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9-01-03 08:33佟雨轩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优良率螺钉钢板

佟雨轩

(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 , 辽宁 丹东 118000 )

跟骨骨折属于常见的一种临床足部骨折形式,大约占据1%-3%的全身骨折发生率,超过85%都属于关节内骨折,因跟骨和附近解剖关系之间比较复杂,在患者受伤之后存在较差的软组织覆盖情况,具有较大治疗难度,逐渐成为临床治疗和研究的重点内容[1-2]。近年来在跟骨骨折临床治疗中钢板螺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成为主要模式,根据不同的内固定,将其分为2种,即为普通钢板以及解剖锁定钢板。经生物力学研究发现,相比较普通钢板,锁定钢板的力学优势更突出,可获得坚强的固定效果,有利于患者预后,但目前在治疗跟骨骨折中选择普通钢板或者锁定钢板还是存在很大争议。此次研究为普通钢板内固定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跟骨骨折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收入35例,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比是17:18,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20岁,中位年龄(40.54±5.35)岁,28例新鲜跟骨骨折患者、7例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Sanders 分型:6例II型患者、22例III型患者,7例IV型患者;观察组收入35例,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比是18:17,最大年龄61岁,最小年龄22岁,中位年龄(40.98±5.01)岁,29例新鲜跟骨骨折患者、6例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Sanders 分型:7例II型患者、20例III型患者,8例IV型患者。以统计学软件验证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跟骨骨折患者一般资料,P>0.05,统计学不显示计算意义。纳入标准:入组患者经CT检查、X线检查、三维重建检查得到确定的资料完整患者,70例跟骨骨折患者与家属充分知晓本院手术和治疗方案内容,并均在同意书上签字认可。排除标准:将存在开放性骨折患者排除研究外,将治疗依从性差患者排除外。

2 方法:2组入组患者治疗之前均开展CT检查、X线检查,同时予以常规铺巾消毒以及消肿处理。等到患者消肿之后观察组开展我院的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选取卧床位姿势或俯卧位姿势,予以其硬膜外麻醉处理,气囊止血带应用后予以手术,于患者足背位置或者足底皮肤移行位置实施切割处理,于靠近切口的跟腱位置停止切割,切开跟骨破裂的外侧皮质,并且翻开外侧壁形成大约2cm长的骨窗,通过小骨剥离器自下而上的翘起塌陷骨折块,如存在明显的骨缺损现象,需要通过同种的异体人工骨或者自体髂骨块进行填充,模板选为距骨下关节面,将1枚斯氏针插入到跟骨与跟腱位置,选择嵌打器对跟骨外侧壁进行挤压,以便于对跟骨内翻增宽畸形进行纠正,进而对关节面进行平整复位,通过撬拔方式将患者Bohler 角、跟骨高度、Gissane 角进行合理恢复,同时依据合理的跟骨解剖锁定钢板实施固定处理,螺钉固定中需要在相对平整的骨折块上面(内侧、距突)固定钢板,置入合理的引流管且对切口进行缝合。对照组患者予以普通钢板内固定,手术过程和观察组一样,钢板固定过程中应用普通钢板开展固定处理。2组患者术后基于C型臂X线机透视作用下对螺钉长度进行观察,并且了解、接骨板大小对患者跟骨是否符合。

3 观察指标:观察以及计算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跟骨骨折患者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Gissane角、Bohler角、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时间。通过采用踝与后足评分系统对其踝与后足功能进行评价,总分值为100分,优为处于90-100分之间,良为处于70-89分之间,差为处于0-69分之间。

5 结果

5.1 2组跟骨骨折患者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对比:对照组跟骨骨折患者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80.00%,差为7例,良为10例,优为18例,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97.14%,差为1例,良为13例,优为15例,x2为5.0806,P=0.02419<0.05,统计学数据存在检验后的分析意义。

5.2 2组跟骨骨折患者Gissane角、Bohler 角对比:治疗前,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Gissane角104.23°±3.33°、Bohler角8.98°±1.65°,对照组跟骨骨折患者Gissane角105.65°±5.65°、Bohler角9.01°±1.88°,t=1.2809/0.0709,P=0.2046/0.9436>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Gissane角128.98°±2.63°、Bohler角28.54°±1.22°,对照组跟骨骨折患者Gissane角116.85°±4.65°、Bohler角21.54°±0.21°,t=13.4329/33.4527,P=0.0000/0.0000<0.05,统计学数据存在检验后的分析意义。

5.3 2组跟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对比: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40.21±3.98)天、住院天数(6.98±0.98)天、手术时间(52.32±4.21)分钟,对照组跟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56.98±3.69)天、住院天数(12.04±1.11)天、手术时间(72.51±5.01)分钟,t=18.2800/20.2169/18.2526,P=0.0000/0.0000/0.0000<0.05,统计学数据存在检验后的分析意义。

讨 论

足部跟骨属于一块最大的跗骨,大约需要承担50%及以上的人体体质量,是经较薄一层皮质骨包围环绕松质骨产生不规则立方形结构,且跟骨骨折是一种跗骨骨折,一般是经距骨作用后垂直应力传到跟骨,由于存在持续的应力,将损伤加大,并且经常累及患者多个关节面[3]。临床治疗过程中骨折的强内固定、解剖复位以及早期功能训练为基本原则。但是采取以上非手术方式实施治疗不能有效处理较为复杂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情况,促使跟骨发生畸形愈合,引发多种临床并发症,对其生存质量带来影响。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是目前对跟骨骨折治疗的关键方法,包括2种形式,即为普通钢板和锁定钢板[4],但是对于普通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还没有得到明确的临床定义。手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需要通过最小的创伤来达到保留患者骨折位置血液循环的目的,并且注重坚强内固定治疗,恢复骨折断端的稳定性和达到骨折解剖复位的目的[5]。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稳定性实际上就是骨面和钢板间摩擦力,但需要在骨面上用螺钉把钢板压拧紧获得摩擦力,跟骨一般属于松质骨,存在有限的螺钉和骨间把持力,因此,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能得到理想的坚强固定效果,不能较好保持跟骨外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存在普通钢板以及内支架的相关功能,固定稳定性实际上是通过直接将螺钉锁进钢板里产生的锁定机制形成的,对于跟骨关节面以及跟骨骨折距下关节面复位后的支撑作用十分重要[6]。锁定钢板治疗的钢板和锁定螺钉钉尾需要持平,并且可对刨面缝合张力进行缓解,降低切口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锁定钢板的锁定螺钉存在一定的成角稳定性,如出现纵向压力,不容易导致复位丢失,可将力量自骨传递至钢板内,有利于钢板下血液供应的维持[7]。

此文统计显示,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治疗后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Gissane角、Bohler角高于对照组数据指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数据指标,对照组和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治疗后Gissane角、Bohler角高于治疗前,P<0.05,统计学数据存在检验后的分析意义。证实,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踝与后足功能,缩短恢复时间,值得借鉴应用。

综合以上结论,将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用于跟骨骨折患者中,与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展现更显著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优良率螺钉钢板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装配应力对螺钉质量的影响及改善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钢板组装式屏蔽体的关键技术浅析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