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2019-01-04 09:15
中州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常态考核

杨 慕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展计划部,北京 10005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首次提到“经济新常态”,指出今后中国经济要变高速增长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要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为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空间,夯实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可以有效节省企业成本,合理分配资源结构,将企业财务风险压缩到最小化。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要结合现代化管理特色,找出现有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积极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对策,制定精确化的预算管理目标,提高企业预算管理运行效率,实现既定的总体规划和目标。

一、经济新常态下实行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国有企业预算是一个覆盖范围广泛的全面体系,涉及企业的每一项收入和支出情况。它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企业全员参与。预算在国有企业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使企业明确经营目标;为企业各部门传达任务,协调平衡;作为企业控制成本的主要依据;企业制定评价考核的主要标准。企业预算由多种预算内容组成,预算管理是其中之一。国有企业通过对即将经营的业务和财务作出事先的预测,在企业活动开展中,根据预算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精细化管理以及动态监控和跟踪,确保实际和预算保持一致。如果发现实际和预算出现差别,要及时对该部分作出比对和分析,并对结果作出指导和改善,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可以对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风险进行一定的规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确保国有企业完成战略性目标,实现国有企业的价值,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凸显的问题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要求企业不再单纯地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而是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不再单单是数字,更讲究稳定可持续性。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运行的一大保障体系,在经济新常态结构影响下,各种问题凸显。

(一)预算编制阶段的问题

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管理体系的初级阶段,对企业将要开展的业务收支情况作出预算规划,制定各项预算内容的预算框架,本着节约成本、建设企业的双向原则,为企业服务。

1.预算人员思想松懈,组织制度不健全

在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编制阶段,预算人员是编制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对工作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目前,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编制工作效果不佳,企业整体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意义不大;没有认清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面临的大局形势,对企业预算编制工作定位不准确,认为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同企业实际经济效益关系不大;部分国有企业对预算编制工作没有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编制人员也是由财务人员兼职,预算管理编制相关制度不健全,领导人员不到位,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不高。

2.预算编制偏离实际,存在全口径化

在预算编制工作开展过程中,一是预算编制偏离实际。国有企业预算汇编过程呈现正金字塔的结构,汇编工作程序是由处于最底层的子公司进行初编,再逐级向上级进行汇报,最后总公司整理汇总形成决议,此种编制过程显然脱离了实际依据,部分子公司为了在考核时争名次,会虚报预算成本、少算收入,以此来保证完成年底考核目标。二是预算编制的口径不统一。因预算编制政策制定存在一定的盲区,部分预算编制人员在成本计算中缺乏责任心,会自动把某些成本忽略不计,造成实际支出和预算出现偏差,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预算编制工作目的性不明确

国有企业通过预算要达到企业既定目标,起到为企业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的作用。企业制定的战略规划目标是企业预算编制工作开展的指导方向,但在部分国有企业中,预算编制人员没有指导性的思想指引,缺乏完善的目标体系,企业预算编制目标的制定没有根据整体战略目标进行逐一分解、详细制定,预算编制工作开展随意性极大,考虑范围仅仅停留在企业财务经营内,没有大局意识,导致国有企业年初制定的预算目标和实际经营结果差距很大,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预算执行监管阶段的问题

如果将整个预算管理工作比作建造一座房子,预算编制是房子的整体框架,执行监管是房子的建造主体结构,占据着主要地位。国有企业在作出预算后,将管理目标按照企业各部门职能进行对应分解,各个职能部门只有配备专人进行监管,执行成员认真执行到位,才能确保年底完成既定目标。

1.监督反馈不完善

制度是保证一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科学合理地制定管理制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预算编制人员在制订出预算目标后,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监督管理工作相对不到位,即使预算编制工作做得很好,但监管不力,也会对目标的实现起到阻碍作用。相关的预算目标分发给各执行部门后,大部分部门没有将执行监督工作列入具体执行环节,即使少数部门有人负责执行监管,监管人员思想也不到位,或是仅仅在自己部门内部进行监督,没有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统一起来,使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2.预算执行力度不到位

国有企业兼具行政性质和企业性质,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受到相关行政权力的管控,预算执行工作开展的具体执行人不能自由发挥自身执行能力,行政部门通过拥有的行政权力对预算执行进行把控,预算执行管理意识薄弱,忽视了预算管理工作对企业长久发展的促进作用。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执行中责任关系不明确,因此在预算管理执行中,国有企业执行预算效率低下,难以按照预定计划来规划企业的下一步目标,大大制约着国有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施。

3.管理方法缺乏综合性

在预算管理的执行阶段,国有企业各部门“闭门造车”,不与其他部门沟通,造成预算管理目标执行的单一性,国有企业不能综合各部门执行预算的情况对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施及时作出调整和修改,企业各部门往往前半年收紧支出,年底又“完成任务”似地突击花钱,以此来完成起初制订的预算管理目标。这种“完成任务”似的执行管理方法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前期的收紧可能造成部分资源配备不到位,后期的放任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能将有限的成本用来做最有效的事情。

(三)预算绩效考核阶段的问题

绩效考核是衡量一项工作成败的重要参考标准,国有企业在前期制定出预算目标后,检验其执行效果的环节在预算绩效考核阶段。现阶段,国有企业预算绩效考核相关的制度不完善,部分企业存在走形式的现象。

1.测评考核制度不完善

预算考评是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保证环节,直接决定着预算执行人员的工作力度。现阶段,由于受长期国有企业特有管理模式的影响,制度制定的表象化大于实际化,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考核制度,但对工资绩效的实际影响不大,震慑力也就不足。仅仅在预算销售环节,销售员的工资和销售业绩密切相关,考核制度主要针对的是销售部门,对于生产预算、成本预算等相关员工的考核标准和工资没有直接关系,失去了测评考核制度应有的实际意义。

2.考核形式单一,存在形式化现象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考核制度不健全,考核目标主要是预算编制阶段制定的目标任务,考核形式过于单一。以国有企业的财务预算考核制度为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将各部门的经济活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预算目标来衡量各部门的工作绩效。用财务预算标准考核员工的工作表现时,并不能准确地显示出各个员工详细的工作绩效,使得奋战在最一线的员工和工作效率平平的员工差别不大。所以,如果使用财务预算这种考核方式,对员工的总体评价不公平,会降低部分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对总体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要求国有企业强结构稳增长,不再着眼于经济的总量增长,而是以发展促增长、以增长促发展。企业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效率的保障机制,要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对国有企业的新考验。

(一)完善预算管理编制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编制工作是一项全面性的前期工作,其工作量较大,对国有企业全年工作效益起着指导性作用。只有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保证此阶段工作的科学合理,才能确保后期的预算管理执行阶段和预算管理考核阶段顺利进行。

1.优化预算编制制度

国有企业预算编制工作的制度优化,对于提升预算编制工作的质量、增强预算编制工作的针对性、确保预算执行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在预算编制制度优化中,企业应针对预算编制工作人员对编制工作重视度不高、认识不到位等问题,着重对预算编制制度进行优化。选择得力的领导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总体统领,通过民主投票方式,选取工作责任心强、专业知识丰富、能力较高的预算编制工作人员,详细制定规划,积极和企业各部门进行信息沟通,确保科学合理地完成预算编制工作。

2.预算编制坚持以实际为中心

国有企业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之前,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强调,提高全员对预算工作的重视度,适当给预算编制人员一定的思想压力,促进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预算编制工作。在编制工作开展后,国有企业各个部门要加强联动,各子公司工作人员要及时沟通,预算的最终结果要通过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多次沟通,确保每一项信息的真实合理,坚持以实际为中心,严格科学合理地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坚持收入全额进预算范围的原则,同时确保总公司到子公司所有编制工作人员口径一致。

3.预算编制工作要有战略目标

预算编制工作是为国有企业实现总体战略性目标服务的,所以预算编制工作要按照合理的预算指标体系进行。在制定预算目标时,要求工作人员本着高度的主人翁精神,为大局着想,以国有企业总体战略目标为中心,放眼企业未来的长久性发展。国有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是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企业全年的各项业务开展起到向导作用。因此,需要将企业整体运作过程和初期预算编制目标相结合,从原材料购进到产品销售,从成本支出到盈利收入进行全覆盖。只有将每一项预算内容严格进行预算,注重细节、认真规划、上下一心、形成合力,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实现战略性目标任务。

(二)加强预算管理执行监管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目标后,能否打好预算管理这一保卫战,关键在执行阶段。预算管理涉及的企业部门多、业务种类多、相关工作人员多,需要有一套给力的执行监管体系来保证执行到位。

1.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执行监管制度

国有企业在制定出各项业务的预算目标后,只有保证在实际运行中监管到位、执行到位,才能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目标。但是,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有所不同,其制度制定和私企有着明显的差异,管理分级现象较严重,执行工作的人员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国有企业应成立专门的预算执行领导小组,针对员工工作执行情况制定奖惩制度,并力保说到做到,发挥执行监督强大的作用,推动预算管理目标的落实。

2.转变观念全力开展预算管理执行工作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除了监管不力的因素外,执行人员的思想观念也影响着预算目标的完成。国有企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受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不太高,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这种观念严重影响到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大大影响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企业预算管理执行人员要有现代化的思想观念,结合互联网优势,努力学习新的高科技知识,保证预算管理执行到位。例如:在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建立预算管理执行分析报告制度,定期对执行数据进行跟踪和分析,避免实际和预算出现太大偏差,及时作出合理的调整。

3.执行管理要齐心协力通力合作

企业预算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它要求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目标过程中,根据执行情况随时调整相关方案。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执行工作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强大体系,上到领导干部,下到基层员工,涵盖国有企业的方方面面。为了有效弥补预算管理执行工作制度方面和员工观念方面的不足,要积极调整执行工作方案,创新工作方法,将各个部门、各个执行工作人员牢牢联系在一起,定期进行思想鼓励,确保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三)制订科学合理的现代化预算管理考核方案

为了激发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结合经济新常态的新形势,国有企业要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制订合理的预算管理考核体系,确保企业正常运行。

1.预算管理绩效制度应结合经济新常态特点

经济新常态下,要求国有企业发展求稳,企业效益稳中有增,这就要求结合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企业预算管理考核制度。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相关考核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偏激,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预算管理考核制度也要相应地进行优化,以激励员工代替批评员工,以物质奖励代替口头表扬,这种奖励制度对员工实际意义更大,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预算管理考核应坚持“以人为本”

在大多数国有企业中,由于对预算管理总体工作缺乏科学系统的认识,从预算管理编制到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一系列工作都没有建立长效的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导致整个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实际效果不佳。在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考核阶段,要做到全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不仅要制订长效的考核办法,更要注重考核形式的人性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工作,保证员工劳动报酬,适当进行阶梯化奖励机制,在考核时执行效果要按照预算考核制度严格把关、奖惩分明,充分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大大促进员工保证甚至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对于工作量相对落后的员工,及时进行沟通和心理访谈,让员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人文关怀,为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更是一项精益求精的业务。在经济新常态下,其关键性有增无减,国有企业一定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在制度上优化改进,在执行中加强力度,上下一心,奋力前行,力保国有企业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继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常态考核
内部考核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企业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以德树人 推进学雷锋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