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黑痘病的发生及防治

2018-12-15 03:39许领军
果农之友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分生孢子葡萄园侵染

许领军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汜水镇虎牢关生态园 郑州 450100)

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俗称“鸟眼病”,在我国各个葡萄产区都有分布。在春、夏两季多雨潮湿的地区,发病甚重,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2018年夏季雨水较往年多,该病在有些品种上发生严重,新梢和叶片最为严重,造成早期落叶。

1 发病症状

1.1 叶片

开始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褐色至黑褐色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然后病斑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紫色,直径1~4毫米。干燥时病斑自中央破裂穿孔,但病斑周缘仍保持紫褐色晕圈(图 1)。

图1 叶片发病的症状

1.2 叶脉

病斑呈梭形,凹陷,灰色或灰褐色,边缘暗褐色。叶脉被害后,由于组织干枯,常使叶片扭曲,皱缩。

1.3 果实

绿果被害,初为圆形深褐色小斑点,然后扩大,直径在2~5毫米,中央凹陷,呈灰白色,外部仍为深褐色,而周缘紫色似“鸟眼”状。多个病斑可连接成大斑,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

1.4 新梢、叶柄或卷须

发病初期,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小斑点,以后呈灰黑色,边缘深褐色或紫色,中部凹陷开裂(图2、图3)。

图2 新梢发病的症状

图3 叶柄发病的症状

2 病原

葡萄黑痘病病原菌是葡萄痂囊腔菌,属于子囊菌亚门,无性阶段为葡萄痂圆孢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病菌的无性阶段致病,有性阶段病菌很少见。

3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于病蔓、病梢等组织越冬,也能在病果,病叶等部位越冬。病菌的生活力很强,在病组织中可以存活3~5年之久。第二年的生长季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初次侵染。以后在病部形成分生孢子盘,突破表皮,在湿度大的情况下,不断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

4 发病条件

4.1 气候

黑痘病的发生与流行,和雨量、空气湿度等关系密切,尤其与春季及初夏雨水多少关系最大。

4.2 栽培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葡萄园往往发病较重。栽培不良、树势衰弱、冬季清园不彻底都容易引发黑痘病。

4.3 品种

根据笔者在荥阳市汜水镇虎牢关葡萄园的调查,摩尔多瓦和阳光玫瑰容易发病,而巨玫瑰、夏黑、维多利亚、京亚等品种很少发病。

5 防治方法

5.1 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合理负载提高抗病能力。加强枝条管理改善葡萄园的通风条件,降低葡萄园湿度减轻病菌危害。冬季修剪后及时彻底清园,清除病叶和病枝并刮除老翘皮烧毁,减少次年的初侵染源。

5.2 改良栽培模式

在黑痘病每年都严重发生的地区,进行避雨栽培。避雨栽培能隔断雨水与叶片的直接接触,降低雨水传播的频率,另外避雨栽培还能减轻叶片上的结露程度,减少黑痘病的发病条件。

5.3 药剂防治

在黑痘病的发生初期,叶面喷施10%(质量分数,后同)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2.5%杜邦抑快净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每隔7天一次。

猜你喜欢
分生孢子葡萄园侵染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爷爷的葡萄园
花生黄曲霉侵染力
鸡 妈 妈
ToCV单独侵染和TYLCV&ToCV复合侵染番茄植株上烟粉虱寄主适应性及寄主植物营养成分含量和防御反应变化
葡萄园迷宫
大白菜苗期根肿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