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肾上腺素联合阿托品在急性心脏骤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2018-12-26 01:24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22期
关键词:阿托品存活率成功率

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通常专业的院前急救是指具有通信器材、运输工具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抢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心脏骤停是指因各种诱因导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从而导致病人大动脉搏动及心音消失,同时引起机体重要器官严重缺血及缺氧,导致病人突发性死亡[1]。目前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肾上腺素、阿托品、心肺复苏等,但具体肾上腺素注射剂量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3]。本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脏骤停病人120例,收集所有病人院前急救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剂量肾上腺素联合阿托品治疗在急性心脏骤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脏骤停病人120例,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54.85岁±4.1岁;心脏病56例,外伤14例,中毒6例,意外事故24例,脑血管疾病20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病人有明确病史及体征,符合心脏骤停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在院前急救过程中经心电图及心电监护确认;③年龄18岁~80岁;④本研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入院ID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55.11岁±4.2岁;心脏病29例,外伤6例,中毒3例,意外事故12例,脑血管疾病1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54.21岁±4.1岁;心脏病27例,外伤8例,中毒3例,意外事故12例,脑血管疾病1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急性心脏骤停院前急救常规治疗,包括院前急救准备,评估、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道及气管插管等现场救护措施,药物治疗,电击除颤[4]。具体方法如下:①院前急救准备。接到急救电话后,记录病人所在位置及其主要症状,并做出预估,准备急救器材[5]。②现场救护措施。初步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其意识状态,做出相应判断。如发现病人发生心脏骤停,立即对病人行心肺复苏术,并采用心电图监测,观察病人生命体征。③建立静脉通道。应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畅通。④如病人病情危重,行气管插管。⑤评估病人后给予肾上腺素联合阿托品治疗[6]。⑥及时将病人送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及治疗。转运过程中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及时进行给药及抢救,如病人情况危急,根据病情给予电击除颤等手段。

1.2.1 观察组 在常规急性心脏骤停抢救的基础上,采用3 mg肾上腺素联合2 mg阿托品静脉注射,若5 min内病人心电图及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善,再次注射3 mg肾上腺素及2 mg阿托品[7 ]。

1.2.2 对照组 在常规急性心脏骤停抢救的基础上,采用1 mg肾上腺素联合1 mg阿托品静脉注射,若5 min内病人心电图及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善,再次注射肾上腺素1 mg及阿托品1 mg。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急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自主循环及自主呼吸恢复情况、急救后存活率(>1 d)、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复苏成功:病人自主心率的持续时间超过30 min;复苏失败:病人自主心率的持续时间<30 min。采用S100蛋白、B型尿钠肽及血降钙素原水平评价病人急救后的治疗效果[8]。

2 结 果

2.1 两组复苏成功率及急救后存活率比较 观察组院前急救复苏成功率为58.33%,高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病人急救后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复苏成功率及急救后存活率比较 例(%)

2.2 两组自主循环及自主呼吸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为63.33%,高于对照组的48.33%;自主呼吸恢复率为61.67%,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自主循环及自主呼吸恢复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急救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存活病人S100蛋白、B型尿钠肽、血降钙素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急救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3 讨 论

《2000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突发的心跳骤停可能发生于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场合[9]。及时的现场急救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复苏率及生存率。因此,急性心脏骤停的院前急救是十分必要的。在抢救心脏骤停病人时,应用最广泛的药物是肾上腺素及阿托品。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释放,能够提高心脏收缩力,对心脏及血管的扩张起到积极意义。采用多大剂量的肾上腺素及阿托品在心跳骤停病人的抢救中仍存在较大争议。通常认为肾上腺素注射剂量大于1 mg、阿托品注射剂量1 mg,为大剂量。有研究表明,正常剂量(1 mg)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抢救病人后效果不明显,改用大剂量肾上腺素(3 mg)能够提高抢救效果[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院前急救复苏成功35例(58.33%),对照组复苏成功26例(43.33%),观察组院前急救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急救后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常用的小剂量肾上腺素(1 mg)对部分病人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不明显,肾上腺素能够直接作用于人体的α-肾上腺素受体和β-肾上腺素受体,大剂量肾上腺素联合阿托品能够更广泛地作用于受体,因此,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为63.33%,高于对照组的48.33%;自主呼吸恢复率为61.67%,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素能提高心肌兴奋性,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舒张压,对自主循环及自主呼吸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联合阿托品能够更好地提高收缩压,增加自主循环能力及动脉灌注能力。S100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广泛,对于早期脑损伤病人而言,属于典型标记物,在行心脏手术之后,对其进行检测,能够帮助对脑损伤进行诊断;B型尿钠肽又名为脑尿钠肽,属于心肌细胞合成的天然激素,也具有生物学活性,其表达大多在心室中,在脑组织中也有此表达;血降钙素原属于一种稳定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液样本以及血浆中,在细菌、炎性因子刺激下会大量产生,对早期炎症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当病人存在炎症反应时,此项指标水平便会升高。观察组存活病人S100蛋白、B型尿钠肽、血降钙素原均低于对照组,但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观察组病人在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后发生血糖持续升高,心率降低等并发症,甚至出现心率大幅度降低。说明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联合阿托品虽能提高病人的存活率,但易引起并发症。

综上所述,大剂量肾上腺素联合阿托品能够提高急性心脏骤停院前急救病人复苏成功率,改善自主呼吸及自主循环恢复情况,但并发症发生率高。

猜你喜欢
阿托品存活率成功率
低浓度阿托品不是近视防控的“神药”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HPLC测定洋金花中阿托品的含量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海南石斑鱼明年或减产40%!鱼苗存活率低,成鱼卖不起价,石斑鱼怎么了?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