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及治疗

2019-01-07 12:45王会杰河北省生猪产业创新团队秦皇岛综合试验站河北省秦皇岛市畜牧工作站
中国畜牧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体病虫体病猪

文│王会杰(河北省生猪产业创新团队秦皇岛综合试验站、河北省秦皇岛市畜牧工作站)

一、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变特征与诊断

病变特征: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中小型猪场不同生产阶段的猪相继零星出现以下症状:体温升高达40~42℃、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食欲不振;有的呈犬坐姿势,继而出现皮肤、可视黏膜苍白黄染,全身出现不规则紫斑,手压不褪色,以耳后、腹下等皮肤薄处尤为明显;淋巴结肿大、呼吸加快,病猪初期腹泻,后期粪便干结,尿液颜色加深。以下是实验室诊断:

1.鲜血压片镜检。无菌耳静脉采血一滴于载玻片上加入等量生理盐水混匀,加盖玻片,置于640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病变红细胞呈现星形、多边形等不规则形状,部分红细胞中可以看到附着在血球上的小黑点(虫体)。在血浆中游离的虫体,有很强的运动性,不停摆动、震颤。

2.血涂片染色镜检。采血涂片,用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边缘不整齐,呈淡蓝色,虫体呈深蓝色,折光性强,中央发亮。用瑞氏染色镜检,红细胞呈浅粉红色,虫体呈淡紫红色。

根据病猪症状和血液检查及当地的流行病学,可确诊这些猪患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血液里附着红细胞表面和游离在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人畜共患病。一般多为隐性感染,但在饲养条件改变、气候不利或感染其他疾病时可引起临床发病。该市近年来猪附红细胞体病呈现上升趋势。

二、附红细胞体病对不同生产阶段猪的影响

1.种公猪。附红细胞体对种公猪的影响主要是生产能力下降,准胎率下降,尿鞘积尿,性欲降低。精液颜色灰白,精子密度降低约20%~30%,活力下降,严重影响了母猪受胎率。

2.母猪。母猪感染此病后,急性发病使乳房和外阴水肿,慢性感染母猪还可出现繁殖障碍,受孕率降低等症状。妊娠前期母猪感染一般无须治疗,妊娠后期母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胎儿生产发育所需营养高,而母猪体内红细胞大量被附红细胞体破坏,营养跟不上,表现为妊娠后期流产(10%左右),产弱仔数上升,产后母猪无乳或少乳。

3.育肥猪。如果育肥猪没有感染其他疾病,附红细胞体对育肥猪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

4.哺乳仔猪。哺乳仔猪感染此病,如不并发其他疾病多呈现隐性经过,一般不会出现大量死亡。但若严重患病,由于附红细胞体大量破坏红细胞,抵抗力下降,则表现为高烧发抖、不进食、喜欢扎堆、行走时步态不稳、贫血、排黄灰色稀便,很快导致死亡,自然恢复猪很难长大,最后形成僵猪。

三、治疗和预防措施

1.治疗。选用血虫净,也称贝尼尔,按每千克体重7毫克配制,深度肌肉注射,隔日一次,连用3次,猪对贝尼尔有较强的耐受性,因此要保证足够的血液浓度;同时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每千克体重0.2毫升,每日2次。病程1~3日者用药2~3次有显著效果,病程7日以上的重症病猪辅以强心补壮药物,增强猪体抵抗力。

2.预防。该病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因此主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进行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一是重视饲喂全价营养饲料,增强猪群抗病能力;二是坚持猪场封闭化管理,自繁自养,保持圈舍清洁卫生、通风良好,防止猪只互相拥挤,防控不良应激的发生。

(2)加强卫生管理。猪附红细胞体的传染过程中,蚊蝇为主要的传播媒介。对于全封闭猪舍,使用高效低毒的灭蚊灵及时杀灭蚊虫,防止吸血昆虫的叮咬导致的疫情扩散蔓延或再次感染;对于未封闭猪舍,夜间用药物熏蚊,同时用阿维菌素等驱虫药驱杀体内外寄生虫。

(3)做好环境消毒。附红细胞体对化学药剂抵抗力弱,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季铵盐类等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对消灭病原体和控制蚊蝇滋生都有很好的效果。

(4)规范养殖管理。养殖者管理不善是该病发生并流行的主要因素,也是无蚊蝇季节该病仍然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一是平时预防接种,不能做到一猪一针,大部分中小猪场都是一针扎到底,导致疾病传播。二是在仔猪剪齿、阉割、打记号、断尾时每窝仔猪应用不同的消毒器械。三是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或治疗,对病死猪尸体进行妥善处理也是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体病虫体病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猪链球菌感染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案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