行全面评判。在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时,特别是与法人、企业控制人进行资料的签订时,应当确保双人面签的方式,这对于解决之后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对担保方式进行创新

为了降低小企业所带来的风险,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保证企业可以提供出能够实现保值或者可以实现可预期增值的抵押品,例如,房地产或者土地等。但是对于小企业而言,其自身的规模总体较小,抵押物不够充足的情况较为普遍,为了有效克服这种情况。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转变传统企业担保方式,多采用个人担保的方式。对于小企业来讲,多数情况下,其所有者与经营者往往是同一个人,因此,可根据企业主的信用记录来确定其能否发放贷款,这对于开展高质量的风险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从大量的国内外实践经验来看,该种方式有助于提升客户还贷款的积极性,降低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这个过程中还可采用强制储蓄的方式,规定有贷款的小企业在每月在对规定的时间内将相关的资金存储到对应的账户上,在还贷款之前这笔资金不能随便使用。

其次,可以将企业担保转变为群体担保的方式。多数情况下小企业属于家族企业,其周边多数情况下是一个群体,若在进行担保时,采用这些群体进行担保的方式,则在很大程度上可降低银行所需要付出的监督成本,减低小企业贷款风险。同时,因为这些群体内部人和人之间总体比较了解,若小企业企业主的总体信用比较低,那么其他人也不会为他贷款进行担保,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银行的调查成本。此外,这些小企业也不会冒着被大家全部抛弃的风险而逾期不还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其还款意愿,减少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三)形成稳健的银行与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是解决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有利途径。信息不对称的产生主要由于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缺乏了解,而一旦小企业与商业银行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上述问题自然能得到很好解决。

四、结语

综上分析,当前小企业在贷款过程中仍旧面临有较多的风险,导致其出现风险的因素也相对较多,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小企业、银行等方面的主体,主动承担其自身的在经济发展中所需发挥的作用,采取针对性策略,多方面降低小企业贷款风险,更好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魏 明.中小企业信用贷款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大连市财政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14(8):55-57.

[2]蒙 震,胡怀邦.基于信用风险评估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定价影响机制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5):43-52.

[3]杨小丽,董晓林.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结构与经营绩效——以江苏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2(5):70-78.

[4]赵 岳,谭之博.电子商务、银行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一个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12(7):99-112.

[5]陈忠阳,郭三野,刘吕科.我国银行小企业信贷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基于银行问卷调研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9(5):169-185.

[6]康彦华,赵映光.金融类准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设计与有效性分析——青岛市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2011(11):47-50.

[7]李增福,李 颂.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经营策略——基于分业经营和风险投资不完善双重约束下的探讨[J].甘肃社会科学,2010(3):248-251.

猜你喜欢
贷款风险小企业情况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脱发 养“老金”
日照银行:以大格局服务小企业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晋商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及对策研究
抚松农发行开展贷款风险排查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识别及应对研究
我们欢迎你!
电镀厂涨价搬迁 卫浴小企业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