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知识 构建学科素养

2018-12-27 08:21陆国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闪光灯教育工作者试卷

陆国平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 226141)

从近年来的试卷比较发现,2018年江苏物理试卷的结构、题型相对稳定,采取以主干知识为载体的方式全面考查物理基本内容,难度系数稳中有升,在联系实际,创新方面,体现了学科素养的特色,将中学教学与高校选拔人才融为一体.

一、夯实基础知识,形成专业素养

物理学科属于严谨的自然学科,对知识的认识过程必须从基础出发,一点一滴做起.从2018年的高考试卷中不难发现,注重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考查比比皆是,如绝大多数的选择题.试卷首当其冲的是天体运动、远距离输电……这些都是双基的具体表现.作为中学教育,高考就是教学的风向标,就是教学的引领者,高考试题涵盖的物理学科素养是毋容置疑的,可以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传输给学生.

二、构建学科方法,提升思维能力

在2018年的江苏物理试卷试题蕴含着对学生的学科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考查.尽管试题难度较2017年整体比有所降低,没有偏难和怪题,作为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将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出现知识转化错误是很难避免的.例如单选题第3题:

例1 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在沿光滑整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 ).

A.时刻相同,地点相同 B.时刻相同,地点不同

C.时刻不同,地点相同 D.时刻不同,地点不同

这是一道涉及物体的运动内容的试题,从考后的调查结果发现在分析运动的过程是考生容易出错地方,究其因是没有对弹射管的运动状态和过程清楚的分析,归根结底是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时没有构建学科方法.因此,在考场上也要记住,十年磨一剑,读题精准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对题干中的每一个字、词、符号都需要反复打磨,要弄清楚题目的条件,抓住语言的关键,做到滴水不漏,将自己在平常学习过程中的看家本领拿出来.

三、注重实验技能,铸造创新素养

物理规律是科学探究的结果,作为高考试题中体现实验技能的试题成为物理实验的主旋律.例如,2018年江苏卷中的第10题:

例2 一同学測量某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如图1所示是该同学正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请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

图1

本题知识载体是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主要是对学生物理实验原理、实验规范操作、实验误差分析等的基本学科素养的考查.如果考生仅仅凭借经验推断,对本实验基本点不够熟悉,很容易出现遗漏:作为实验打开开关是容易看出来,但是,电阻箱不能为0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

另外,在试卷的第11题,以信息的形式探究重力加速度,体现了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去探究新情景、解决新问题的创新性的学科素养.

通过案例说明,中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不断地将教材中的实验技能融于到新问题的探究中,将实验技能潜移默化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

四、强化科技实践,凸显应用能力

物理与生活是一体化的,因此,试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挖掘现代科技发展,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突出问题解决的价值意义的试题精彩纷呈.例如,2018年江苏卷的第8题“闪光灯发光”:

图2

例3 如图2所示,电源E对电容器C充电,当C两端电压达到80V时,闪光灯瞬间导通并发光,C放电.放电后,闪光灯断开并熄灭,电源再次对C充电.这样不断地充电和放电,闪光灯就周期性地发光.该电路( ).

A.充电时,通过R的电流不变

B.若R增大,则充电时间变长

C.若C增大,则闪光灯闪光一次通过的电荷量增大

D.若E减小为85V,闪光灯闪光一次通过的电荷量不变

本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电容器的充放电的分析.这是将理论知识实际化、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电容器充电与两端电压的关系,以及对公式Q=CU的理解.这是对电学理论知识的升华,是对知识结构的重新整合.高考试卷反映的知识的应用与迁移一个侧面,浓缩的是社会生活、科技发展,这类考题也为我们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江苏试卷中还有:第1题的“高分系列卫星” 、第2题的“远距离输电”、第6题“高铁上的指南针”、第12A题的“湿泡温度计”等属于现代高科技等等属于社会生活.

透过这些试题不难发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理想的物理模型,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充分感悟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内化为他们在物理学科中的核心价值观.种种迹象明白,将物理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是作为中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而言之,透视高考物理试题,挖掘试题内涵可以为中学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务必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夯实基础知识,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在积累中形成专业素养;落实从知识体系的框架下构建学科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点点滴滴的探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铸造他们创新的素养;在生活中强化学生的科技实践,凸显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只有这样,物理知识才能做到为我所用,为社会所用.

猜你喜欢
闪光灯教育工作者试卷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愉快地给娃照相吧 别怕闪光灯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LED闪光灯电源设计与实现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限压保护LED闪光灯电源设计
热障涂层闪光灯激励红外热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