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高压下的猪场安全防护

2019-01-07 12:45南祥祝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畜牧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蚊蝇缓冲区猪只

文│南祥祝(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个接着一个猪场被清,生猪存栏量持续的下降,预示着将会有不错的后市价格。有盈利的机会,关键是能不能把猪养出来。自从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开始,没有药物可以治疗,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给生猪生产带来了巨大困难。虽说疫情可控,但非洲猪瘟病毒完全净化前,我们需要多方举措来保障猪场的生产稳定。

一、认识危机,统一思想

在养猪产业,我们面对的危机主要来自于传染病的威胁,这种威胁不单是生产成绩降低、利润减少那么简单,这是一种猪场生死存亡的威胁,轻则死亡率百分之十几,重则全军覆没,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猪场重大流行性疾病的防控,不单是兽医事情,而是全体职工的综合性工程。 疫情的发生也不仅仅是天灾,很大程度上跟人祸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防控疫情、稳定生产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思想不到位,万般如虚设,执行不到位,如蚁溃长堤。在疫情的重压下,如果没有成熟技术就不要养猪了,可能当下的养猪产业不适合您。

成功的养猪思想表现在严格的管理作风上,企业一把手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有统一的战略部署还要有明确的精细分工。企业各相关部门未雨绸缪,技术、生产、物资供给、后勤保障等部门稳定生产及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并组织全体企业员工宣贯学习,统一思想、反思反哺,所有员工必须达成高度共识、相互协作。

疫情控制制度是保障企业面对疫情危机有序的、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它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运营成本和疫情风险。完善的制度需要有严格的执行才具有意义,第一责任人率先垂范,各级骨干相互监督、自我约束,全体员工形成规范的岗位习惯,不偏不倚、有的放矢、相互监督,面对疫情危机决不能放松警惕。

二、消除生物传播媒介

我们平时感受到的有害生物传播媒介,不只是徒增了身体的伤痛和心理的烦恼,更多更大的危害是来自于它们可以造成瘟疫的流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跟人类相栖相伴的各类生物都有可能成为病原的运送工具,这里除了我们常规认识上的有害生物媒介外,我们的家养动物、宠物、流浪狗、野猫等也包括在内,都是我们要警惕的对象。这里主要以蚊、蝇为例进行简要介绍:

1.生物传媒的危害。生物传媒具有可怕的繁殖速度,每只雌蚊一生产卵1000~3000个;一只雌蝇一年可繁殖10~12代,也就是一年内一只苍蝇的后代可多达20000只。

生物传媒可携带多种病原,蚊蝇可传播的疾病多达100多种(非洲猪瘟也在其中),健康动物通过食用被蚊蝇污染的饲料、饮水等或通过携带病原的蚊子叮咬而感染发病。

苍蝇的活动半径在200米内,最远飞行范围大多小于2千米;蚊子通常活动范围在2千米之内,但最远的活动距离可达180千米,虽说部分疾病(如非洲猪瘟等)虽不能通过长距离的空气传播,但如果通过蚊蝇媒介传播可增加感染几率。

2.生物传媒的控制。防控蚊蝇的第一步是从减少蚊蝇的滋生开始。蚊蝇一般滋生于水中,栖息于隐蔽、阴湿和通风不良之处,在养殖场蚊蝇的滋生和栖息场所主要是在动植物的尸体、粪池、污水沟、杂草丛、垃圾堆放处等地。根据蚊蝇习性,清洁、卫生的环境可以有效减少蚊蝇滋生和栖息,所以,我们要做到,建设粪便发酵池,每日的粪便都需无害化处理,此方式可有效消灭苍蝇的幼虫和虫卵;及时清除污水和杂草、及时清理散料和垃圾、减少不常用的杂物堆放、保持开放式清洁环境;食堂也是蚊蝇的主要滋生栖息地,保持清洁卫生的习惯非常重要,剩饭、腐烂蔬菜及时清理或特殊保存。

设置物理屏障隔蚊阻蝇。蚊蝇的生命周期一般很短,蚊子的平均寿命不足20天,苍蝇的寿命也只有15~25天,通过物理阻隔减少与饲养动物接触机会,是一个很好的控制蚊蝇良策。设置物理屏障主要是在通风口安装纱窗;人员与物料进出口设置双层纱帘,进出注意随时关闭。

声光趋避诱杀,其优点是不用化学药品,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或中毒危险,无噪音、无辐射、无异味,是高效、节能、无公害的灭除蚊蝇方法。蚊子具有趋光习性,活动于夜晚,装LED灭蚊灯诱蚊,结合电丝电击杀蚊或被风机吸入风室风干脱水灭蚊;只有怀卵的雌蚊才吸血,灭蚊的主要目的也是杀灭雌蚊,利用雌蚊交配致孕后便不能再与雄蚊交配的特性灭蚊,或利用超声波模拟雄蚊声音有效趋避雌蚊。

化学药物是防控蚊蝇的最有效办法,不仅可以杀死成年蚊蝇,还能杀灭幼虫和卵。第一种方案是在饲料中加入药物,该方法对防止畜禽粪便中卵虫滋生效果明显,成蝇多在白天活动,晚上聚集休息,药物喷洒防治可以迅速降低成蝇密度;第二种方案就是在晚上苍蝇聚集时集中用药物喷洒直接杀灭;第三方案是在白天采用涂抹、放置粘蝇板或毒饵诱杀苍蝇,放置在苍蝇经常出没处效果非常理想;第四种方案是药物熏蒸,这种方法对蚊子苍蝇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市面上出售的蚊蝇香等产品既是基于此方法,白天、晚上均可使用,空舍养殖前还可以应用气雾剂封闭喷洒,对蚊蝇杀灭较为彻底。杀蚊蝇药物最好选择长效、低毒或无毒的药物,即便动物误食死蚊蝇也不会产生二次中毒,有些产品一次喷洒药效还可持续一周以上,使用非常方便。

三、建立猪场防护体系

病原本身不具备自我移动的能力,害虫的活动也受到一定的局限,其对疾病的短距离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病原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并不强,疾病能够长距离快速的传播,这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这里也包括了人的主观行为。猪场防护体系主要针对外来病原设立,病原进入猪场也主要是借助人流、物流、车流为载体,这就给我们的防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1.设立猪场安全防护圈。猪场安全防护圈也可以称为疫情的缓冲区,缓冲区的设定一般以猪场为中心,半径在2~3千米的范围内。在安全防护圈内一般要求不应存在其他的养殖企业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企业或场地。防护圈内的道路每周都应用生石灰、火碱等消毒,禁止拉猪车进入防护圈。

2.人员与车辆安全防护。猪场的人员和车辆流动相对比较频繁,这也是重要的病原传播的途径之一,所以控制猪场的人员和车辆流动相当重要。

猪场的人员流动主要有行业集会、商务社交、政务检查参观、职工探亲等方面的活动。行业集会时人员密集、病原携带的可能性大,是贴身传播的有利时机,所以我们应尽量减少参与不重要的企业集会活动;猪场的商务社交不可避免,饲料、兽药等商务服务人员流动频繁,主要接触同行业人员及企业,危险性较大,但又不能断绝来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缓冲区外建设接待室,所有相关商务交流均不得进入缓冲区,接待人员也要注重自身及环境的卫生与消毒;猪场职工探亲回归,在缓冲区消毒隔离3天以上,随身携带的个人物品按类消毒,家庭衣物消毒封存,入场更换猪场专用消毒工作服,生活区再次洗澡消毒进入工作区;政务参观尽量推掉,如必须遵循职工入场程序,穿防护隔离服。

禁止外来车辆进入猪场,职工私用或商务车辆进入缓冲区前消毒,停放于缓冲区指定地点;园艺、农耕等车辆入场前消毒,不进入主生产区;建筑车辆、粪污车辆走专用通道,与主生产区隔离工作,进入缓冲区前应消毒处理。

3.饲料与饮水安全防护。病从口入,饲料被污染会将病原直接传染给猪只,进而发病。加工环节的卫生控制有饲料企业控制,出厂时必须保证无病原污染,根据猪场需求采用散装运输车或袋装运输。散装运输环境封闭,中途不易污染,是现代猪场的主要运输方式。饲料运输至猪场缓冲区界,直接导入猪场中转料塔,安全方便;如果是袋装饲料运输,饲料企业在装车后加篷布封严,运输到养猪企业缓冲界时先消毒再拆除篷布。猪场在缓冲区界设置饲料中转库,饲料车驶离后对环境消毒,中转库中的饲料用熏蒸法消毒,封闭24小时以上。饲料导入生产饲料储存库要用猪场专用饲料运输车,每次运输均需消毒。饲料在储存库再次熏蒸消毒,然后分配至生产舍饲喂。

水是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饮好水、喝饱水可以调节代谢、增强免疫力,新鲜、洁净的饮水可以减少猪只疾病,维护猪只健康成长。猪场水源应选择无污染的深部地下水或自来水,定期监测水质,猪只应饮用清洁卫生、各项检测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水源。如果使用浅层地下水、地表水或有污染风险地区的水,应做好饮水消毒工作。

4.生猪调运安全处理。猪只被养成后要出栏,出猪台是窗口。出猪台与生猪调运车辆、人员直接接触,各个猪场、路途中的病原携带几率最大,病原有可能从装猪台传至本场,这也就成了猪场最不安全的区域,所以针对生猪调运的管理更应严格。

生猪调运车辆如果直接接触猪场风险太大,所以,出猪台的设置首先为猪场安全考虑,位置选择在缓冲区外,专设通路,划分净区与脏区;生猪调运车在缓冲区外清洗消毒后移至出猪台等候,禁止进入净区;猪场猪只运送至装猪台需自备周转车,走专用通路,将猪运送至出猪台净区,单向流动,禁止与脏区接触,并每次返回时冲洗消毒;人民币是最易忽略的防疫环节,交易最好拒绝现金;调运车辆移走后彻底清扫、严格消毒,装卸猪人员不得进入猪场。

5.生活饮食安全处理。猪肉及其制品中曾被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预示着病原可以通过生鲜食品进入猪场,也有报道因为食物携带导致猪场发生疫情的案例。

为防范病原入侵,职工禁止自带食品,职工食堂移至猪场外,原材料采购后经特殊工艺消毒,禁止外购猪肉及其产品,猪场职工用餐须配送消毒熟食,职工食堂每天用餐后清理消毒。

猜你喜欢
蚊蝇缓冲区猪只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提高装猪坡道装载效率的研究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蜻蜓
串行连续生产线的可用度与缓冲库存控制研究*
基于ARC的闪存数据库缓冲区算法①
长沙黑麋峰垃圾填埋场蚊蝇防治措施探析
家用食醋可驱蚊蝇
巧嘴绕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