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2019-01-03 08:33李宗芳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围术置换术人工

李宗芳

(盘锦市中心医院兴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辽宁 盘锦 124010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膝关节疾病治疗手段,通过用人工关节代替患者病变关节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矫正畸形关节状态、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以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一系列治疗目的[1-3]。但是由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本身的操作较为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给予适当的护理,容易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4]。对此,本文针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这一问题展开如下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包括男性患者22例和女性患者28例,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48岁,平均年龄(57.59±3.39)岁,病程区间为2-9年,平均病程(5.54±2.21)年。50例患者均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其中行单膝置换术的患者有46例,行双膝置换术的患者有4例。合并症包括13例高血压患者、15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9例糖尿病患者、7例免疫系统疾病、3例循环系统疾病、2例消化系统疾病和1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

2 研究方法:(1)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方案,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手术以仰卧位进行,采取正中切口入路,对患者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并且放置双向引流,完成手术操作。(2)围术期护理:针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分为术前护理干预、术中护理干预、术后护理干预和出院前指导几个方面入手,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干预。在术前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明确患者的病史、病因、血糖水平、血压水平、营养状况以及用药情况等基本资料,详细记录并制成表格,在此基础上做好对患者基本状况的评估工作。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对该疾病和手术治疗有着全面的了解,掌握基本的术后保健知识,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由于患有膝关节疾病患者的关节长期处于功能障碍的状态下,所以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和粘连等现象,所以术前需要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②术中护理干预。清点手术所需物品,正确摆放物品,协助医师完成保护膜张贴工作,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③术后护理干预。术后患者采取平卧姿势,头部偏向一侧,术肢屈髋屈膝30°,足跟部垫空。待患者清醒后可以转为半卧位,足部保持垫空状态。强化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和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足够的钙质与胶质摄入。密切关注患者切口状态,保证切口敷料清洁,发现敷料污染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对于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应该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措施。由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出血量较多,所以术后护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患者的输血护理,并且做好每一位患者的输血记录,配血标本需要保留1周以上,血袋则需要保留1天。④出院指导。叮嘱患者术后1年内至少进行3次复诊,检查关节的活动度以及功能恢复情况,出院后应该继续保持适当的康复训练,但是应该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注意加强营养,强化自身体质。

3 观察指标:完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根据病人手术前后症状表现的变化情况,自行制定患者治疗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如果患者手术后膝关节的屈伸功能活动范围可以达到正常范围,并且未出现感染或者其他并发症情况,则认为本次手术治疗效果为优;如果患者的关节疼痛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处于静止状态是痛感消失,无感染或者其他严重并发症情况,则认为手术治疗效果为良好;如果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有一定的活动度,但是无法正常行走,无感染或者严重并发症情况,则认为手术治疗效果为一般;如果患者术后疼痛无变化或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则认为手术治疗效果为差。借助Harris评分系统按照上述自定疗效评定标准对50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4 统计学分析:研究过程中对于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工作均借助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21.0来完成。

5 结果:本次研究中行膝关节置换术的50例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患者关节活动度均达到90°-120°,并且在围术期护理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情况,术后没有严重的出现膝关节疼痛等严重不适问题,患者整体恢复情况较好,基本生活自理。通过对50例患者的跟踪调查,发现患者在术后1年复诊术肢关节恢复良好,患者均可以正常参与社会活动,患者对于本次手术治疗与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满意度超过95%。与此同时,手术治疗效果评价中,有4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被评定为优,有2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被评定为良好,优良率达到100%。

讨 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由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操作过程中出血量较多,所以容易在术后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以及生命体征不稳等问题,进而对患者的康复情况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5-6]。针对这一问题,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对其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出院前的指导,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促进患者快速康复[7-8]。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参与研究的5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关节活动度以及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几项指标观察,发现所有患者在术后并未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关节活动度表现良好,对于手术治疗以及围术期护理工作表示满意。围术期护理干预是当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护理模式,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工作中,通过术前强化对患者的活动训练、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性的维持、术后对患者出血护理的强化以及出院前对患者进行的合理指导,督促患者在出院后仍旧可以保持每天适量的运动,从而帮助患者人工关节重建取得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膝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在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内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在提升手术治疗效果以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围术置换术人工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人工,天然,合成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人工“美颜”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