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华办学思想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启示

2018-12-29 10:53沈刘峡代海燕李贞刚
关键词:双一流

沈刘峡 代海燕 李贞刚

摘要: 著名教育家杨光华以创办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师资、产出一流科技成果为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取得了丰硕成果,以其卓越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引领了中国石油大学乃至整个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国石油大学和中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办学思想,对于广大高校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加强一流师资、创建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杨光华;办学思想;“双一流”

中图分类号:G640;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8)05-0101-07

杨光华是一位令人崇敬和爱戴的著名教育家。他积极参与北京石油学院的筹建工作,1965年开始担任北京石油学院副院长,1969年始历任华东石油学院院长、石油大学校长等职,在学校领导岗位工作26年,其中担任校长达22年,先后领导了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和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的创建工作,支持和帮助了西南石油学院、西安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等石油高校的创建工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和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创办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科技成果为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取得了丰硕成果,以其卓越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引领了中国石油大学乃至整个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国石油大学和中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大力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深入学习研究杨光华办学思想,对于广大高校深入推進“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重视立德树人,主张高校要培养一流人才

杨光华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在他二十多年的办学生涯中从未改变,他始终将面向国家石油工业发展需求培养一流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使命所在。他说:“没有优秀人才就不可能有石油工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引进第一流的设备,但我们还必须培养自己的第一流的人才。”[1] 杨光华将本科教育视为全校教育工作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始终狠抓本科生的素质提高。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重视学生德育培养

杨光华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必须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放在首位。他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他认为,学生只有热爱石油、肯吃苦,才能献身石油。所以他要求在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同学生的成才教育、人生追求紧密联系,同艰苦创业的教育相联系,使思想教育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2]他注重通过深入细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他说:“一个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出来,如果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不知道自己活着为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对社会、对人民、对世界担负着什么责任,没有理想,没有事业心,虽然不能说他是一个废品,也只能是一个次品。” [3]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常做常新,应有新内容、新方法,从而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体制改革的需要、经济和技术进步的需要。他眼中的新方法应该是开放型的,而不是封闭型的,应该是多样化的,而不是单一的,应该是实事求是的,而不应该是教条主义的。

杨光华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情操、深湛的学问、对理想和事业执着的追求,要自信、自尊、自强,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他要求政工人员要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开展深入细致、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开展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创“双文明”班集体等活动,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2]他认为,不管什么时候,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作为校长他亲自负责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他还发动全校教职工搞好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通过进修培养、提高待遇、加强工作研究、实行学生兼职辅导员制等措施,努力推动建设一支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杨光华重视通过校风和学风教育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他认为,校风、学风关系到学校的兴衰与发展,反映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校风和学风的好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优良的校风、学风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所以他坚持经常抓,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从而使师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出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一直延续至今的“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是在学校1986年召开的第六次党代会上最终确定的,这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适应了当时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以及整体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学校发展历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4]

(二)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杨光华一直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他希望石大学子能够“乃文乃武”全面发展,不仅要学好科技文化知识,更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还应该有文化素养,并且在体育、艺术等方面也齐头并进。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人文素质教育,开了全国工科高校的先河。为此,学校专门引进了一批文学、艺术专业的教师,成立了相应的教学行政机构,开设了一批文学艺术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学校还建造了校史和艺术品陈列馆,用校史文物和书画艺术作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熏陶。[5]在此基础上,学校通过不断完善综合测评办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大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是压缩教学计划的总学时,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多的自学时间,在教师指导下培养自学能力。二是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在教学中提倡启发式教学,以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三是加强计算机课教学。从1977级开始,学校就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计算机课程,并逐年增加上机时间。到1986年已开出7门相关课程,学生平均上机时数已达28小时,平均每20名学生就有一台微型机或终端。

(三)重视学生基础知识

杨光华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就下大力气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加强实验技能、计算机技能等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外语水平,培养学生创造力,从而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强、外语水平高的技术人才。1981年,学校党委出台《加强基础课教学的决定》,提出使学生在校期间打下宽厚基础的要求。学校当时对基础课教学特别重视。一是组织最有经验的教师(约占70%)上台讲基础课,并对高等数学等一些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实行分类开课,从而保证了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二是加强基础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创造机会让中老教师去学习新知识,开出新课程。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工科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促进理工渗透、理工结合,学校还建立应用理科专业,先后开办了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化学3个应用理科专业,并大力提倡基础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及时让科研成果反哺教学。

重视外语教学是学校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为了抓好外语教学,学校采取了很多富有成效的措施,比如:实行分班和分级教学,因材施教;创造学习外语的良好条件和环境,建设外语村;请外籍教师给学生讲口语课,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水平;实行外语教学四年不断线。当时学校的外语教学水平和成果也是影响深远。20世纪80年代前后,学校新生入学的外语成绩与山东省其他高校相比,差距比较大。如1977级有47%的学生在中学时没有学过外语,1978级学生高考外语成绩平均只有48分,1979级平均153分,1980级及格率为3%,1981级及格率为31%,1982级及格率为13%,1985级的外语入学成绩排在全省第31名。但是经过四年的培养,學生的外语水平迅速提高,大部分毕业生能借用字典顺利阅读专业书刊,一部分优秀学生具有一定的听力和口语水平。学生的英语四级通过率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在山东省处于领先水平。当时1977级有10名留美预备生参加TOEFL考试,平均成绩为5216分,高出全国留美预备考试的平均成绩76分。1978级9名留美预备生的TOEFL考试成绩平均5965分。1984年,山东省教育厅组织全省12所理工科院校1982级学生外语统一考试,前两名均是华东石油学院学生。

(四)重视学生实践

重视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学校一直以来的好传统。杨光华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修订1985级教学计划时,他就力主调整学时比例,增加实验课学时,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实验课的比重(达到总学时的15%~20%),开展综合实验和设计性实验。1986年初,学校已建设了35个实验室(104个分室),严格按照国家教委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实验课。到1987年,学校建成了电教中心、计算中心、仪器分析中心,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实验水平逐年提高。一部分实验室面向全体学生全天开放,增加学生的实验机会。有些课的实验部分还单独开课、单独考核,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6]同时,大力加强实验室的队伍建设,实验技术人员岗位配备的都是大学毕业生以及相当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实验课与理论课待遇同等对待。对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成绩卓著的还给予特别奖励。另外,学校还大力支持学生在不影响课内学习的同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扩大知识面。从1986年暑假起,学校开始组织学生到油田及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增加学生的实践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从1987级开始,把劳动课列入教学计划,并记学分,以加强对学生劳动观点的教育。

华东石油学院时期,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若干年后不少成长为政界商界精英,成为著名的科学家。2017年初,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CEO母校排名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6。恢复高考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的数量在全国排名第20位。这些入围的毕业生都是华东石油学院时期培养出来的。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主张高校要打破常规培养优秀教师

(一)知人善任,鼓励冒尖

杨光华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并一以贯之、常抓不懈。他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的全面规划,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对广大教师严格要求,做到知人善任,既着力培养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还下大力气选拔造就一批能攀登石油科学高峰的领军人才。20世纪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伊始,大家还没有彻底从禁锢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不敢冒尖等社会现象普遍存在,杨光华对此竭力反对,提倡打破常规选拔、培养人才,鼓励冒尖。他在1980年6月召开的党委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在人才的问题上,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优秀的人才。要深入摸底,知人善任,克服不能冒尖的思想,与浪费人才、压抑人才的错误现象作坚决斗争。”[7] 杨光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知人善任,坚决不搞平均主义,积极鼓励冒尖,大胆选拔、推荐各类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他特别注重做好培养学术带头人的计划,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学科集体,并将其作为选拔一流人才、造就出一些能攀登石油科学高峰领军人才的有力措施。对于选拔出的优秀中年教师进行全面扶持,一方面为他们积极创造机会参加重大科研工作,另一方面派他们出国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此外还特别提供著作出版等机会,全面助推他们成长成才。

(二)着眼长远,全面扶持青年教师成长

杨光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格外用心,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让其脱颖而出。为此,主要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加强艰苦奋斗的教育;二是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到基层、到艰苦地方去锻炼;三是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20世纪80年代,为了尽快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学校还花大本钱委托一些国内重点大学培养一批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公共课的硕士研究生。1984、1985两年委托培养66人,1986年委托培养90人,1987年委托培养50人。1985年开始每年选派20~30名教师到国外进修。到“七五”计划末,学校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提高到35%。这些举措着眼长远,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学校以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实验队伍建设

杨光华特别看重实验室队伍建设,他认为,如果没有好的教师,没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实验队伍,好的实验室也建设不起来。杨光华指出:“不热爱实验室工作,不会做实验室工作的教师,在理工科院校,只能算半个教师;不热爱实验室工作,不会做实验室工作的学生,也是一个半成品。” [6] 由于杨光华校长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系和教研室都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选派得力的讲师、工程师以上的人员担任实验室主任,把实验技能作为对教师业务考核的标准之一。全校形成了一个人人重视实验室工作、人人重视培养实验技能的好风气。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了学生的培养质量,铸就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

三、强调科研工作必须服务国家、面向行业,主张高校要产出一流科研成果

杨光华认为建设一流大学必须重视科学研究工作,提高科研水平,产出一流成果。他指出:“科研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学术水平的高低,最终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8]他认为,高等学校必须加强科学研究、出科研成果,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的科研能力直接反映了这所学校的学术水平。他说:“我们要办第一流大学,先决条件之一,必须有一流的科学技术水平。一流的科技水平才能培养一流的毕业生。”[9]

(一)重视科研机构和科研队伍建设

杨光华将实验室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一起视作高等学校基本建设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他认为,即使有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好的实验室,英雄也无用武之地。1984年,在一次专门的实验室建设工作会议上,杨光华强调指出:“现在理工科許多新的科学技术,一般都是首先在实验室创造发展起来的。没有好的实验室,新的科学技术就很难发展,没有好的实验室,也就谈不上为国民经济服务;没有好的实验室,也就没有办法培养手脑并用、又红又专的大学生、研究生。所以,重点院校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作用,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起作用,能有第一流的教师队伍和科研水平,就必须建立起第一流的实验室。” [6]为此,学校在注重顶层设计的同时,加强实验室建设。每个实验室从起步开始就坚持技术上的高标准、管理上的严要求,提高预见性,加强科学性,注意经济性。对每个实验室院、系两级逐个坚持标准进行验收。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已经建成钻井、泥浆、机械、石油地质、海洋石油工程、化学工程6个研究室和重质油品研究所,并建成计算、仪器分析、电化教学和勘探开发技术培训4个中心。到1987年底,学校已经有研究所5个,研究室23个。这些研究机构包括了学校的主要学科专业,形成了一个学科比较齐全、研究能力比较强的科研系统。另外,学校还建设了一支专职和兼职科研队伍。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比例较高。科研队伍中,有老一代石油科学家,有年富力强的中年专家,也有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组成了一支由高、中、初级教师组成、结构比较合理的科研队伍。杨光华重视科研团队建设,主张建立学科融合、老中青结合的科研团队。学校为几位老教授每人配备了1~2名助手,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科研团队。同时,学校还组织老中青相结合的业务班子,解决业务学术上的继承问题,充分发挥老教师在教学科研上的作用。他说:“要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首先就要有一个好的学科集体,各种人才互相配合,各自发挥特长,同心协力,共同作战。”[10]

(二)注重多学科协同攻关

杨光华强调科学研究必须发挥学校多学科的优势,组织校内相关学科协同攻关。自“六五”以来,学校即对延长套管寿命组织了岩石破碎、弹塑性力学和矿场机械方面的力量,与大庆油田结合,对油田套管大量破损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通过多学科综合研究、实验,排除了泥岩层吸水膨胀导致套管损坏的误解,指出地层滑移是导致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一整套综合治理套损的措施,使大庆油田套损严峻局势得到缓解。“七五”期间,在组织校内各学科的协同作战方面,开始跨越教研室一级进而组织跨系一级的合作。如在“单家寺稠油热采”的攻关中,即组织了开发、机械、炼制、管理4个系和胜华炼油厂等所辖的油藏工程、采油、储运、热能工程、石油加工、物理化学和管理工程等7个学科的人员参加。在和大港油田对枣园复杂低渗透油气田攻关中,更进一步整合校(华东)、(北京)两地的力量,组织了两地的勘探、开发、机械、炼制4个系6个学科的近百人的科研队伍,进行了长期艰难的努力,取得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三)强调面向国民经济发展和生产实际

杨光华强调科学研究必须以服务国家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己任,要进入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处理好和厂矿的协作关系。无论是项目的选择还是工作的重点,学校都贯彻了“超前、补缺、提高”的原则。“超前”是针对石油工业长期需要和前沿关键技术进行超前研究;“补缺”是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为油田重大技术开发提供配套技术;“提高”是从其理论和应用技术上将企业已有技术提高一步。他要求科技工作者要紧密结合石油工业发展需求,面向生产实际亟待解决的问题,勇于承担科研攻关任务。1981年3月,在他的主张下,学校开始与山东省石油学会、山东化学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东营分组联合召开科学报告会,旨在活跃学术空气、开展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技术,促进了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和学校之间学术上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也促进了教师科技水平的提高。“七五”期间,学校承担的15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都直接与油田和其他单位进行协作。学校与胜利、大庆、中原、华北、新疆、辽河等10多个石油企业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共同承担科研课题,进行联合科技攻关。如与胜利油田联合开展的对惠民凹陷西部火山岩生储油的研究,与中原油田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优选参数钻井”和“平衡压力钻井与井控”,与辽河油田合作进行的“沈北高凝油开采研究”,与四川石油管理局协作研制出的两只异型人造聚晶金刚石钻头,都取得良好效果。1991年7月,胜利石油管理局、石油大学厂校合作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学校与胜利油田的合作进入一个新水平。每年双方的科研协作和技术服务项目都有十几项,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

(四)重视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

杨光华认为,学校地处胜利油田,是实行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的一个有利条件。因此,学校全面加强与胜利油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协作:一是通过定向招生、短期培训、办走读班等为油田培养人才;二是利用油田加强对学生生产技能的训练,为油田的生产发展献计献策;三是聘请石油工程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不断把油田丰富的新的生产工艺和科学研究成果引进到教学中来;四是加强与油田的科学研究协作,扩大合作领域,攻克开发胜利油田的难关。1970年,为了实现生产、教学、科研在校内的有机结合,学校创办了胜华炼油厂,在学生实习、科研中试、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一流人才的培养和一流科研成果的孵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重要基地,也成为全国的成功范例。

学校广大师生还亲身参加了石油会战和厂矿建设。从1958年开始,师生先后参加了川中石油会战,大庆石油会战,华北石油勘探会战,胜利石油会战,江汉湘鄂西找油以及玉门、新疆、兰州、上海、北京等地的石油厂矿建设。1960、1961年参加大庆会战期间,与大庆油田等单位合作,研制成水套式加热炉,对解决含蜡原油的集输问题起了重要作用,获得国家发明创造一等奖;1963年与石油七厂共同研制成功扩散泵油,填补了国家的一项空白,获国家发明创造三等奖。

20世纪80年代,学校的科研工作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年均科研攻关项目由“六五”期间的99项增加到250项。科研经费10年累计4945万元,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5项;成果185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8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7项;发表学术论文1701篇,其中在国外杂志刊载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307篇。[11]

四、重视学科专业建设,主张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学科

学科是专业的基础,它是决定一个专业是否具有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关键。杨光华认为:“学科建设的情况如何,反映着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要建成第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批第一流的学科。要建设第一流学科,必须培养出第一流的学科带头人。” [2]

(一)特色发展,分批建设

杨光华认为,作为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专业学科过于单一会扼制它的发展,所以他主张各个学科专业都要发展,但却不主张齐头并进,而是坚持有计划、分期分批地进行建设。为此,他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形成特色,自上而下进行科学研究,培养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他将国家级和部级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按照“七五”“八五”和“九五”三个階段进行建设。其中“七五”首批重点建设“石油地质勘探”“应用地球物理”“石油钻井工程”“石油机械工程”“石油加工工程”等5个重点学科。到20世纪末,计划将15个左右的学科建成国家一级和部一级的重点学科,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究竟什么样的学科才能成为重点学科呢?杨光华认为,重点学科要具备五个条件:(1)有明确的、意义重大的、具有特色的学科发展方向和比较稳定的研究任务,并能承担国家的重点科研项目;(2)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水平在本学科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要达到本学科的最前沿;(3)有造诣较深的富于开创精神及良好学风的学术带头人和具有活力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4)具有较好的物质条件和促进本学科发展的相关学科以及良好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基础;(5)学术思想活跃,不断有创新的、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为此,学校主要采取了三个措施。一是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学术造诣较深,有一定的威望,学术思想活跃,具有开拓精神;(2)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处理各种矛盾,能团结一班人;(3)事业心和责任感强,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学风。二是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并给予重点扶植。“七五”期间就争取到1000万元经费用于重点实验室建设。三是提供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便利条件。重点学科建成后,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居领先地位,至少有一个研究方向处于本学科发展的前沿。[12]

(二)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思路,优化学科建设布局,拓展学科建设内涵,逐步构建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学科体系。石油石化主干学科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1985年学校博士学位学科专业只有2个,硕士学位学科专业有7个。到20世纪80年代末,博士学位学科专业增加到8个,硕士学位学科专业增加到16个,还新增加了6个在职硕士学位学科专业。本科专业达到20个,增加了应用物理、应用化学、热能工程、焊接工艺及设备、计算机及应用、油藏工程等本科专业,形成了以石油勘探开发、化工、机电、自动化为支柱的工科配套专业,再加上应用物理、财会经济、教育和外语学科,基本形成了多学科发展的格局。到2002年,化学工艺、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5个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业催化2个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十一五”期间山东省重点学科6个,“十二五”期间山东省重点学科7个。学校现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获评A+,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获评A-,6个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10位。2017年,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

五、结语

当前,国家正在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实现内涵发展,重点内容包括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教师队伍,提升一流科研水平,打造一流学科高峰。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总结杨光华的办学思想与探索实践,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一是高校“双一流”建设必须提高培养一流人才的能力。习近平在2018年5月2日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明确了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现在国家大力推进“双一流”战略,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一流人才。高校要把培育一流人才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为根本使命,始终坚持“以本为本”,坚定落实“四个回归”,不断提高培养一流人才的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流人才。杨光华在他20多年的治校生涯中,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格外重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以贯之的常抓不懈,对培养一流人才的孜孜追求,牢牢把握住了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和办学方向。他的办学思想即使放到今天,仍然与时代的要求相吻合、相一致,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是高校“双一流”建设必须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当前,不少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其往往投入巨额资金把主要精力用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而不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上。

杨光华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重点培育对当前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是高校进行“双一流”建设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育并举、以育为主,建立健全青年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机制,努力构建以科学评价、人尽其才为核心的人才队伍体系。必须以更广阔的视野选拔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成长环境。要加大激励青年教师发展的改革力度,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学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要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建设一批有凝聚力、有活力的创新团队。要继续选派更多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学习、工作,支持他们走向世界,开展国际合作,开阔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三是高校“双一流”建设必须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杨光华办学时期,学校始终瞄准国家经济发展需求,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产出了一大批一流的科研成果,奠定了学校在行业中的领军地位。一直以来,石油大学坚持围绕石油石化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学校现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69個国家及省部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仅“十二五”期间就累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973”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01项,到位科研经费284亿元,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7项、省部级奖励155项。“十三五”以来更是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研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高校必须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加强与大型企业和海内外一流高校的科技合作,建设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产出更多的一流科研成果。

四是高校“双一流”建设必须有一流学科和专业。学科和专业是高等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一流学科,就不会有一流专业。杨光华对学科专业建设有非常深入的思考,那就是有特色、高水平、强支撑,重视学科专业带头人建设,重视顶层设计、分期分批建设。一流学科是高等教育的高端领域、前沿力量,是大学办学水平、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标志。一流专业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与支撑。建设一流学科和专业是高校办学目标的核心。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整体规划,采取有力措施,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一流学科和专业,这样才能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杨光华.石油行业急需高级科技人才[N].石油大学报,1988-04-22(1).

[2]  杨光华.石油大学的发展构想[N].石油大学报,1989-02-28(1,3).

[3]  杨光华. 在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N].华东石油学院,1985-11-13(1).

[4]  沈刘峡,李贞刚,代海燕.杨光华办学思想探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61-166.

[5]  余世诚.待到山花烂漫时 他在丛中笑——怀念中国石油大学老校长杨光华[N].中国石油大学报,2013-03-30(3).

[6]  杨光华.提高认识 立足高标准 认真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N].华东石油学院,1984-04-03(1-2).

[7]  杨光华.认真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为办好重点大学而努力——杨光华同志在党委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N].华东石油学院,1980-06-07(1-3).

[8]  杨光华.总结经验 发扬传统 加速发展 开拓前进——在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 华东石油学院,1983-09-27(2-4).

[9]  本报记者.杨校长谈校(华东)科技的发展[N].石油大学报,1991-06-15(1).

[10]  杨光华.在全院科学报告会上的讲话[N].华东石油学院,1979-03-16(1).

[11]  杨光华.十年科技工作反思[N].石油大学报,1992-02-25(2).

[12]  杨光华.贯彻十三大精神 加快和深化改革 为实现我院的“ 七五”规划而奋斗——杨光华院长在院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华东石油学院报,1987-12-26(1).

猜你喜欢
双一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探索
教育政策执行视角下“双一流”建设实施的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回归人才培养本位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双一流”大学长啥样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