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患者外周血中IL-8及IL-6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2018-12-18 06:04徐婷婷郑静王晨李隆祥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期组稳定期认知障碍

徐婷婷 郑静 王晨 李隆祥

近年认知障碍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并发症逐渐受到重视,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痴呆,而中、重度认知障碍可增加COPD患者的死亡风险[1-2]。目前CO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认为认知功能下降主要是由于COPD患者存在系统性炎症致脑微血管损伤[3]。文献报道在活化血小板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炎症损伤过程中,白细胞介素(IL)-8和IL-6 mRNA表达显著升高,且IL-8和IL-6与脑缺血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及病情程度呈负相关[4-5]。因此,IL-8和IL-6可能是CO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检测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本研究观察了COPD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变化,分析两者与认知功能障碍指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精神能量表(MMSE)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间在本院就诊的COPD患者共55例,根据患者发病情况分为稳定期30例(COPD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25例(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2~71岁,平均(65.76±9.03)岁;体质量指数(BMI):(27.03±4.31)kg/m2;受教育年限6.72~17.43年,平均(12.69±2.76)年;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35~45mmHg,平均(40.22±3.21)mmHg。COPD急性加重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60~72岁,平均(66.82±8.96)岁;BMI:(26.96±4.53)kg/m2;受教育年限 6.91~18.17 年,平均(12.82±2.98)年;治疗前 PCO235~45 mmHg,平均(40.37±3.08)mmHg。同期选取在本院行健康体检且结果为正常者5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60~75岁,平均(67.05±9.88)岁;BMI:(27.40±4.41)kg/m2;受教育年限 6.89~18.76 年,平均(12.97±2.95)年。上述三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BMI、受教育年限及PCO2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取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COPD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修订版)》[6]拟定。病例诊断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具备COPD急性加重期或稳定期标准。(2)年龄40~75岁。(3)伴认知功能障碍。(4)无心、肝、肾等系统严重障碍。(5)近2个月内未行相关治疗。(6)治疗前PCO235~45 mmHg。(7)取得患者或患者家属知情,且与患者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1)精神病者。(2)同时参与其他临床试验。(3)有心胸手术史。(4)伴其他类型肺部疾病。

1.2 方法 (1)三组认知功能评价:根据MoCA量表[7]和MMSE量表[8]拟定。其中MoCA的评价指标有执行与视空间功能、语言表达、注意力、命名、延迟回忆、抽象思维、定向力,分值0~30分,得分<26分被判断是认知障碍者;MMSE的评价指标有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记忆力、回忆能力和语言能力,分值0~30分,得分<25分被判断是认知障碍者。(2)三组外周血IL-8和IL-6水平:标本收集:所有患者在晨起空腹下经肘部取静脉血,在肝素钠抗凝,用红细胞裂解液处理,4℃离心(3000r/min)5min,弃去上清液,置于-20℃备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上述指标各测3次,取均值为最终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相关性分析予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认知功能比较 见表1。

表1 三组认知功能比较[分,()]

表1 三组认知功能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P<0.01

组别 n MoCA MMSE COPD稳定期组 30 25.15±3.84* 24.10±3.89*COPD急性加重期组 25 23.06±3.22*# 22.18±3.75*#对照组 50 29.44±4.60 29.03±4.01

2.2 两组外周血IL-8和IL-6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外周血IL-8和IL-6水平比较[pg/ml,()]

表2 两组外周血IL-8和IL-6水平比较[p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P<0.01

组别 n IL-8 IL-6 COPD稳定期组 30 3.90±0.44* 169.86±18.34*COPD急性加重期组 25 6.17±0.79*# 195.31±22.67*#对照组 50 2.13±0.26 67.44±7.81

2.3 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缓解前后外周血IL-8和IL-6水平比较 25例急性加重期经治疗后均缓解,急性缓解期的后外周血IL-8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急性加重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3。

表3 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缓解前后外周血IL-8和IL-6水平比较[pg/ml,()]

表3 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缓解前后外周血IL-8和IL-6水平比较[pg/ml,()]

注:与急性加重期比较,*P<0.01

时间 IL-8 IL-6急性加重期 6.17±0.79 195.31±22.67急性缓解期 4.09±0.31* 133.21±18.24*

2.4 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与认知功能指标MoCA、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1)。见表4。

表4 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

2.5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与肺功能指标MoCA、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1)。见表5。

表5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

2.6 COPD急性缓解期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COPD急性缓解期组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与肺功能指标MoCA、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1)。见表6。

表6 COPD急性缓解期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本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OPD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MoCA、MMSE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MoCA、MMSE评分降低更明显(P<0.01);提示COPD患者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且随着病情急性发作,认知功能呈明显下降趋势。

引起COPD 脑损伤的因素较多,最主要机制可能是缺氧和肺功能低下,而炎症因子在COPD 的病情发展、急性加重及预后中起到重要作用。IL-8和IL-6均是参与COPD气道发生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IL-8通过诱导气道黏膜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加重炎症反应;IL-6是由活化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分泌的细胞因子,直接参与COPD气道炎症损伤。本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OPD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升高更明显(P<0.01)。说明COPD患者体内炎性因子IL-8和IL-6水平显著增加,且随着急性加重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加剧。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COPD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急性缓解期患者外周血IL-6水平与认知功能指标MoCA、MMSE评分呈负相关,提示了COPD患者体内升高的IL-6可能通过加剧脑微血管损伤,加重认识障碍。

IL-8通过促进中性粒相关性炎症发生,使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在患者的呼吸气道浸润、聚集,异常高表达的IL-8可透过以脑微血管内皮为主要结构基础的血脑屏障,改变脑细胞膜通透性导致细胞水肿,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突触的连接,最终损伤认知功能[4]。本研究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COPD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急性缓解期患者外周血IL-8水平与认知功能指标MoCA、MMSE评分呈负相关,说明了COPD患者体内高表达的IL-8可能经损伤脑微血管,进而损伤患者认知功能。COPD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并非不可逆,早期的干预对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认为,COPD患者体内CO2浓度的增加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认知障碍,本研究所纳入对象的PCO2为35~45 mmHg,在正常范围,认为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猜你喜欢
期组稳定期认知障碍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PBMC 中Fas/FasL 表达及免疫机制研究*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肺康复护理应用在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低水平HBsAg患者纤维化分期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的相关性分析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308nm准分子光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治疗稳定期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评价
癌胚抗原、糖蛋白抗原联合检测对不同分期胃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