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保障的实践研究
——以南京工程分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例

2018-12-14 02:01
江苏教育 2018年84期
关键词:学徒师傅校企

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学生与学徒、教师与师傅、课堂与岗位等培养要素需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有机统一,构建相应教学质量保障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其保障体系应包括教学质量的目标保障、教学资源的保障、教学过程的管理保障、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等核心要素和环节。2013年后,我国有关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成果逐年递增,但关于“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保障”的内容并不丰富。2017年宋亚林撰写的《高职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一文从“目标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过程管理—监控反馈与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邹建辉撰写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从企业的角度来提高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的质量、从学生的角度来提高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从教师的角度来提高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的专业性这三个方面提出教学质量保障措施。这些研究成果为我校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提供了三个思考维度,形成了基于项目流程的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保障新思路。

2016年我校与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共同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26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之一,在五年制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组建了2015级三年制(32人)、2016级三年制(28人)、2017级五年制(35人)三个年级两种学制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班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在教学场所、育人方式、课程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改革,实施过程中有许多需要突破的地方,学校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文件精神与现代学徒制项目要求有机融合,将“教诊改”思想渗透至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及学生五个方面,抓好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诊改三个环节的教学质量保障。

一、项目准备阶段

项目组将此阶段主要任务确定为“定目标、定标准、定计划”,即定项目人才培养目标,定项目各类标准,定项目推进计划。

首先,加强制度建设。学校与企业共建现代学徒制组织机构,签订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合作协议,制定现代学徒制校企双方人才培养成本分担规定、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学生日常管理规定、学生实习档案管理办法、实习生安全管理规定、校企双方定期例会制度、师傅选聘及考核办法、师傅工作站管理办法、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开发规程、现代学徒制班级学生准入准出机制、退出学生学徒二次培养与考核机制等系列制度,明确校企双方人员的工作职责,使项目运行有了框架和基础。

其次,加强标准建设。依据校企共同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未来工作岗位,我们将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细化,并根据能力要求制定培养规程、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如针对学徒制确定的外业操作员、地图绘图员两个就业岗位,将岗位工作任务细分为土地调查、工程测量和不动产测绘三类。土地调查工作任务可初步转化为如下8个方面的能力要求(见表1)。

表1 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对应一览表(部分)

再次,制订项目实施计划。该阶段主要目标是依据项目实施要求及人才培养方案,参照企业项目进度横道图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结合企业的特点和要求,合理调整学校本位课程和企业本位课程的先后顺序,提高企业项目及师傅与人培方案的吻合度,增强企业参与的热情。

二、项目实施阶段

(一)建好师资团队

师资团队质量关系到项目实施成效。项目组依据《现代学徒制师傅选聘办法》,选聘出符合项目人才培养要求、校企共享的师资团队,制订团队成长计划,对企业导师侧重于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提升企业师傅的课堂把控能力,培养他们的教育情怀;对校内导师通过企业实践、横向课题研究、论文合撰等方式提高其岗位技能和科研水平,并通过定期交流机制组织团队成员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项目教材等方面的研讨,参加现代学徒制相关理论培训,到兄弟院校调研,更新团队成员育人理念。我们建立了企业教师工作站和校内企业师傅工作站,使企业与学校连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有效突破,让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在对方单位施教的过程中有归属感。

(二)选好学生学徒

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校企考核+学生自愿+监护人同意”的方式确定学生学徒人选。我校预先制定校企共定学徒班组建方案,通过企业宣讲、现场观摩进行推广,按照考核方案校企共同完成学生理论、技能、素质三方面的考核和评价,在自愿的基础上签订“校企家生”四方协议,遴选出现代学徒制班级学生名单,明确学生学徒身份。

(三)做好项目计划实施

现代学徒制往往会存在学生学徒岗位实训学校监管不到位、校内教学质量企业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抓好过程性管理。校企双方借助“人人通”建立信息化平台,通过平台开展学生自评、师傅评价、第三方评价,三者有机结合,关注学生技能点的达标情况和理论学习情况,形成学生成长电子手册。我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平台数据分析、掌握学生的状态,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对原定计划目标进行动态调整,调整率原则上不超过5%。通过教学质量保障信息化平台建设,即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使得学生与学徒的身份转换、教师与师傅的角色互换、课堂与岗位的相互交替、学校与企业的双重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有条不紊。

三、项目诊改阶段

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应渗透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以形成有效的质量保障。我校从“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成效”三个方面建立起项目诊断指标体系,将教诊改工作分为阶段性诊改和终结性诊改,并依据诊断结果及时组织校企双方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如我校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班级第一学期开展为期2个月的岗位轮训,考核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综合课程的理论考试。第二部分为技能考核(见表2),包括全站仪的操作考核、GPS的操作考核(个人项目)、全站仪数字化测图以及编辑成图的考核(团队项目)。第三部分为准员工的自我鉴定、企业带教师傅对准员工实习表现的评价、学校指导教师对准员工的评价(见表3),在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做好年终总结和交流,使阶段性诊改得到落实。

表2 “国图班”数据采集及编辑成图考核成绩评定表

我校在现代学徒制的质量保障方面进行了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在全日制学校学习模式突破、行业标准引入、评价标准量化、数据平台建设、保障措施迁移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力求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样例。

表3 “国图班”准员工顶岗实习考核表

猜你喜欢
学徒师傅校企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今日菜色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香港学徒制利益相关者权责划分及经验启示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