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调研报告

2019-01-06 00:21赵云焕刘纪成李建柱邓凯伟李军赵存真王俊锋赵聘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调研技能专业

赵云焕 刘纪成 李建柱 邓凯伟 李军 赵存真 王俊锋 赵聘

(信阳农林学院牧医工程学院 464000)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和畜禽养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实现,企业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1]。为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情况,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依据。

1 调研对象与方法

1.1 调研内容

调研内容:培养模式的确立,选修课程的设置,教学实习项目的选择,根据岗位技能和企业发展对能力的要求[2],还需要开设的课程及技能训练项目,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其他意见和建议。

1.2 调研对象

调研单位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畜禽养殖企业、饲料生产与营销企业、畜产品加工与营销企业、兽药生产与营销企业等。调研对象包括畜牧企业负责人,养殖场技术场长、饲料兽药销售部负责人等[3],还调查了从事相关工作的、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我校毕业生。调查企业地域多数在河南,少部分在北京、上海、广州、河北、山东、湖北。

1.3 调研主要方式

采用调查问卷法、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法和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座谈法。

调查问卷法:由专业负责人和专业骨干教师共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调查目的、调查项目、意见和建议等,使用调查软件,由教师向相关企业人员以微信形式发放问卷50份,收回 46 份。

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法:专业教师到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生产部、销售部负责人进行座谈,详细了解企业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对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的需求、对课程设置的建议等。

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座谈法:同时邀请养殖企业、畜产品加工、饲料、兽药生产、营销企业来校座谈,共同讨论有关培养方案需优化的内容。多家企业同时参与讨论,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

2 调研结果分析

2.1 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学校动物科学专业现实行“3.5+0.5”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大学4 年时间中,前7 个学期主要是校内教学,第8 学期到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实践表明,此培养模式学生的理论基础学习比较扎实,但动手能力欠缺,经过前期的论证,计划改革培养模式为“3+1”,即前3 年主要在校内学习,第7 学期进行专业实习、第8 学期进行顶岗实习。这种模式是否适应企业对人才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为此设计了以上两种培养模式进行调研。结果表明,86.67%的企业选择“3+1”的培养模式,13.33%的企业选择“3.5+0.5”的培养模式。说明企业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

2.2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需求

调研企业非常重视学生的实操能力,除了应具有按照操作规范饲养管理家畜的技能外,企业还需求以下能力:家畜繁育实务,畜产品深度加工的关键技术,专业技术、销售一体化能力、企业管理能力。

除了专业能力外,要求学生会运用基础办公软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

2.3 对课程设置建议

在动物科学专业必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企业特别强调开设的课程有病理解剖学、动物传染病学、中兽医、生物制品学、畜产品加工学、畜牧业经济管理。

随着现代畜牧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建议增加开设的课程有大数据在规模化养殖中的应用与分析、家畜环境工程自动化、畜牧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

为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企业还建议开设心理学,公关礼仪,对学生开展演讲与沟通实用技能培训。

2.4 对人才培养的其他建议

调研企业对人才培养还提出了其他建议,学生每半年至少抽出一个月到一线企业实习实践,暑假、寒假鼓励学生去企业实习,提前让双方了解;针对企业需要设置课程体系,将理论知识学习透彻,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专业型人才,避免所学广而不精;在校要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行业市场信息;让优秀毕业生回学校指导实践教学或做专业报告,现身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指导学生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学习、锻炼。

除此以外,很多企业认为还需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应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严格要求,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心。

3 调研结果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启示

3.1 培养方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培养方案的改革应充分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4],企业岗位需求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学生,为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融入企业的机会,减少校内学习课时比例,相应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现代企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设置应用性强的课程[5],同时又要与时俱进,反映先进的畜牧科技。邀请企业管理和技术负责人来校做专业讲座、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和实习指导教师,提高学习效果。

3.2 企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企业要求学生不仅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求心理素质好,交流沟通能力强,懂职场礼仪,具有较好的营销技能及学习能力。动物科学专业有很多毕业生从事饲料、兽药营销,即发现客户需求并提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需求,这就要与人交流沟通,面对潜在客户举止要得体,恰当的交流沟通是营销成功的关键。开拓市场同样需要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这也是毕业生职业发展、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培养方案优化过程中重视公共选修课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未来工作的核心竞争力。

3.3 强化校内实习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和保障

强化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和保障[6]。动科专业很多课程的综合性实验及课程实习项目与生产结合紧密,要建立良好的校内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在仿真环境中操作,并熟练掌握技术,实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猜你喜欢
调研技能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劳动技能up up!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