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难点与应对策略分析

2019-01-06 00:21王兴智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监督机构检疫卫生

王兴智

(辽宁省调兵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12700)

1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难点分析

1.1 单位责任不明

按照现有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编制,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主要责任部门并未得到明确划分。检疫检测、行政执法、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开展,需要由动物卫生监督站、畜产品质量安全站、乡镇畜牧兽医站等机构协同负责[1]。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基层单位工作任务繁重,部分执法主体难以肩负多重职责,在工作中无法对相关政策进行严格落实。一旦出现问题又会出现各部门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造成监督工作难以高效开展。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出现了执法不足、服务缺乏等问题,无法体现动物卫生监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1.2 监管力量不足

动物卫生监督拥有较广的监管面,造成监督难度较大。以动物卫生防疫工作为例,涉及养殖、运输、加工、贮藏等多个环节。伴随着畜牧行业的发展,监督工作量进一步增加。但近年来,动物卫生监督所人员、经费和编制未能随之调整,县、市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人员平均不超过10 人,造成基层监督力量不足,人员执法被动。与此同时,基层执法人员相对分散,呈现出老龄化现象,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在监督工作中配合性较差,给执法工作开展带来阻碍。部分执法人员未经专业培训,缺乏相关法律知识和工作经验,无法解决复杂工作问题,造成基层监管力量薄弱。

1.3 执法手段落后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需要有必要的办公场所和硬件设施。但在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经费未被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的情况下,监督工作经费缺乏,多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缺少办公和执法工具,造成人员执法手段落后,仅能凭借经验进行取证执法。在检疫工作中,由于缺少快速检疫设备,人员仅能根据临床检查确认畜牧健康与否,造成误检出证承担较高风险。在动物疫病诊断和监测方面,国家主要将设备配备给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监督机构未能完成相应实验室诊断设备配置,最终造成产地检疫技术水平落后。

2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应对策略

2.1 深化制度改革

考虑到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任务艰巨,需深化制度改革,在完善《动防防疫法》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明确划分基层监督机构职责,确保各机构工作有制度可循,确保人员执法有法可依。在实践工作中,在明确各机构监督管理责任基础上,需要对部门联动机制进行完善,使各部门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在动物卫生监督方面形成合力。通过加强与地方卫生、工商、公安等各部门的协作,使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结合在一起,实现执法资源的充分利用,促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排除地方保护主义,严厉打击违反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条例犯罪行为,为畜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2 加强队伍建设

为保证基层监督工作拥有足够监督力量,需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增加基层监督人员编制,吸引优秀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人才加入基层工作队伍中,促使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得到提高。在技术服务方面,可以官方兽医为主、以指定兽医专业人员为辅完成队伍建设,从社会购买服务,使基层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得到缓解。实际在队伍建设期间,需要将人员教育培训当成核心,从素质能力培养和实践锻炼角度加强人才培养,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等进行强化,促使队伍执法能力得到提高,继而为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2.3 夯实执法基础

监督执法工作需要夯实基础,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中,加大执法基础设施经费投入,提高卫生检疫技术水平。设立专项资金及时增设执法工作最新仪器设备,保证人员薪资待遇,为日常工作开展提供充足资金。实际在执法体系建设中需要完成办案工具、交通工具等各种设备的配备,促使基层执法能力得到提升。结合现场执法需求配备快速检测设备、设施,使人员运用快速检测技术保证工作质量。此外,需要建设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实验室体系,保证检疫工作设施齐全,为基层工作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单位责任不明确、监管力量不足、执法手段落后的情况下,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开展将遭遇各种阻碍。想要提高监督工作效率和质量,需要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加快执法队伍建设和夯实基础建设,为监督工作开展提供全面保障。

猜你喜欢
监督机构检疫卫生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动物检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保护环境卫生
Evaluation of a point of care ultrasound curriculum for Indonesian physicians taught by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构整合研究
党内监督机构和体制的历史演进
卫生歌
讲卫生
浅议国际货币制度的弊端及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