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免疫水平与宫颈上皮内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相关性①

2019-01-03 06:10陈梦捷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洗液体液补体

曾 月 陈梦捷 覃 露 王 鹤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南宁 530021)

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早期宫颈癌则是CIN进展后的延续过程。研究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主要因素。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概率约为80%,其中约1%的持续HR-HPV感染者将发展为宫颈癌患者,而大部分感染者在HPV感染后的1 ~ 2 年内会自然清除体内病毒。在病毒清除的过程中,细胞免疫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机体系统及局部的细胞免疫反应的减弱则是HPV持续感染进而导致宫颈病变的重要因素[1]。但机体全身及局部的体液免疫与宫颈病变及早期宫颈癌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本研究选取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及柳州市工人医院就诊的103例CIN和6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以HPV阴性且宫颈活检正常者25例为对照组,研究CIN及早期宫颈癌与机体全身及阴道局部体液免疫变化的关系,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及柳州市工人医院就诊并有完整病历资料的103例CIN患者,并根据宫颈病变的程度进一步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组2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 组83例;同时收集早期宫颈癌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25例HPV阴性且宫颈活检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病理诊断支持。所有受检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①无高血压、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及其他恶性肿瘤等病史。②未曾进行如淋巴结切除术、脾切除术等损害机体免疫功能的手术治疗。③未进行化疗、放疗及免疫系统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的外周血中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同时收集患者阴道灌洗液,检测阴道局部细胞因子。所有标本采集均经研究对象同意。

1.2检测方法

1.2.1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 所有受检对象均于晨起空腹抽取外周血2 ml,肝素抗凝,静置20 min以上、离心后分离上部血清,4℃保存,1 h内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采用PEG-增强免疫比浊测试法。两者的正常值参考范围:IgA 0.7~3.3 g/L,IgG 8~16 g/L,IgM 0.5~2.2 g/L,C3 0.9~1.5 g/L,C4 0.2~0.4 g/L。

1.2.2阴道局部细胞因子的检测 ①阴道灌洗液标本采集:对入选患者暴露宫颈口,用一次性10 ml无菌注射器取5 ml生理盐水,冲洗阴道后穹窿及宫颈部,回吸收集阴道灌洗液5 ml,存放于无菌离心管内,离心10 min(2 000 r/min),收集上清液用于 IL-2、IL-10的检测;②灌洗液上清中IL-2、IL-10因子的检测: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结果判读为:每个标准品和标本的OD值减去空白孔的OD值;以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所对应的OD450值做纵坐标,以标准品的浓度做横坐标,用软件绘制标准曲线,求出相应的位置样本中的细胞因子的含量。

2 结果

2.1外周血中抗体和补体的检测结果 外周血清中抗体IgA、IgG、IgM和补体C3、C4的检测结果见表1。虽然LSIL组、HSIL组和早期宫颈癌组中IgA、IgM均较对照组高,并有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IgG、IgM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变化的趋势不明显(P>0.05)。此外,不同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补体C3、C4的检测结果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各组外周血清中抗体和补体的检测结果

Tab.1Detectionofantibodyandcomplementinperipheralserumofeachgroup

GroupsControl group LSILHSILEarly stage cervical cancerPCases25208360IgA1.72±0.521.93±0.822.21±0.692.28±0.610.381IgG13.47±2.4613.31±2.5712.41±2.4912.72±2.530.211IgM1.23±0.441.28±0.333.07±15.451.26±0.410.970C31.08±0.271.15±0.181.00±0.241.06±0.180.115C40.26±0.110.24±0.070.24±0.150.26±0.060.697

表2各组阴道灌洗液中细胞因子IL-2、IL-10的检测结果

Tab.2DetectionofcytokineIL-2,IL-10ofirrigatingsolutionfromvaginaofeachgroup

GroupsControl group LSIL HSIL Early stage cervical cancerχ2PIL-2171.02±22.75173.31±19.72141.59±31.721)145.16±34.471)37.9600.000 IL-1043.91±11.1646.53±14.6153.78±18.891)55.36±20.461)17.6550.001

Note:1)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0.05.

2.2阴道灌洗液中细胞因子IL-2、 IL-10的检测结果 阴道灌洗液中细胞因子IL-2、IL-10的检测结果见表2。IL-2在对照组、LSIL组、HSIL组和早期宫颈癌组中的表达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而IL-10在对照组、LSIL组、HSIL组和早期宫颈癌组中的表达逐渐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01<0.05)。

3 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经过不断研究发现,除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外,女性年龄、月经初潮年龄、性伴侣个数、人工流产次数和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都是引起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防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和感染,也可以处理体内出现的异常转化细胞。机体抗肿瘤免疫由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二者共同参与[2]。当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时,机体防御功能下降,异常转化细胞处理能力下降,可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3]。

3.1外周血中抗体和补体与宫颈病变及早期宫颈癌 免疫球蛋白是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后合成的一种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是衡量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4]。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免疫球蛋白在肿瘤细胞中存在异位表达,提示免疫球蛋白可能与机体内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5]。

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或体内外分泌物中,在体液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有助于了解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对临床的诊断与治疗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人类免疫球蛋白可分为IgA、IgM、IgG、IgD和IgE,由于IgD、IgE在人体中含量甚微,难以检测,故平时测定主要是以IgA、IgG、IgM三种免疫球蛋白为主。有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5-7]。 但在本研究中,IgA、IgG、IgM在对照组和各实验组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宫颈上皮内病变和早期宫颈癌作为局部病变,并未对全身的体液免疫功能产生大的影响。同时,我们也注意到,IgA作为参与机体黏膜感染免疫过程的主要免疫球蛋白[5],有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趋势,虽然可能由于病例数不足,各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但根据我们的数据推测,宫颈病变及早期宫颈癌患者血清中IgA升高可能与HPV持续感染导致宫颈及阴道黏膜病变相关。补体系统是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清除异物并维持机体内免疫防御功能的稳定。一直以来,补体系统的参与被认为是抑制肿瘤发生的有效手段。但本研究中,血清补体C3和C4在对照组、LSIL组、HSIL组及早期宫颈癌组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同样提示宫颈病变及早期宫颈癌作为宫颈及其周围组织的局部病变,对全身的体液免疫变化影响不大。

3.2阴道灌洗液中细胞因子与宫颈病变及早期宫颈癌 CD4+主要是辅助性T 淋巴细胞(Th),其主要作用即为协助B 淋巴细胞分化并产生抗体。CD4+细胞活化后可分化为Th1、Th2 和Th17 三种细胞。正常情况下,Th1和Th2在机体内保持平衡状态。IL-2主要由Th1细胞产生,是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的核心因子,可促进T细胞增殖及B细胞分泌抗体,同时可增强NK细胞、LAK细胞和CTL对病原体的杀伤活性,发挥重要的抗病毒、抗肿瘤作用。IL-2活性高低直接影响局部的免疫状态及免疫细胞功能。而IL-10则是一种具有多种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作用的Th2型细胞因子,能阻断郎罕氏细胞、巨噬细胞及肿瘤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的提呈,同时能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及下调IFN-γ、IL-2等Th1类细胞因子的表达,使细胞免疫应答受到抑制,从而有助于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致细胞癌变的发生。大量研究表明,在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发生过程中均存在Th1向Th2漂移的情况[8],这就导致了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病毒整合到上皮细胞基因组、细胞转化和无限增殖免疫反应损伤提供了条件,同时还导致癌前或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加速了肿瘤的发生发展[9]。Laager等[10]研究发现随着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IL-2阳性细胞密度减低。Lee等[11]研究 HPV 感染后出现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妇女,发现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出现明显的Th1 型细胞因子下降现象。研究发现 IL-10只在宫颈鳞癌、CINⅢ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Ⅰ、CINⅡ组无明显变化。El-Sherif 等[12]发 现 CINⅡ和 CINⅢ组织中 IL-10 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和CINⅠ组织,IFN-γ明显低于正常宫颈和 CINⅠ组织,因此,认为随着 CIN的进展,患者宫颈局部细胞因子由 Th1向Th2转变。因此,阴道灌洗液中IL-2及IL-10的变化也可能成为早期宫颈病变进展的预警因素之一。

总之,根据我们的研究,CIN及早期宫颈癌作为宫颈局部病变,除对与黏膜免疫相关的IgA可能有一定影响外,对其他的体液免疫指标影响不大。但宫颈病变的进展可导致阴道灌洗液中IL-2下降及IL-10上升,使Th1向Th2漂移,阴道的局部免疫降低,反过来促进宫颈病变的发展。说明在CIN向早期宫颈癌进展的过程中,全身体液免疫尚未受影响,但阴道局部的体液免疫指标已发生变化,阴道灌洗液中IL-2及IL-10的变化可作为早期宫颈病变进展的预警指标之一。

猜你喜欢
洗液体液补体
以危废焚烧尾气洗涤塔水处理飞灰水洗液的可行性研究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肺泡灌洗液多重PCR检测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的诊断价值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不同疾病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白蛋白、补体C3及补体C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对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体液白细胞检测中的应用体会
“探究体液的缓冲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