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建设长三角商贸物流中心的策略研究

2019-01-02 06:48
金融经济 2018年22期
关键词:太仓港太仓商贸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太仓作为沿江沿沪城市,能够承接上海经济的溢出效应、对接服务,扩大辐射半径,推动太仓及周边区域整体发展。把太仓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商贸物流中心,有助于完善太仓港口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打造千亿级临港物贸基地,实现“以港强市”的发展战略。

一、太仓商贸物流中心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经济发展向好,商贸物流需求不断扩大。21世纪以来,太仓经济增长进入加速期,太仓市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92%和11.61%,总额不断扩大(图1)。,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增长。2017年,太仓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0.9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15亿元,进出口总额129.68亿美元。经济尤其是工业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商贸物流业发展迅速。

港口优势明显,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快。太仓港积极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上海港、宁波港合作深化,通关环境江苏省领先,2017年,太仓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51万标箱、货物吞吐量2.5亿吨,同比增长分别为10.5%、7.8%,贡献全省超50%的增量,全港航线总数增至191条,近洋特色港更加明显。杨林塘“黄金水道”、沪通铁路、苏南沿江铁路等建设正有序推进。

产业集聚快速,太仓商贸物流业发展布局日臻完善。太仓产业集群的快速集聚带动了商贸物流业蓬勃发展,现有德资企业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石化新材料、特种纤维材料、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群;生物医药产业群以及太仓港综合保税区内的物流产业集群。太仓商业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了人民路商圈、万达商圈、海运堤商圈、森茂汽车城商圈和城西建材家具商圈多点支撑、网络化、差异化发展的城市商业空间布局体系。

图1 太仓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趋势

(二)存在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年来,交通网络建设发展速度快,高速公路网络健全,公路运输能力较强,但在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水运通行能力还是明显不足,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航线少,货运铁路的缺乏致使港口运力不足,港口集疏运条件仍有待完善,码头泊位的现代化装卸设备还不充足,这些限制了太仓港对周边经济腹地货物的吸引力。

总部物贸经济集聚效应还需强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总部经济这种新生的经济形态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总部经济产业关联度强、集聚带动作用大,能够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提升太仓核心竞争力。目前,太仓总部企业仅有24家,集聚效应未能完全显现。太仓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低廉的物流成本,非常适合跨国公司前来建立中国总仓、亚洲总仓,发展物贸总部经济。

跨境电商平台亟待加大建设力度。跨境电商平台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型的集成中间商,真正从用户的角度,为买卖双方提供产品信息、订货、结算、通关、物流、仓储、融资等综合服务。目前太仓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主要为电商、仓储、快递等电商供应链企业提供预备案、账册管理、统计、查验等日常服务,功能相对单一,不能为太仓商贸物流快速发展提供全面有力保障。

二、太仓建设长三角商贸物流中心的策略

(一)加强区域合作,优化商贸物流业发展环境

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共26个城市中,太仓是苏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又是离上海直线距离最近的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下,地方政府间加强合作是趋势,要进一步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2018年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正式签约,突出人才第一资源,太仓围绕机制、政策、载体等方面,主动承接上海创新资源;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能力,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强信息发布、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等形式,强化对企业的服务;建设规范的政府监督体系;加大综合行政执法力度。

(二)突出重点,建设以太仓港区为核心的商贸物流业

太仓港区是江苏省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简称,由港区和新区两部分组成,是太仓港的经济腹地。港区要按照“港口码头、临江工业、现代物流、新港城”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进一步细化产业定位,规模化发展高端装备、功能材料、绿色能源、健康诊疗四大新兴产业,提升电力能源、轻工造纸、石油化工三大骨干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积极打造商贸物流业。推进江海联运国际物流园、似鸟华东物流商贸中心、耐克中国物流中心三期等项目,发挥太仓港的航运优势和太仓港综合保税区的特殊监管功能,实现“千亿制造、千亿物贸、百亿税收”的目标。新区要形成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和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积极打造“中德(太仓)产业合作示范区”,使太仓成为对德合作成为中德两国深化合作的新典范,鼓励吸引著名跨国公司来区落户,打造总部经济,实现一流的工业示范区、科技先导区和现代新城区的目标。

(三)完善运输网络,构建公路、铁路、机场的立体化格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太仓商贸物流中心持续稳定发展的硬性保障,要持续推进太仓与上海、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的城际轨道、公路、水路的全面对接。加强太仓港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太仓港东南亚直航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和件杂货航线,逐步打开并形成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通的新格局,建设内贸转运枢纽、近洋直达集散中心和远洋中转基地。加快构建“公铁水空”立体式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全市公路网络更加完善,加强铁路综合枢纽建设,包括沪通铁路太仓站、太仓南站、太仓港站建设以及苏南沿江铁路建设;加快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和选址工作。

(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打造商贸物流大通道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太仓开放型经济的新兴市场,市场外贸发展良好,推动有实力的本土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以“走出去”带动“销出去”和“引进来”,进一步推动太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进新装备、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向外扩展优势产能,如重大装备产业、轨交产业、新能源等产业,抢抓资本技术输出和产业梯度转移,还要引导和鼓励纺织、食品、化工、机械等太仓传统优势行业开展境外和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境外投资合作。

(五)构建商贸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一体化服务

商贸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在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太仓应着力推进以智慧物流为重点的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物贸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全市统一的商贸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营造有利于产业聚集与扩散的信息化环境。完善太仓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以政府采信、电商通关、企业创牌、消费者溯源为服务目标,为进出口贸易提供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让跨境贸易变得更便利。

(六)发挥港口优势,培育服务贸易新业态

利用太仓港在码头堆场、商贸信息、品牌效应等方面的优势,搭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与贸易分拨基地,着力发展煤炭、木材、矿石等货物的代理采购、供应链融资、仓储配送等贸易服务;针对太仓港取得进口水果、粮食、肉类、水生动物等产品的指定口岸资质,要进行充分宣传,吸引企业入驻开展业务,充分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开展与亚马逊、阿里巴巴等一流电商品牌的战略合作,创新通关模式。

“一带一路”背景下,太仓建设长三角商贸物流中心有机遇也有挑战。政府要出台专门的商贸物流发展政策,吸引高级商贸物流复合型人才在太仓创新创业;港口要加强与太仓市的联动合作,研究细化贸易便利化优惠政策措施,加快发展流通加工、分拨配送、大宗商品交易、电商贸易平台等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强的物流贸易功能,促进大型物贸企业来港注册和开展业务,合力打造出配套上海的长三角商贸物流中心。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11 )

猜你喜欢
太仓港太仓商贸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这个“五一”,太仓港区不负春光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画像即墨商贸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江苏太仓元代古木船
太仓港终入上港集团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