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试,让“错误”生花

2018-12-10 09:14黄淑晓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错误育人教师

黄淑晓

摘 要:当下很多事物都在追求完美,包括教育。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错误”不可避免。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大胆尝试有效利用“错误”,尝试借“错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品质,让“错误”生花。

关键词:错误;学生;教师;育人

走在教育的路上,笔者一直在思考:怎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怎样的课堂才是优质的课堂?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素质教育举步维艰,我们该如何走出这样的阴霾?

走在新教育的路上,笔者渐渐认识到:成功的教育是解放学生和教师的教育,教育会给人幸福,教育本身就充满了乐趣。课堂也应如此,不应被畸形的应试教育束缚,而应积极倡导轻松活跃的课堂,引导孩子在数学课上想说、敢说,畅所欲言。

畸形的课堂少了很多孩子的声音,教师对“错误”往往只是蜻蜓點水,一带而过,缺少深刻的剖析。为了避免这些畸形的教育悲剧愈演愈烈,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尝试让“错误”生花。

一、认真倾听,让“错误”生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艺术,当教师开始倾听孩子的声音时,就意味着教师对孩子的尊重,也意味着师生对话的逐步实现,更意味着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面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倾听者?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借助什么让低年级的孩子大胆表达?怎样才能引导低年级的孩子正确表达?带着一系列问题,笔者开始在教学中尝试借“错误”引导孩子们在课堂上尽情地说、放肆地说,而自己,则尝试做一位倾听者。

(一)案例呈现

题目:25,47,63,52,90,86。把这些数字从小到大排列,47是第( )个数,最后一个数是( )。由于孩子们初次遇到这样的题目,错误率很高,所以在讲评的过程中为了节约时间,笔者直接和孩子们强调要看排序以后的数字。但是根据回家订正作业的反馈来看,很多孩子自己订正还是错了。当即笔者便反思:孩子的效率为什么不高?孩子们理解我说的重点了吗?我在讲解这道题目时孩子们说了什么?第二天我再拿出这道题目,不同的是,这回是孩子们讲我来听。

师:哪个勇敢的小朋友上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错误?大胆一点!

生:我!我后面一个填错了,写成86了,应该是90。

师:那现在我们来一起说说这道题目,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或者你来和同学们解释解释题目的意思?或者你说说为什么有些小朋友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生1:他们肯定没有看到排列顺序!

生2:我们要看排好以后的数字!

生3:题目中说从小到大排列,如果不看排序,那“排列顺序”不是白写了吗?

生4:……

(二)案例分析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课堂是可以交给孩子们的,只要给他们一个契机,他们可以做得很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谈话方式,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很多教师也会说这样一句话:“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和他们讲练习讲试卷,他们都不怎么听的,讲评课没什么效果。”听到这句话,笔者不禁反问自己两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给机会让孩子们说呢?我们为什么不愿放手课堂,做课堂的倾听者呢?再看案例,笔者的二次讲解效果明显不错,孩子们的听课效率也大有提高。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谈话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如果教师总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讲解题目或理解孩子,这样容易给师生间的沟通带来困难。结合上面的案例,有效利用“错误”,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有很多益处。

1. 认真倾听,有利于低年级孩子语言表达

因为一个“错误”,给了很多孩子表达的机会,笔者听到了孩子们不一样的声音。结合低年级孩子年龄小的特点,作为教师,更应该注重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不久,语言不规范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错误”的出现在激发孩子想说的同时,还让孩子们逐渐学会解释,逐渐学会规范的数学课堂语言。讲解的孩子通过在课堂上多次的练习,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加强,其他孩子通过聆听他们的语言也渐渐学会了怎样表达,不要小看孩子们互相学习的效果,好到超乎想象。

2. 认真倾听,有利于解放教师发展学生

教师教是为了不教,那教师不教谁来教?不妨尝试让孩子来教!很多时候练习讲了无数遍,却还是会有孩子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教师反复讲,学生反复错。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教师讲得很累,学生还“不领情”。学生不领情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能力较强的孩子对一直听重复的内容积极性不高,甚至对课堂衍生倦怠感;二是对接受知识有所欠缺的或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孩子,还意识不到老师一直在为他们讲解,始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感觉耳边的话好像听过,仅此而已。既然教师反复地教无法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那为何不借助错误,让学生讲给学生听呢?换一种讲课的方式,换一个讲课的人,孩子们是否更愿意接受呢?教师作为倾听者在课堂上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并总结问题,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上面的案例中,孩子们借助“错误”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孩子们讲解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很明显,合理借助“错误”有利于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可以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帮助孩子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 巧妙制错,让“错误”生花

练习讲评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是比较枯燥无味的,然而,这样的练习课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那如何将孩子们从枯燥的练习课中解救出来呢?我们可以尝试巧妙制造“错误”,将“错误”穿插在练习讲评中,借“错误”唤醒孩子们的思维。

(一)案例呈现

对于竖式计算,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都是竖式计算的重点。但总会有几个孩子对数位对齐理解得不透彻。每次讲到竖式,笔者都会反复讲注意点,孩子们的耳根子都起茧了,可还是会反复出现诸如列竖式数位不对齐,计算从十位开始等错误。于是笔者在讲评中尝试制造“错误”,引导孩子们从“错误”中总结,从“错误”中反思并提高。

竖式计算:5+24=

板书:

5

+ 24 (等号没拿直尺画)

笔者还没写完,学生就已经开始在下面嚷嚷了。

生:错啦!

师:啊?没有吧,哪里不对吗?

生1:数位没对齐,5怎么能和2对齐呢?

生2:5在个位,2在十位。个位不能和十位对齐!

师:哦!那5应该……

生:和4对齐。

笔者改正竖式开始计算,此时再制造错误。

板书:

5

+ 24 (等号没拿直尺画)

21

生:不对!是加法,个位是5+4=9!

笔者又改过来,放下粉笔讲下一题,这时学生又开始嚷嚷:还有横式上没写答案呢!

师:对哦!横式上不能漏写得数。

这时候我们班一个行为习惯较好的孩子又提出来了:刚才老师画等号没有用直尺。这时其他孩子也跟着附和起来。

师:对了,画等号还要用直尺!看了刚才老师列竖式计算的过程,现在请你们总结一下,列竖式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

(二)案例分析

低年级的孩子普遍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特别是在教师评讲练习的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尤为分散。因此,评讲练习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效果不显著。但是在上面的案例中,笔者不断地制造“错误”,孩子们不断地纠正“错误”。教师们肯定也不难发现,低年级的孩子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课堂上,都很喜欢找别人的“茬”,那我们不妨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中制造“错误”,提高课堂效率和育人品质。

刚开始听到老师故意制造“错误”,肯定会有人质疑:老师制造错误?制造错误不会误导孩子吗?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师巧妙制造“错误”,引导孩子在“错误”中反思,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对于孩子的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

1. 制造“错误”,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会顺从,家长如此,潜移默化地,孩子也学会了顺从,不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波逐流,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少质疑能力。现在学习需要质疑,以后研究也需要质疑,未来工作更需要质疑,看看现在的孩子们,笔者更加坚定了:我要给孩子们制造质疑的机会。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提高孩子的质疑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最简单的,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制造“错误”,引发学生质疑。制造“错误”的次数多了,孩子们的胆子也大了,他们也会渐渐意识到质疑成了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样质疑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孩子的思维拓展了,质疑能力也提高了。

2. 制造“错误”,有利于孩子从错误到体悟

教师巧妙制造“错误”,有利于引导孩子从他人的错误中得到反省。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笔者不断地制造“错误”,其实是在引导孩子不断回忆竖式计算的注意点,但笔者一改往常主动说明的方法,尝试制造“错误”,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错误”生花,引导孩子从错误中体悟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注意点,深刻反思自己以前常犯的错误,加深记忆。

孩子发现老师“错误”的过程其实是他们思考和反思的过程,也是他们自主发现和自主思考的过程。“错误”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相反,它可能是教师教学和孩子发展的垫脚石。学生能从“错误”中反思总结,自主发现并得出注意点,对于他们来说,记忆会更深刻,体会也更深刻。

三、合理归类,让“错误”生花

错误归类,对于孩子的数学学习尤为重要,它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纠错、自我提升,但这些都是建立在孩子已经具备错误归类能力的基础上的。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对题目理解不透彻,对易混淆的题目更是一知半解,所以需要老师协助孩子们归类反思并总结。但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不少教师对孩子们的错误往往一带而过,更不用说对错误进行归类了。错误归类是否也可以在低年级得以有效进行呢?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案例呈现

孩子们做表格类题目一直存在一个问题:不会看表,拿到表格就凭着感觉写,做多了就形成了习惯思维,简单地以为表格是竖着算,一旦做错了就换个方向算,也不知道为什么,因此错误率很高。表格题之所以做错就是因为不会看表格,于是笔者结合孩子们的错误,归类对比,带领孩子们系统地分析并解决问题。

师:用你们的小眼睛仔细看看我们以前做过的这两张表格,一样吗?

生:不一样。“原有”“卖出”“还剩”写的地方不一样,一个在上面,一个在左边。

师:上面一张表格中,这几个词语是横着写的还是竖着写的?下面一张表格呢?

生:上面的是横着写的,下面的是竖着写的。

师:那我们仔细思考一下,这两张表格应该怎么看呢?

……

孩子们在笔者的引导下对这两张表格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比较透彻地理解了表格是怎样看的。

(二)案例分析

将错误合理归类,慢慢引导孩子们发现易混题的不同之处和做题方法,引导孩子们学会分析题目,从而反思自己的错误。低年级的孩子通过归类分析,对知识也能理解得更透彻。当然,教师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实现双赢。

1. 合理归类,有利于帮助孩子完善知识体系

小學高年级或是初高中的学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错题集,实践证明:错误可以是一笔财富。合理归类错误,往往会让孩子们对知识形成再认识,很多情况下,孩子们在自己整理归类错题的过程中会对一类题目有新的认识,这个过程也是完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然而,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以孩子们现在的能力还不能自己独立归类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归类错误,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完善知识体系,从而渐渐渗透归类错误的方法,为孩子们以后的独立归类奠定基础。

2. 合理归类,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发展

对于教师而言,归类孩子们错误的过程也是自己教学整理的过程。孩子们可以通过教师的归类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归类错误对之前的教学查漏补缺,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当然,“错误”也可以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题材,我们可以结合华应龙的融错思想,深刻剖析并合理归类孩子们的“错误”,对“错误”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终身学习,在不断地教学研究中提升自己。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孩子们会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有益发展。

现在知识更新太快,我们也渐渐进入核心素养的时代。我们应该打破陈旧的传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孩子们的核心素养,推进素质教育,完成教育使命。“错误”往往会被教师视为孩子们学习过程中的禁忌,但是反观这一现象,既然孩子们避免不了,我们为何不巧妙利用“错误”,借“错误”活跃课堂氛围,解放教师,发展学生,提高育人品质呢?让孩子们在“错误”中学会学习,在“错误”中学会反思,我们不妨在教学中尝试借“错误”发展学生,提升自我,让“错误”生花。

猜你喜欢
错误育人教师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在错误中成长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