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照顾者护理培训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8-12-22 10:58徐静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2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脑卒中

徐静

[摘要]目的 探讨主要照顾者的护理培训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对患者照顾者护理指导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指导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指导基础上对患者主要照顾者实施护理培训,比较两组的结果。结果 研究组照顾者关于脑卒中护理知识的掌握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护理培训,可提高其对脑卒中护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并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有正性影响。

[关键词]主要照顾者;常规护理指导;护理培训;脑卒中;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11(b)-020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training in primary caregivers on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stroke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guidance of the caregivers on stroke patien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0) and study group (n=5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outine guidance mode was used, while in the study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guidance, nursing training was conducted for the primary caregivers of patients. The outcomes were compared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study group, mastery of nursing knowledge on stroke was 96.0%,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ccounting for 82.0% (P<0.05). After the nursing, BI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The BI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 (P<0.05). Conclusion Nursing training for the primary caregivers of stroke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master stroke knowledge and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recovery of stroke patients.

[Key words] Primary caregiver; Routine nursing guidance; Nursing training; Strok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国内脑卒中患病人数已经超过500万,而每年新发病例在(120~150)万,幸存者中大约有75%的患者存在程度不等的后遗症,包括认知、语言、肢体等方面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大影响,需实施有效、周到的护理干预,逐步恢复其日常生活能力[1-4]。本研究为明确主要照顾者护理培训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对一组脑卒中患者照顾者采取常规护理指导,而对另一组照顾者实施护理培训,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对患者照顾者护理指导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研究组患者照顾者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32~70岁,平均(49.2±5.7)岁;文化程度:小学12例,初中22例,高中10例,专科及以上6例。对照组患者照顾者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33~70岁,平均(49.8±5.2)岁;文化程度:小学13例,初中23例,高中11例,专科及以上3例。两组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为脑卒中,且病情稳定,可回家接受康复治疗;②主要照顾者认知与沟通能力正常;③相关资料完整;④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中途失访者;②照顾者配合行为较差。

1.3方法

对照组主要照顾者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即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内容予以宣教,并解答照顾者提出的问题,在患者出院时,予以常规出院指导。

研究组脑卒中照顾者在上述护理指导基础上加用护理培训干预,其培训方式如下。①制定护理培训计划。由医生、责任护士、康复治疗师协同讨论患者病情、护理以及康复需求、预后等,评估患者主要照顾者的教育需求、护理知识以及技能操作水平,制定相应护理培训计划。②执行护理培训计划。理论知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照顾者展开不同阶段脑卒中知识宣教,包括脑卒中诱因、先兆症状、预防复发方式、并发症护理方式、家庭应急方式以及康复训练期间注意事项等;操作技能:为照顾者示范如何帮助患者扣背、翻身、口腔护理等,并告知其患者适宜进食的食物种类、量、体位以及注意事项。同时,告知患者如何对尿失禁情况进行护理、预防便秘,对长期卧床患者如何进行床上、床下活动,如何护理尿管和胃管。③康复训练。告知照顾者如何摆放床上体位、转移训练、步态训练、平衡训练、辅助工具使用方法等,并定期举办学习班,提供全面康复知识宣教。④心理指导。大多数照顾者会产生无助、乏力、无奈等痛苦情绪,应为其建立正确照顾行为,并及时予以心理护理,减轻其痛苦。

1.4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护理知识掌握率,即自拟脑卒中照顾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评估照顾者在脑卒中患者饮食、作息、用药、体位、预防并发症、脑卒中发作先兆症状、常见紧急情况及其应对方式的掌握情况,按照完全掌握、基本掌握、一般、较差四级标准,对上述8个项目进行评分,按等级分别为3分、2分、1分、0分,总分是16~24分者为掌握,0~15分者为未掌握,照顾者护理知识掌握率=掌握者例数/总例数×100%。②应用ADL巴氏指数评定表(BI)[5],评估脑卒中患者护理前(出院时)、护理后(出院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越高,证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照顾者关于脑卒中护理知识掌握率的比较

研究组照顾者关于脑卒中护理知识的掌握率为96.0%(48/50),高于对照组的82.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25)。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I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后的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脑卒中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脑血管疾病,其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并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6-8]。现阶段,因国内经济水平、医学条件限制,80%以上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选择回家由家属、保姆等提供持续性照顾与康复指导[9-14]。由此可见,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护理水平与脑卒中患者康复进程以及康复效果有直接影响。

加强对脑卒中照顾者的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其照顾水平,从而促使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至关重要。本研究从照顾者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康复训练、心理方面提供护理培训与指导,增强其照顾能力,改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早期康复[15-16]。护理培训工作主要分为两步,首先是制定护理培训计划,要求根据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文化知识水平、知识接受能力等各种情况制定,从而在完善护理培训工作的同时,保证培训计划的针对性,从而保障培训结果;其次,根据护理培训计划表一一执行,其执行内容中的理论知识培训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培训工作基础,有助于增进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对于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知,直接提升其脑卒中护理知识掌握率;操作技能培训则可帮助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其对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能力;康复训练是脑卒中患者恢复机体功能的关键,有必要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关于康复训练护理技能的培训,从而直接改善患者康复结果;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因需要长期照顾病患,期间还需予以患者鼓励、精神支持,或者接受来自病人的负面情绪影响,容易产生不耐烦、厌倦等不良情绪,影响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影响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最终影响患者康复治疗结果,因此应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心理方面护理予以高度重视,及时予以沟通、交流,并指导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学会自主调节情绪,及时宣泄负面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理状态,保证康复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照顾者关于脑卒中护理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提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护理培训工作在增进脑卒中患者照顾者护理知识认知与掌握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BI评分均明显提高,提示护理干预在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一定作用,而研究组患者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照顾者实施护理培训,不但有助于增进照顾者知识与技能的认知,并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综上所述,主要照顾者护理培训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有积极影响,应适宜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护理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可,杨艳.聚焦解决模式对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2):225-230.

[2]杨文君,牟女,于绍霞,等.院外带入压疮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压疮防治知识及照顾行为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8):1097-1100.

[3]隆卫娟,张娟.病人照顾者综合康复护理培训联合延续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居家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20):2456-2461.

[4]杨青霞,潘力弢,郭文鹏.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术后吞咽障碍康复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7):3902-3905.

[5]唐桂华,马荣,丘东海,等.不同时期的肠内营养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免疫功能、营养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25(6):340-343.

[6]张丽华,姚凯锋,夏陈云.优质营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疗效观察及对其生活质量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1):119-121.

[7]吴晓波,李雅,李文.卒中单元联合社区医疗服务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3):72-75.

[8]苏巧丹,俞洋,黄曼丽,等.陪伴式情感護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0):176-178.

[9]韦艳燕.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负性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8):2166-2170.

[10]郑晓丽,陈芳.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胃管鼻饲流质饮食与精心护理的应用效果[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6,5(3):144-146.

[11]李海霞,陈晓珊,马志芬,等.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4):195-196,封3.

[12]武文娟,毕霞.表面肌电技术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8):932-934.

[13]苗莉莉,刘敏,杨振国,等.舌压力测定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评估意义[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8):919-921.

[14]朱美红,时美芳,万里红,等.吞咽-摄食管理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相关性肺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 51(3):294-298.

[15]罗华文.醒脑静注射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智力障碍功效与运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4):168-170.

[16]招树涛,甘智涛,黄丽霜,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8, 25(4):67-69.

(收稿日期:2018-05-28 本文编辑:闫 佩)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能力脑卒中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早期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