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体会

2018-12-26 07:18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王晓斌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正常值肌电图臂丛

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王晓斌

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很常见,肌电图检测对于这类疾病的诊断尤为重要。由于臂丛神经解剖位置特殊,构成复杂,在临床实践当中,要想获得准确的定位诊断,同时评估损伤严重程度并不容易。本次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就诊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旨在探讨如何提高臂丛神经损伤的电生理诊断效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11例患者,诊断为臂丛神经损伤,拟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15~68岁,损伤原因均为外伤,病程2~90 d。

二、检测方法

神经传导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其中测定峰-峰值为波幅结果;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均为顺向传导测定结果,其中测定峰-峰值为波幅结果;以及F波测定。研究中,对臂丛神经,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进行MCV测定,包括潜伏期(ms)和波幅(mv);随后再对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进行SCV测定,包括传导速度(m/s)和波幅(μv);另外选取正中神经进行F波测定,计算平均潜伏期(ms),计算F波出现率百分比,观察F波波形是否离散。检测仪器为美国尼高力Viking Quest肌电诱发电位仪。

肌电图 对符合要求的患者行同心圆针极肌电图检测,包括拇短展肌、小指展肌、伸指总肌、肱二头肌以及三角肌。

三、诊断标准

肌电图异常判定,同一块肌肉终板区以外,如果发现2处以上自发电位,包括正锐波、纤颤电位,即可认定为失神经支配肌肉,结果为阳性[1]。神经传导异常判定,将MCV末端潜伏期数值以及SCV传导速度数值与正常值作比较,低于正常值下限为异常结果;将MCV或SCV波幅与正常值作对比,低于正常值下限为异常结果。F波异常判定,将F波潜伏期数值与正常值作比较,低于正常值下限为异常结果,F波出现率低于80%为异常结果;神经传导及F波潜伏期正常值参考北京协和医院肌电图室标准[2],相应控制检查室温度(20~25℃)及患者肢体皮肤温度(不低于35℃),综合考虑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因素,对上述指标做出对比分析。

结 果

总体上,结果异常的为8例,阳性预测值为72.7%,在8名结果异常的患者中,神经传导及肌电图均有异常的3例,占比37.5%,仅传导异常者2例,占比25.0%,仅肌电图异常者3例,占比37.5%; 11例患者F波测定潜伏期均在正常范围,均未发现F波波形离散的情况。见表1。

表1 患者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讨 论

外伤后,由于患肢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是患者就诊的直接原因,上述11例患者无一例外。从解剖方面来看,臂丛由C5~T1神经根组成,结构复杂,从近端至远端分为根、干、索,其中锁骨和腋部之间分出周围神经,包括腋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因此肌电图检测对于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有3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阴性,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肌电图检测阴性不一定代表患者肌肉或神经功能未受损。一方面可能由于损伤轻微,比如短暂机械压迫引起神经局部缺血、缺氧,患者主观感受很明显,麻木感、憋胀感,但是机械压迫解除后,这种异常感觉就会减轻甚至消失,肌电图检测有可能无阳性表现,从神经损伤分类来讲,这类损伤属于神经失用[3],相对较轻,神经由于受压,产生缺血、缺氧,自发产生向心性冲动,患者出现异常感觉,压迫解除后,神经缺血状况改善,症状消失。如果损伤更严重一些,可能合并有神经局部脱髓鞘,患者异常感觉会长期存在,肌电图检测通常会有阳性发现。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疾病不同时期电生理表现有不同特点,比如失神经电位一般是在2~3周后才能够采集到。

随诊、复查肌电图也很有必要,对于患者进一步治疗、指导康复锻炼等均有很大的帮助。本研究中,1例患者外伤后14 天首次行肌电图检查,诊断为右臂丛中、下干损害,一直行保守治疗,症状明显减轻,外伤后43天再次行肌电图检测,诊断为右侧全臂丛损害,比较第一次肌电图结果,右三角肌、右肱二头肌肌电图检测发现大量正锐波、纤颤电位,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臂丛神经损害后不同时期神经电生理表现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如果患者康复训练不当,或者一些不良姿势造成臂丛神经2次损伤,也会产生神经电生理的改变。杨绍安等[4]报道,臂丛损伤的患者,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提示累及腋神经的疗效最佳,而累及尺神经,疗效则较差。随访最直接证据是肌电图检测,实践当中,因肌电图检测的有创性,许多患者不愿接受;笔者认为,可通过建立科学的量表,项目包括患者感觉,肌力评分等来收集更完善的资料,更全面地评价臂丛神经损伤。一些无创检查的应用也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刘彬等[5]已经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评价臂丛损伤健侧C7神经移位术后患者大脑运动皮质远期功能重组状况,这使得我们能够从其他角度来认知臂丛神经损伤。

综上所述,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进行定位诊断,评估损伤严重程度,是一项可靠的手段,阳性预测值高,临床应用价值高。在诊断过程中,为提高阳性预测值,要注意神经损伤的不同时期电生理表现不同,神经损伤的程度或类型不同,电生理表现也有很大差异;同时与患者充分沟通,寻求患者最佳配合,检查室客观条件的调控,操作者的手法也很重要。

猜你喜欢
正常值肌电图臂丛
银川地区儿童肺通气功能正常值及预计方程式
断层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估界定产后妇女肛提肌尿道间隙正常值的探讨
前、后张力差对钽箔材轧制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规范康复疗法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神经肌电图与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老年人血压“稍高”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