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履霜,坚冰至

2018-12-12 08:35
中国汽车界 2018年8期
关键词:车市铃木贸易顺差

易经中有一句爻辞:“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说—旦踏上薄霜,结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从高歌猛进到微增长新常态,中国汽车正滑入一个冰冷现实。

SUV神話破了。从2015年的60%到2016年40%,直至去年14%,SUV增幅持续回落,到今年6月份,首次出现负增长4%。

国内车市凉了。6月份终端零售同比下滑3.5%,上半年乘用车微增4.6%,虽然整体看似波澜不惊,但马太效应更加明显,以淘汰为结局的新一轮洗牌在所难免。

宏观经济更不容乐观。一方面,中美贸易战战火刚刚燃起,贸易顺差大幅滑落。1-5月贸易顺差收窄达31%,5月趋势更加明显,当月贸易顺差收窄达43.1%。另一方面,尽管贸易战威胁引人瞩目,但在固定资产投资和零售增速均降至多年低点之际,内需放缓对中国经济构成了更大威胁。

“内忧外患”,不止一位车企负责人发出这样感叹,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像今年下半年这般充满了迷茫和不确定。半程已过,大国似乎又走到了一个波诡云谲的十字路口。

所有人都在观望,充满了焦虑和好奇。7月底,央行开展5020亿元的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创下国内有纪录以来最大规模的单日操作.在美国加息缩表箭在弦上之时,国内逆势而上的刺激,多少有似曾相识的味道。

还有更多的似曾相识。“在中国市场,我们的目标是到2018年达到年销量50万辆。”2014年,铃木中国总经理宣布。谁也没有料到,短短4年后,当年充满豪情的宣言就变成了无奈退出的股份转让声明。

毫无疑问,当中国经济从粗放式增长转向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中国车市也从“增量竞争”转化到“存量竞争”,这个过程中,何止是铃木、菲亚特,还有一些边缘品牌被迫退出。

未来3至5年,车企的关停并转将不再是新鲜事,相当部分汽车企业将被淘汰。包括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在内的不少车企人士指出,汽车业面临的挑战不再是多与少,而是生与死。最晚到2022年,包括乘用车在内的合资股比限制将全线放开,这意味着跨国车企完全可以甩开中方换一种玩法。

坤卦初爻,履霜冰至。随着寒气渐浓,冬天不会太远,中国汽车的盛宴还能持续多久?

猜你喜欢
车市铃木贸易顺差
长安1元收购铃木股权
中国2017年对美贸易顺差增至2758亿美元
2016车市销量一览表
“铃木帝国”始末
中方出让1%股权长安铃木股权结构将变更
图解车市
明年若现政策“真空”,车市或将负增长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