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学生带来更为优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18-12-10 09:14谭宇凡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谭宇凡

摘 要: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与反思三个方面,探究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为学生带来更为高效、合理、优秀的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认识东、西、南、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具体来探究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应如何设计,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与读者一起探究好的教学方案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设计是任课教师在整合教材、课标和自身经验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教学实践前的“计划”。这个计划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制定、重难点分析、教学策略选择、教学过程设计等基本要素。在教学设计实施的过程中,每一个要素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想要上一节真正高效的、对学生来说有意义的好课,教师就必须做好这份至关重要的“计划”——教学设计。下面笔者将从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方面来探究如何为孩子带来一节好课。

一、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导向、引领和评价的作用。正是因为它具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设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更应认真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能最终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教材内容和课标的要求,即备教材。教师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要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合适的内容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能确定这节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厘清知识脉络,确定这节课的知识目标。

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发展水平,即备学生。首先是认识学生思维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从低年级的具象思维向高年级的逻辑思维过渡。针对不同的思维水平选择适合的教学素材、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其次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才能选择合适的时机,设置恰当的情景,将新的知识嵌入学生的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实际情况,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往往教师在“备好学生”的情况下,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与便利。

最后,笔者认为作为21世纪的教师,不仅要考虑到以上因素来制定教学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要。要知道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又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这也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之一。2016年,我党为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需要,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制定出新的教育方针和目标,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根据党新形势下制定的方针,落实到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上,笔者认为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完成原有的知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在生活中实际运用数学能力,注重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这里尤其强调小学阶段教育的基础作用,它不仅为中学、大学打下基础,更是为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在小学阶段成绩和能力不是最终目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学习才是最终目的。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认识东、西、南、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具体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设计

在上面的论述中,在分析过教材、学情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教师确定了教学目标。下面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即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过程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它是教学设计蓝图的集中体现。

在设计教学过程之前,首先教师要弄清构成教学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制定的,它们是教学过程设计展开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重难点和关键点分析为过程设计提供了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了支持和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策略选择、组织形式选择和多媒体运用成为教学过程设计的重要内容。换句话来说就是,为实现教学目标,选择与运用不同手段和方法的过程就是教学过程设计的过程。只有了解了这些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才能设计出科学、完整、学生接受度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过程,才能完成最终的教学任务。

在弄清教学过程设计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后,教师开始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将教学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小目标。其次,再围绕小目标组织、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元素,构成小模块。最后,根据教学流程、知识间的关系和学生课堂注意力分配规律等因素,组织过渡语将不同教学目标下各个模块合理、流畅的链接为一个整体,在经过细微调整,最终构建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应时时刻刻设想学生在实际课堂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和状况,如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学生在课堂参与度等。毕竟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自己“动”起来,手、眼、嘴和脑都动起来,才能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心动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认识东、西、南、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具体设计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笔者将教学目标细化为:①主观感性认识什么是东、南、西、北;②客观理性探究方向的特点;③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④总结辨别方向的方法;⑤在生活中寻找有关空间方向的知识,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围绕目标①,笔者选择生活中的太阳东升西落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知方向这一概念。在教学实例的呈现方式上,笔者选择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多媒体播放视频儿歌的方式来呈现。之所以选择这样呈现方式还有一个原因,笔者想将这一部分内容安排在课程的开端——导学环节中,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导入新课,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围绕目标②③,笔者设计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设置是为了能将学生亲身体会的方向特点,从主观体验发展为客观的认知。活动一:比赛,看谁反应快。请学生站起来,按老师的口令找到正确的方向正面站立,并说一说后面是什么方向,最先说出正确方向的前三名学生,他所在的小组加1分。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分容易发现方向特点之一,即东与西是一对相对应的反方向,南与北是一对相对应的反方向。活动二:转一转,学生按照教师的口令转体,学生抢答正面所面对的方向,最先说出正确方向的前三名学生,他所在的小组加1分。当教师一直发出“向右转”是口令时,就会出现学生在老师还没发出口令就可以猜出正如你缺的方向的现象。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发现了方向特点之二,即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根据这一特点,引出活动三:考一考当中的第一个情景:只告诉你(学生)前面的方向,你(学生)能找到后面、左面和右面是什么方向吗?来加强方法特点的理解。再通过第二个情景:出示教材例1的情境图和第三个情景:出示教材第3页“做一做”,来锻炼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同时考研团队合作能力,看哪组答对的人数多,答对人数多的加10分。这样不仅顺利完成目标③,还为目标④的学习打下基础。以上完成的是教学过程中主要环节——新授和知识巩固。

围绕目标④进行的教学设计时,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方法,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师则在旁帮助其厘清思路,将网络化、系统化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这样做不仅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學过程的最后,笔者将为学生展示世界地图,请学生先在图上找一找南极、北极、各大洲,再找一找中国,找一找北京和我们的家乡,请学生说一说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每回答正确一个,为所在小组加1分。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完成目标⑤。从新授环节开始到最后,贯穿使用比赛、比分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程最后统计各组的分,并对获胜组颁奖。

三、教学效果的正确评价和反思

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学效果最直接的评价方式就是考试,分数可以看出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像学习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学习习惯等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平时的观察和分析。这里强调不能以考试分数“论英雄”,这会给学生造成“得高分者得天下”的错误观念。我们所要培养的是具有核心素养,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在出教学效果评价后,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与积累,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为学生带来更为优秀的课程。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浅谈高校乒乓球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