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中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的策略

2018-12-26 09:16朱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挖掘兴趣创新

朱燕

摘要: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积极地投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应该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条件的教师和学校还应该根据本校的特色开发校本课程、自编教材。如何挖掘生活中的美术资源来充实课堂,是广大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美术资源;挖掘;探究;兴趣;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103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将和学生一起打破课堂的宁静,经常走下讲台、走出教室,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

美术课程资源挖掘应本着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学校和周围的课程资源,自主挖掘和实施的原则进行规划,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结合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美术资源的挖掘和开发。

一、利用校园资源,开展主题创作

1. 校园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我们应充分利用校园的建筑、植物、其他学科的器材设备等进行美术教学活动。笔者在讲授岭南版美术第三册第九课《给树爷爷画像》时,需要学生结合人文情感来运用点线色,笔者把学生带到校园,引导学生观察树干上纵横交错的根茎纹理,并展开联想。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大树,说说树爷爷的纹理像什么,由哪些线条和图形组合而成的。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2. 结合身边重大活动并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一个主题,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趣味。

笔者的学校创办于1996年,坐落在琴江河西岸,校园内绿草茵茵、树木成荫,学生在这里可以伴随着舒畅的心情度过美好的时光。学校是广东省“书香校园”,文化底蕴厚重,校园里开展的许多活动都可以转化成美术课程资源,例如学校举办运动会,学生全身心经历,体验运动会的种种情景,可以说较之平常的学习活动有深刻的体验,笔者在美术课上让学生为运动会设计会标、招贴画、画运动会中的人和事等。另外,学校的文艺汇演,让学生表演出活动中的见闻,组织学生为活动设计海报、参加舞台设计、当一回美术小记者等等。只要留心校园活动,大胆抓住时机,就能将这些资源引进美术课堂。

3. 学校图书馆为大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如美术作品集、美术杂志、美术理论书籍等。我们可以加以合理运用:如平时经常翻阅这些书籍,作品籍,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同时积累创作素材。学校里的橱窗,定期地展示学生的作业。形式不断变换:如一星期展示水粉画,下个星期展示水墨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提高艺术水平和鉴赏能力。在学校的教室墙壁上,挂上学生的书法作品。这样,既可以展示学生的作品又可以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

二、利用信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1. 在美术教学领域,信息技术是美术课程的重要资源。网络上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源为师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美术家了解甚少。为了让学生增加这方面的认识,笔者设计了一个题为“我知道的艺术大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内外不同时期和各种流派的美术家,收集他们的资料。大部分学生主要通过上网的渠道了解美术家的信息,他们下载美术家的生平、学习经历、代表作,了解美术家的艺术风格等等。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阅读理解,最后用设计卡片制作课件的形式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这样的学习,他们对原本认识比较模糊的美术家形象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对他们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教学参考、挂历、图片、教学光盘等,都能使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笔者在上《我们的太空基地》时,充分利用教学参考里配备的教学光盘,欣赏太空基地的科幻画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自由翱翔,指导学生完成大的外形、建筑物、塔楼、飞行器等,看着孩子们用途分明、造型奇特的作品,真是让人喜出望外。

三、利用生活资源,进行绿色创造

新课标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废弃物越来越多,让学生就地取材,利用废品,可以制作一些工艺作品。

撕纸拼贴是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一种创作方式,笔者在上《民族娃娃》一课时,首先指导学生掌握如何撕出自己想要的图形,由于挂历纸的色彩丰富,因此引导学生色彩深浅的搭配非常重要,要求脸部的色彩要单一,五官及装饰的色彩可以丰富些,通过多次练习,孩子们用撕纸拼贴的方式创作出了一幅幅令人驚喜的作品。

四、利用乡土资源,激发创作热情

我国在课程改革的课程中十分重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在乡土艺术活动课程目标中提出:“增进对乡土艺术活动的认识,进而了解乡土文化。笔者在上《家乡的美食》一课时,发现许多孩子对家乡的风味小吃以及它们所蕴含的历史等文化知识却知之甚少。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饮食文化,并用美术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在一年级开展了了解家乡美食的系列活动:1. 调查了解梅州美食,在家长的陪同下组织学生深入到“老字号”传统饮食店参观了解美食的品种;品尝小吃的美味;听老人讲述美食小故事。2. 利用晨会课讲美食小故事。在语言交流中体验美食背后的趣事。3. 制作纸餐具、厨师帽,为营造真实的活动情境做准备。4. 利用废弃物动手制作家乡美食,表现美食的形、色和质感。小组合作开“小吃店”。5. 设计美食名片。在“名片”上写自己最喜欢的美食名称,画美食图案;或记下美食小故事,写下自己感受到的美食的特点。最后将孩子们的“厨艺作品”和美食“名片”进行展示,吸引来更多的参与者,孩子们的脸上流露出了满足和自豪。

开发和利用美术资源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要求,相信只要有一颗热爱美术教育的恒心,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素材来充实课堂。

猜你喜欢
挖掘兴趣创新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