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8-12-20 01:15梁晓伟李阳飞顾月光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1期
关键词:矫正器托槽切牙

岳 莉,梁晓伟,李阳飞,周 丹,顾月光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2)

口腔正畸是通过各种矫正装置来调整颜面部、牙齿、颌面神经肌肉之间的平衡,从而修整牙齿排列不齐、牙齿形态异常、牙齿色泽异常的方法。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可为患者创造健康良好的口腔环境,美化其牙齿和口唇部的外观[1-2]。使用传统的直丝弓金属托槽矫正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可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微种植体支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微性种植体支抗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操作简便,支抗稳定[3]。为进一步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传统组和种植体组。种植体组中共有30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其年龄为15~30岁,平均年龄为(22.42±4.19)岁;其中有双牙弓前突患者21例,有牙前区牙列Ⅱ度以上拥挤患者9例。传统组中有30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其年龄为14~31岁,平均年龄为(23.08±4.24)岁;其中有双牙弓前突患者20例,有牙前区牙列Ⅱ度以上拥挤患者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传统组患者使用直丝弓金属托槽矫正器进行正畸治疗。具体的方法是:用不锈钢丝向内侧收拢患者前牙。根据患者牙齿、颌骨的情况为其选择并安装合适的直丝弓金属托槽矫正器矫正器,并在其口内配合使用横腭杆、在口外使用口外弓增强支撑力。患者每天佩戴矫正器的时间应为8~12 h。让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患者牙齿位置的移动调整矫正器。为种植体组患者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正畸治疗。具体的方法是:术前对患者的口腔拍摄X线片,确定种植体支抗植入的部位。为患者清洗口腔。将患者双侧的第一恒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作为种植体支抗的植入部位。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对种植体植入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切开种植体支抗植入部位的口腔黏膜,旋入种植体支抗。使种植体支抗和骨面保持垂直。用不锈钢丝向内侧收拢患者前牙。在两侧侧切牙远中部放置牵引钩。用橡皮圈连接牵引钩和种植体支抗。为患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让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保持口腔清洁。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磨牙位移的距离、上中切牙倾角及上中切牙凸距。治疗前后的上中切牙倾角差=治疗前上中切牙倾角-治疗后上中切牙倾角。治疗前后的上中切牙凸距差=治疗前上中切牙凸距-治疗后上中切牙凸距。根据中华口腔医学会制定的相关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4]。显效:患者磨牙位移的距离短,其上中切牙倾角及凸距均明显减小,未发生不良反应。有效:患者磨牙位移的距离较短,其上中切牙倾角及凸距均有所减小,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无效:患者磨牙位移的距离长,其上中切牙倾角及凸距均有未减小,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种植体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2.2 两组患者磨牙位移的距离、上中切牙倾角差及上中切牙凸距差

种植体组患者磨牙位移的距离小于传统组,其上中切牙倾角差及上中切牙凸距差均大于传统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磨牙位移的距离、上中切牙倾角差及上中切牙凸距差(±s)

表2 两组患者磨牙位移的距离、上中切牙倾角差及上中切牙凸距差(±s)

组别 例数 磨牙位移的距离(mm)治疗前后上中切牙凸距差(mm)种植体组 30 3.20±0.41 29.04±7.30 4.20±1.59传统组 30 6.03±0.68 12.06±4.00 2.20±0.92 t值 19.521 11.173 5.963 P值 <0.05 <0.05 <0.05治疗前后上中切牙倾角差(°)

2.3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治疗后,种植体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发生软组织轻度水肿,有1例患者发生口腔炎症,有3例患者发生口腔不适,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6.66%(8/30)。传统组患者中有7例患者发生软组织轻度水肿,有4例患者发生口腔炎症,有6例患者发生口腔不适,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6.66%(17/30)。种植体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患者,χ2=5.554,P<0.05。

3 讨论

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关键是稳定支抗。使用传统的直丝弓金属托槽矫正器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患者的不适感较明显,易发生不良反应。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可依靠支抗与骨组织之间的机械嵌合力有效地固定支抗,稳定性高。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治疗的种植体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使用直丝弓金属托槽矫正器进行治疗的传统组患者,其磨牙位移的距离小于传统组,其治疗前后的上中切牙倾角差及上中切牙凸距差均大于传统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患者。这与马长柏等[5]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后,患者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牵引钩与种植体之间积存食物,导致种植体松动、脱落。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矫正患者牙列拥挤、牙弓前突的情况,且不易引发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矫正器托槽切牙
教练有了电子小助手——羽毛球初学者姿势矫正器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坐姿矫正器
坐姿矫正器
紫地榆不同提取物对脱矿牛切牙再矿化的影响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儿童颌骨骨折托槽牵引临床疗效的评价
两种材料矫正器矫治力的测量及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