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新思辨

2018-12-29 09:30张坤
艺术评鉴 2018年18期

张坤

摘要:教材的选择和撰写分析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快速掌握大提琴这件乐器,演奏出美妙动听的声音。从事教学和演奏多年,笔者和学生都非常喜欢大提琴重奏,几乎每场教学音乐都会演奏。作为师范院校的教师,为院音乐学系学生教授大提琴器乐演奏,笔者开始搜集汇编整理大提琴重奏作品以供教学应用。

关键词:大提琴重奏 重奏教学 教材分析与选择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087-02

一、大提琴重奏

从20世纪开始,大提琴重奏——这种新的演奏教学形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演奏家作曲家关注,创作此类作品,如大提琴二重奏、三重奏到八重奏,根据需要可扩充到上百人。众所周知的柏林爱乐交响乐团12位大提琴家的重奏令人折服震惊乐坛。90年代,我国出现不同人数的大提琴乐团,由各专业、师范院校大提琴教师学生、各省市交响乐团大提琴演奏员组成。如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大提琴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俞明清大提琴乐团、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携各国大提琴家组成的四重奏等,都在各种音乐节大放异彩。此类作品在演奏技法上比大提琴独奏曲目较简单,但多声部层次的和声效果把大提琴这件音域最宽、高低音俱全、音色最接近人声的乐器展现出五彩缤纷的音色及丰富多变的个性,这是难以想象的。此类作品大多以单首出现,未找到一本针对于初级大提琴演奏者在短时间内既能解决基础训练又可进行重奏练习的教材。

二、重奏教学

大提琴重奏教学已在我院专业大提琴学生及非大提琴专业学生的器乐选修课中进行,广泛采用大提琴合奏、多声部重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断深入思考:1.弦乐器需要童子功,而音乐学系学生面对大提琴是零基础。2.必须打破一对一授课方式,面对一位老师共同授课几十位学生的难度和压力。3.学习周期短,如何在两年内快速初步掌握这件乐器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教材分析与选择

(一)基本功

1.坐姿持琴:身体与琴在自然轻松的状态下保持平稳。双肩平、上身腰背挺直坐下,双脚分开一个琴身距离,身体好似“支架”,琴脚长度要适合身高比例,琴颈挨近左脸颊左耳之下左肩之上。在演奏中,身体四肢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保持平衡。“平衡并不意味着笔直的坐着不动,而是指你和你的乐器融为一体,是你能随心所欲的活动。”(玛.罗厄尔)

2.右手持弓:在右手自然放松的前提下,拇指放在弓子内侧马尾库与弓杆的连接处,指尖右半部顶触马尾库内侧凹凸处,自然放松;食指环抱弓杆胶皮处;中指指尖紧挨马尾库下端的铜环几乎与拇指相对;无名指与小指则自然弯曲放在马尾库外侧对应的位置上。

(二)基础性训练

1.空弦运弓:弓与琴弦在弓子哪个部位上要始终呈直角。演奏空弦、长音时如果不能控制弓子在琴弦上固定运行而上下滑动必定影响发音。当垂直运行,琴弦才能充分震动,发出悦耳的声音。运弓角度倾斜过多,琴弓滑出该放的触弦点,就会发出噪音甚至琴弦不能震动没有声音。初学者需要相对固定的触弦点,不同的触弦点反射给右手的弓压是不同的,声音也是不同的。往往初学者不自知的把弓子放在靠近指板的琴弦位置,因为这里最省力,但是发出的声音是松软轻柔的,长时间会使右手运弓养成无弓压发力。杠杆原理——弓压与弓段的正确分配,弓速与弓压的正比。运弓的发力点在右手持弓即弓根,随着运弓至弓尖离发力点越来越远,右手要逐渐施加弓压,在弓尖处用力最大。返回弓根时由保持弓压到逐渐减少至弓根,这样才使声音一直保持平衡,一定慢速运行感受。演奏乐曲时弓速快弓压加强影响震动,声音漂浮无力,而弓速慢弓压小会产生运弓断奏,声音干煸僵硬。这不是孤立存在的问题,与触弦点有密切关系。

2.左手手型、手指触弦感及动作、换把:手型根据左手的生理条件不同有略小差异。基本原则是为食指至小指平均张开,呈弧形状态,拇指自然弯曲放在琴颈中间较靠近中指,手掌好似握鸡蛋。手背手腕手臂随着横向纵向换把始终呈平坦状态并适时调整,手腕不要有凹凸状。手指触弦感以指尖放在琴弦上的角度为基础,最为敏感部位为触弦点,按压感受琴弦反作用力,手指落下干净有力,抬起放松不要过高。换把最重要是音准问题,移动过程中迅速、灵活、连续。近距离、远距离换把要有内心听觉——清楚要发出的音高、知道两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及手指距离,分析换把中的规律,找到关键手指带动整个把位移动,注意移动过后正确手型。

3.二重奏音阶、弓法、节奏训练:音阶是掌握演奏方法,提高演奏技巧的必修内容。被子选用人民音乐出版社、宋涛编写的《大提琴教程音阶练习分集》及上海大学出版社、胡思思编写的《大提琴重奏训练曲集》。C大调、D大调、降E大调、F大调、G大调、降A大调、A大调,从第一把小把位到第四把大把位,一弓一个音练习。演奏成熟时可分成两个声部进行三度、六度叠制的音阶二重奏,缓解枯燥性,利于和声听觉及音准控制。

复杂节奏训练带来不同情绪感受,不同的弓法产生不同的音质音色,满足大提琴多声部重奏的表现,学习效果积极显著。

经过了音阶训练,对运弓基本掌握,此时可进行跳弓、顿弓练习。谱例2上带点音符是跳弓,但不同时值的音符所用的弓段、弓长、弓压及弹起的高度都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从坐姿到演奏乐曲,每一步都需要教师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分析演奏方法和示范演奏,动作与声音、理论与实践双重结合教授

(三)大提琴重奏作品选择与实践

经过慎重思考我选择人民音乐出版社、宋涛编写的《大提琴教程练习曲分集》第1册二重奏选段,人民音乐出版社、郭律严编写的《大提琴二重奏演奏教程》1-10册及多首改编的大提琴重奏作品。其实,对于任何器乐演奏的學生来说从初学起培养重奏、合奏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世界一流专业院校共同的教育理念。

1.教材曲目包括耳熟能详的经典小品、作者收集改编的短小乐曲、各时期作曲家创作的奏鸣曲协奏曲改编而成的二重奏,篇幅逐渐加长,难度逐渐加深。

2.左手把位由横向第一把换把扩展到纵向第四把位,装饰音、拨弦、双音等演奏技巧逐渐出现。

3.调号由一个升降逐渐积累到多个,临时变化音多次出现。

4.节奏由最初的二分、四分、八分音符发展到多种较复杂节奏型,充分调动学生的反应和实践能力。

5.右手运弓由基础性分弓逐渐进行到多重弓法的运用,如连弓、顿弓、跳弓等相结合的乐曲。

这些教材曲目入手相对较容易,学生善于接受并切实可行,即可由老师带领学生练习,也可由学生一起合奏,还可利用录音手段自己搭配练习。教授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只有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选择对应合适的教材练习才可事倍功半。在今后的课程实践及研究中,如何更行之有效的在有限时间内提高学生演奏平及综合能力,笔者将更加深入挖掘和思考目前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总结归纳,最终形成一本有实用价值、可行性较高的教材。

参考文献:

[1]宗柏,王凤岐.怎样提高大提琴演奏水平[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2]宋涛.大提琴教程音阶练习分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3]胡思思.大提琴重奏训练曲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

[4]郭律严.大提琴二重奏演奏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