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氧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2018-12-26 01:24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22期
关键词:组织细胞供氧溶解氧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医疗急症,需要住院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临床表现没有心肌酶谱升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其次给予常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治疗[3]。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辅助治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鼻导管吸氧治疗为常规辅助治疗手段,对进一步缓解症状有一定的效果[4]。本研究旨在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氧液治疗对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对发作性胸痛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首先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无ST段抬高则进一步进行心肌酶谱或肌钙蛋白测定,如有ST段抬高,则有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立即转入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进行再灌注治疗。如生化标记物不升高,可被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而入选该临床实验。最终纳入2012年—2014年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宾病房住院的60例病人,年龄36岁~99岁。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9例)和高氧液治疗组(31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组 给予5%葡萄糖液250 mL+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株海许瓦兹制药有限公司,株海)20 mg,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14 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75 mg,口服,每日1次,连续3个月;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延胡索盐酸(默克-里昂制药集团,法国)2.5 mg~10 mg,每日1次,连续3个月;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东)100 mg,口服,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大连)20 mg,口服,每日1次,连续3个月;硝酸酯类药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株海许瓦兹制药有限公司,株海)50 mg,口服,每日1次,连续3个月;低分子肝素(赛诺菲温莎,杭州)0.4 mL,每日2次,皮下注射,一般治疗5 d。

1.2.2 高氧液治疗组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株海许瓦兹制药有限公司,株海)

20 mg,加氧,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14 d。其余同常规治疗组。高氧液要及时输注给病人,药物稀释后不可久置,放置时间不超过4 h。溶氧进气针可每瓶1针。溶氧完毕先关氧气流量开关,再拨出溶氧进、出气针。仪器使用1个月~2个月,打开仪器后盖,取下溶氧石英瓶,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灭菌后再重新使用。

病人均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常规检查、心脏超声检查等,出院第14天、第80天、第100天分别复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人的主要临床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次要临床终点事件(包括缺血性卒中发作等)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新的发作性胸痛,心电图提示出现2个或2个以上导联新的Q波,或者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改善是指心电图恢复正常或ST段改善≥50%或倒立的T波变浅≥50%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有关临床终点的信息可从住院记录和电话咨询获得。病人的基本特征来自病史采集。

1.4 统计学处理 由第四军医大学统计教研究室采用SAS软件完成。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3 讨 论

心肌缺血缺氧引起胸部不适为心绞痛,心肌氧需求和心肌供氧失去平衡,导致供给心脏的氧气不足,不能满足心脏的代谢需求发生心绞痛。心肌氧需求增加可能是由于心率增加、心室张力增加、心肌收缩性增加等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供氧不足主要是由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和血氧含量降低导致的。当严重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延长超过20 min可能发生不可逆损伤,导致心肌梗死[5]。目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建议长期使用降脂、降血压药物及他汀类药物等[6]。经过上述治疗措施,心绞痛可能仍不能缓解。鼻导管吸氧为临床常规处理措施,而高氧液可提高冠状动脉含氧量,可能对缓解症状有一定作用。

正常人呼吸时气体通过呼吸道透入大面积的肺泡,向血液中扩散。只有3%的氧溶解在血浆中,大部分氧气(97%)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而被血液循环携带运送到全身各组织毛细血管。氧在毛细血管内,从血红蛋白中解离出来以溶解氧的形式溶解于血液内,进而弥散至组织供细胞利用。在细胞内,氧与各种营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生物氧化中形成的CO2进入毛细血管再被血液运输回到肺脏,通过呼吸排出体外。机体不停地消耗氧,但储备氧有限,组织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很低,所以疾病状态容易导致缺氧。一旦缺氧,便可导致病理变化,甚至组织损伤。轻度缺氧会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重度缺氧会危及人的生命,大脑组织细胞缺氧数分钟后便会出现不可逆转性死亡。

高氧液的应用为临床治疗缺血、缺氧性疾病开辟了第2条供氧通路[7]。高氧液输入血循环后提供高氧分压的液体,使氧的弥散距离成倍增加,溶解氧可迅速弥散到达组织细胞,由于氧分压(PaO2)较高,氧释放出后迅速弥散到达缺氧区,组织细胞得到氧的供给,可保护或减轻组织损伤。气体的弥散总是从高压处向低压处进行,压差越大,弥散越快,高氧液向人体提供具有高氧分压的溶解氧,使体内氧的弥散能力成倍增加,为改善缺血缺氧组织的供氧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高氧液输入人体后立即以溶解氧的方式分布在组织细胞中,可以直接代偿肺部组织向细胞供氧,可以代偿相当数量的全血中应含的氧合血红蛋白,向组织供氧,可减少缺血、缺氧时对组织细胞的损伤。在氧的运输、传递过程中,溶解氧非常重要,不论在常压或高压环境下,氧均以溶解状态供组织细胞利用。高氧液能提高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增加心肌组织内溶解氧的弥散距离,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心悸、头痛、胸闷、疲乏等症状得到改善,减少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的发生,保护原有的侧支循环开放新的侧支循环,缩小心肌受损区和正常区的氧合作用的差异,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高氧液含有高浓度的溶解氧且具有高氧分压(80 kPa~100 kPa),进入血液循环后扩充血容量的同时立即以溶解氧代偿血红蛋白向组织细胞供氧,使组织细胞由乏氧代谢转为有氧代谢,缓解酸中毒。发挥人工血液的作用,为临时抢救病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这种治疗效果是常规大输液体所不具有的。

本研究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常规治疗还不能完全缓解症状,高氧液提高了冠状动脉血管氧气含量,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高氧液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高氧液治疗组在心绞痛反复发作、心绞痛发作严重程度、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善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组,但严重出血、心肌梗死、死亡情况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高氧液虽未使病人心肌梗死、突然死亡等事件减少,但在其他方面临床效果大大提高,也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国外研究高氧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文献很少;国内报道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主要终点事件有明显减少[8-11],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组织细胞供氧溶解氧
基于氧烛供氧的“奋斗者”号载人舱内一氧化碳浓度分析
东平湖溶解氧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南黄海2018年夏季溶解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浅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花青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GST-π表达的影响
爱的供氧等
溶解氧测定仪使用方法及改进
中西医结合治疗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二)擦背防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