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及预防

2019-01-07 12:45蔡洪波辽宁省建平县八家农场动物卫生监督所
中国畜牧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灭鼠出血点病死猪

文│蔡洪波(辽宁省建平县八家农场动物卫生监督所)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猪感染后主要以高热、呼吸困难、神经症状、繁殖障碍为特征,表现为急性、热性传染病。

一、发病情况

辽宁省建平县昌隆镇李某猪场存栏243头,其中母猪52头、育肥92头、仔猪94头、公猪5头。于6月28日开始发病,到7月14日共计死亡12头,其中育肥猪5头、母猪1头、仔猪6头。主要表现高烧,颈部、胸前腹下皮肤发绀,运动失调。治疗药物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青霉素、氟苯尼考等治疗效果不佳。免疫情况: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圆环病毒、伪狂犬等病按程序要求进行免疫。该户位于村庄东面山坡上,周围没有其他养殖场,自然环境良好。舍饲时常年饲喂一个厂家的浓缩料,当地收购的玉米进行饲喂。

二、临床症状

病初表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不振,眼结膜潮红,体温40.5~41.5°C,呈稽留热5~10天。饮水增多、后肢无力、行走摇晃,有的出现转圈运动,共济失调、喜卧、呼吸困难、咳嗽、气喘;粪便干,有的干稀交替,有的粪便呈黑色如煤焦油样。耳、鼻、颈、胸前、腹下等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斑或有出血点,后发绀。浅表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母猪流产,病程10~15天。

三、剖检变化

耳、颈胸、腹下部、后肢和尾部等皮肤发绀,呈黑褐色样坏死,病死猪的肩前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切开呈淡红色,切面呈红色花斑状。肺稍肿大,切面流出泡沫样液体;心包积液,心脏内外膜出血;肝肿大,表面有小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肾脏表面和切面有针尖大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呈绳索状肿,切面外翻,呈大理石样变;脾脏肿胀有少量出血点;盲、结肠有弥漫性出血,并有散在的小米大溃疡灶。

四、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检查:取病死猪的心、肺脏、肝脏、淋巴结等做成压片和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在镜下寻找弓形虫滋养体,胞质呈浅蓝色,有颗粒,核呈深蓝紫色,偏于钝圆一端。由此诊断为猪弓形虫病。

五、鉴别诊断

猪弓形虫病和猪肺疫病均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到40.5℃以上,耳、颈等部皮肤发绀,易误诊。但猪肺疫气喘呈犬式呼吸,鼻孔有泡沫样物。胸部听诊有罗音,叩诊肋部疼痛加剧。

猪弓形虫病与猪丹毒病均表现为高热,体温升高,41~42℃,粪干燥呈球样。但猪丹毒胸背皮肤多数出现菱形疹块,突出于皮肤表面。剖检可见脾脏呈樱桃红色。慢性病例可见心瓣膜有菜花样血栓赘生物。

猪弓形虫病与猪瘟两病相似点很多,很容易混淆,都表现为高热稽留、精神沉郁、皮肤发红、呼吸困难,耳、颈皮肤等发绀。猪瘟典型症状皮肤出血点针尖大,干粪球和稀便交替,病程时间长。猪瘟肾脏剖检呈土黄色出血点,俗称麻雀肾。脾脏有出血性梗死,可见回盲瓣处纽扣状溃疡。而弓形虫病猪肺部肿大,肝脏有出血点和灰白色结节。

六、预防措施

猫是弓形虫病的终末宿主,虫体寄生在猫的肠道上皮细胞内,形成卵囊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饮水和饲料,被其他动物(如人和猪等40多种动物)吃下后而引起发病。被吞食滋养体和卵囊进入中间宿主的肠道后,卵囊中的子孢子逸出,进入中间宿主淋巴血液而分布到全身各处,经过繁殖,引起人、畜发病。

根据弓形虫的流行特点制定预防措施:首先对发病和受威胁猪群采用磺胺类药物粉剂全群投药进行预防;其次对发病猪要进行隔离,淘汰重症猪,把病死猪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每天应用3%生石灰或漂白粉对猪舍内外进行消毒;其三在养猪场内禁止养猫,防止家猫和野猫的出入。定期做好灭鼠工作,保持环境卫生是防止野猫进入场区的手段,严格防范猫类及其排泄物对畜舍、饲料、饮水进行污染。

七、结论

该猪场弓形虫病的发生是由于饲养员私自在场内养猫所致。经了解该场老鼠泛滥,经常出入饲料库、饲养员休息室、猪场内,灭鼠工作效果不显著,其后饲养员私下养猫,使鼠害得到控制,但猪场弓形虫病随之而来。因而猪场的灭鼠工作应该高度重视,并且应使用适当的方法灭鼠。

猜你喜欢
灭鼠出血点病死猪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要点
TBS围栏灭鼠技术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病死猪处理行为的政府与养猪场户进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Mutually Beneficial
灭鼠记
河南孟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次声波灭鼠器
灭鼠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