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奶牛疾病防控技术

2019-01-05 16:31王岩青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牛舍氏杆菌养殖业

王岩青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318050)

奶牛养殖业可以说是我国畜牧业中风险较大的行业之一,由于奶牛养殖业在我国的历史并不久远,缺少养殖经验和技术,对各类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冬季严寒时期,奶牛养殖受到疾病的影响较大,甚至危害到人体健康及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收益。特别是当前背景下,我国奶牛养殖模式由个体分散型养殖向集体规模化养殖模式转换,极大提高了奶牛养殖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同时也增加奶牛疾病带来的冲击风险,需要人们更加注重科学化养殖管理和疾病预防,实现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1 冬季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牛疾病分析

奶牛养殖业在我国的历史并不悠久,当前我国奶牛养殖主要以荷兰黑白花奶牛为主要养殖种类,该种奶牛具有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耐粗饲及产奶量高等特点,但也极易受疾病影响,尤其是在奶牛抵抗力低下及疾病高发的冬季,常见的奶牛疾病包括奶牛酮病、奶牛结核病、奶牛口蹄疫、奶牛布氏杆菌和奶牛肢蹄病等。

1.1 奶牛酮病的主要症状

奶牛酮病主要分为神经性酮病及消耗性酮病两种,其中神经型酮病主要表现为急性病症,即奶牛心情烦躁,情绪狂躁十分不稳定,狂吼不止且鼻涕增多,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下降,无法正常站立甚至于休克,威胁奶牛的生命安全;另一种消耗性酮病表现为食欲降低,食量减小、饮水量减少的现象,抵触优质饲料及二次咀嚼的食物,喜欢食用不卫生的食物,影响正常的二次咀嚼和消化,体重逐渐降低。

1.2 奶牛结核病的具体症状

奶牛结核病主要分为奶牛肺结核病及乳房结核病两种。其中患有肺结核病的奶牛早期出现呼吸急促咳嗽的症状,随着病情加剧,咳嗽伴有浓痰,严重时甚至会留出淡黄色混合浓稠物。而患有乳房结核病的奶牛会出现奶牛乳房肿胀现象,表面存在不规则的块状物及牛奶产量减少的症状。

1.3 奶牛口蹄疫病的症状

患有口蹄疫的奶牛主要症状为体温快速升高,牛口腔、鼻舌、乳房及蹄部出现水泡,随着病情加剧,水泡破裂并形成红色烂斑,烂斑或愈合或继续糜烂,甚至于出现溃疡状况。同时患病奶牛会出现食量减少,蹄部蹄壳脱落等现象,成年牛死亡率较低,但发生在小牛身上极易造成小牛死亡。

1.4 奶牛布氏杆菌的症状分析

布氏杆菌主要危害孕期奶牛,使其流产或繁衍出不健康的小牛,甚至死牛,不仅如此,患有布氏杆菌的奶牛在生产后胎盘不易脱落,极易引发并发症,严重的会导致奶牛不孕。而患有布氏杆菌的公牛则体现在生殖器肿胀,发热甚至于鞘状突等症状。

2 冬季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牛疾病的防控技术

2.1 保证奶牛饲料的科学合理,增强奶牛身体健康

冬季气温及气候状况极易造成奶牛抵抗力下降,为避免奶牛生病,首先要保证奶牛饲料的科学合理。冬季饲料主要有青饲料与粗饲料和精饲料搭配构成,合理调整饲料中牧草、秸秆及蔬菜饲料的比重,注重粗饲料与精饲料的比例,保证维生素、矿物质和盐的补充。

2.2 保证奶牛每日饮水量的充足,冬季奶牛新陈代谢速度变慢

只有充足的饮水才能保证奶牛体内的水循环及毒素分解和排除,保证奶牛冬季每天3~4次的饮水,清洁卫生,温度适宜。

2.3 保证奶牛身体的清洁和卫生状况

由于奶牛身体的特殊性,极易导致各种细菌和微生物滋生,在冬季要特别注意奶牛身体卫生状况,挤奶前后都要进行牛体刷拭,由一侧至另一侧,特别注意蹄部污垢的祛除和蹄尖的修建,做好奶牛舍及运动场的定期清洁和消毒,避免出现细菌和病菌的滋生。

2.4 保证牛舍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

冬季是奶牛常见疾病的高发季,究其原因是温度变化较大及舍内空气流通不顺畅导致的,为预防常见的奶牛疾病就要做好牛舍空气流通及温度,最佳温度为15℃左右,同时注重牛舍修补和完善工作,保持地面干燥整洁。

3 结语

综上所言,奶牛养殖业作为我国畜牧业中最为重要的产业,不但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牛奶需求,所以奶牛养殖者和管理者应注重奶牛日常消毒、检疫和卫生清洁工作,为奶牛营造出安全舒适的环境,科学化管理和疾病预防,提高牛奶质量。

猜你喜欢
牛舍氏杆菌养殖业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