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内括约肌侧切术与内括约肌后正位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效果对比

2018-12-20 01:15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1期
关键词:正位切术肛裂

孙 巍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042)

陈旧性肛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肛管疾病。此病患者可出现肛门疼痛、出血、便秘等症状,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手术是临床上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主要手段。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比较用内括约肌侧切术与内括约肌后正位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收治的48例陈旧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陈旧性肛裂的诊断标准,均存在肛门疼痛、出血、便秘等症状。其中,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及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排除对内括约肌侧切术与内括约肌后正位切除术存在禁忌证的患者。将其中接受内括约肌后正位切除术的2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接受内括约肌侧切术的2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3例,女性11例;其年龄为25~67岁,平均年龄为(46.31±2.25)岁;其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5.56±1.43)年。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5例,女性9例;其年龄为26~65岁,平均年龄为(45.72±2.38)岁;其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5.81±1.5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内括约肌后正位切除术,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侧卧位,用碘伏对其肛周进行消毒,用浓度为0.25%的利多卡因对其肛周进行局部麻醉。麻醉生效后,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在其肛门的6点钟方向、距离肛缘约0.5 cm处做一个V字型切口。用肛门拉钩将患者的肛门拉开,医生将左手的食指伸入患者的肛门内,对其内括约肌进行确认和检查。医生右手持手术刀,将手术刀从切口置入(在此过程中要尽量避开血管)。用手术刀将患者的内括约肌挑开并切除,对创缘组织进行修剪[1]。术后在患者的肛管内放置复方角菜酸酯栓,用无菌纱布对其手术切口进行加压包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内括约肌侧切术,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侧卧位,用碘伏对其肛围进行消毒,用浓度为0.25%的利多卡因对其肛周进行局部麻醉。麻醉生效后,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肛门拉钩将患者的肛门拉开,医生将左手的食指伸入患者的肛门内,对其内括约肌肌间沟的位置进行确认。在患者肛门的5点钟方向、距离肛缘约1.5 cm处用刀刺入,将手术刀插至其内括约肌肌间沟内。在左手食指的指引下,将患者的内括约肌切断。取出手术刀,对其手术切口进行轻度压迫,将其肛管扩张至4指。术后在患者的肛管内放置复方角菜酸酯栓,用无菌纱布对其手术切口进行加压包扎。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2-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的时间与切口愈合的时间。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并记录其病情复发的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经治疗,患者肛门疼痛、出血、便秘等症状全部消失,其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有效:经治疗,患者肛门疼痛、出血、便秘等症状明显减轻,其手术切口愈合较好。无效:经治疗,患者肛门疼痛、出血、便秘等症状未减轻,其手术切口愈合较差。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5.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的时间及切口愈合的时间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的时间与切口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的时间及切口愈合的时间(d,±s)

表1 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的时间及切口愈合的时间(d,±s)

组别 例数 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的时间 术后切口愈合的时间观察组 24 2.26±0.75 10.57±2.84对照组 24 4.54±0.73 18.62±2.73 t值 9.4025 10.2016 P值 0.0000 0.0000

2.2 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术后病情的复发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病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病情的复发率

3 讨论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便秘是引起肛裂的主要原因。发生便秘会使患者的粪便变得异常干燥,使其在排便时因撑破肛周组织而导致肛裂。陈旧性肛裂是因患者的肛裂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所致。内括约肌侧切术与内括约肌后正位切除术均是临床上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主要术式。临床研究表明,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效果优于用内括约肌后正位切除术治疗此病的效果,可减轻对患者肛管造成的损伤,且能使其内括约肌保持良好的松弛状态,从而可显著减轻其临床症状[4]。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与对陈旧性肛裂患者进行内括约肌后正位切除术相比,对其进行内括约肌侧切术的效果更好,能缩短其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与切口愈合的时间,提高其治疗的效果,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猜你喜欢
正位切术肛裂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关于铁路货车制动管系漏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金融委的意义在于为金融“正位”
论媒体监督在司法领域的“正位”回归
30例肛裂手术临床治疗分析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
外括约肌皮下部离断术治疗肛裂5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肛裂防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