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瘟与猪链球菌混合感染诊治体会

2019-01-05 16:31阮瑞宝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猪链球菌革兰氏日龄

阮瑞宝

(山东省高密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261500)

猪瘟是各种年龄猪都易感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病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全身出血点,脾梗死,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1]。近年来,随着我国猪瘟疫苗免疫接种的全面展开,典型性猪瘟的流行日益减少,非典型临床症状逐步出现,表现出以“非典型”和“温和型”症状为主的流行新特征[2]。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细菌性传染病,各日龄的猪都能感染,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脑膜炎,一般呈地方性流行,如果对感染猪没有及时治疗,本病死亡率很高,危害也很大[3.4]。2018年10月,山东省某猪场发生了猪瘟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病例,现将整个诊疗过程介绍如下,为基层兽医同仁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发病情况

该规模猪场共饲养母猪50余头,现有自繁自养的仔猪200余头,外购仔猪120头,2018年10月初陆续出现仔猪发病和死亡情况,尤其以新购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在猪瘟疫苗免疫方面,该猪场自繁自养仔猪采用0日龄超免、21日龄二免、60日龄三免的免疫方案,外购仔猪在进场时普免,该猪场未进行猪链球菌相关疫苗的免疫接种。

2 临床症状

发病猪采食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全身有出血点,皮肤发红,呼吸困难,部分仔猪眼结膜充血、流泪,便秘,粪便呈黄绿色,部分仔猪跛行,行走困难,有的卧地不起[3]。

3 病理剖检

剖检病死猪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肝脏肿大、变性,脾梗死,肾表面有出血点,肠黏膜变薄且有溃疡灶。

4 细菌分离培养与药敏试验

无菌取病死猪的肝、脾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成对或链状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将病料组织无菌接种血液琼脂平板,37℃培养24h后可见针尖状菌落,灰白色,半透明圆形菌落,挑取小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成对或链状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采用K-B涂布法测定分离菌株对常见药物的敏感性,可见分离菌株对头孢喹肟、硫酸庆大霉素、恩诺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较敏感,对卡那霉素耐药。

5 病毒PCR检测

无菌取病料肝、脾组织研磨处理,12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利用Trizol试剂(购自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提取病毒基因组RNA,利用猪瘟病毒一步RT-PCR检测试剂盒(购自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猪瘟病毒特异性片段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扩增结果为猪瘟病毒核酸阳性。

6 综合诊断结果

综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临床诊断以及细菌分离培养、病毒PCR检测等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发病仔猪为猪瘟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

7 治疗措施

将发病猪隔离饲养。对发病仔猪一次肌注抗猪瘟血清20ml和硫酸庆大霉素20万IU,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d。对健康猪群紧急免疫接种猪瘟弱毒疫苗和猪链球菌灭活疫苗。利用“稀戊二醛”对全场范围内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发病仔猪饮水中添加红糖水,起到补血作用,缓解猪瘟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时造成的贫血等症状。通过采取上述综合性治疗措施疫病得到控制,除5头症状较严重的仔猪死亡外,其余发病仔猪逐渐恢复正常,此次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8 体会

猪瘟是猪易感的重要病毒病,猪感染猪瘟后往往引起免疫抑制,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猪链球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感染,猪瘟和猪链球菌极易发生混合感染。猪瘟和猪链球菌病均是老病新发疾病,结合目前我国养猪产业发展现状,加强生物安全仍是防控猪瘟和猪链球菌病的主要方法。此次疫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养殖场没有完全采取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外购仔猪首先发病,继发猪瘟和猪链球菌的混合感染,混合感染导致疫病致病性增强,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且给疫病防控工作增加难度。故对猪瘟和猪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控日常中要尽力做到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禁止从疫区引进猪只,同时加强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确保能从源头减少疫病的发生和蔓延。做好疫苗免疫和抗体监测工作,结合本场自身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达到“防重于治”的目的。而在疫病发生后要快速确诊,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尽量减少猪瘟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疫病的蔓延,将经济损失降至最低[4]。

猜你喜欢
猪链球菌革兰氏日龄
浅析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猪链球菌病的发病特点和防治方法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湖南省部分发病猪猪链球菌血清型的调查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
蛋鸡合理投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