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力治疗仪对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2019-01-07 14:39苏方方李凌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治疗仪血栓下肢

苏方方 李凌虹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福建 厦门 361000)

患者在进行了外围的手术之后需要有一段卧床的时间将手术的部位以及肢体进行固定,因此在患者进行卧床的期间如果治疗和护理不当很容易形成下肢的静脉血栓,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会出现下肢的肿胀、麻木以及疼痛等[1]。妇科中患者在手术之后很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患者受到手术的刺激以及麻醉作用的影响,患者在手术之后长时间的卧床休息等让其下肢的血流速度变慢,并且其血液的黏稠程度会增高[2]。当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现象时,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的痛苦,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在临床上对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常见预防方法为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时期让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能够尽早的翻身,并对患者进行鼓励让其能够尽早的下床活动。但是大部分患者在手术之后由于受到伤口疼痛以及年龄和体质等的影响,其能够下床活动的实际时间往往比较晚,并且活动的次数也比较少,从而不能很好的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空气压力治疗仪被逐步运用到对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当中。本文对空气压力治疗仪运用在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30例,实验组30例。常规组患者的年龄段在21~33岁,平均年龄为(27±2.3)岁,其中有9例患者进行了子宫的切除手术,有11例患者进行了子宫肌瘤的剔除术,有8例患者进行了卵巢肿囊的剥除术,有2例患者进行了异位妊娠病灶的清除术;实验组患者的年龄段在21~34岁,平均年龄为(27.5±2.4)岁,其中有8例患者进行了子宫的切除手术,有10例患者进行了子宫肌瘤的剔除术,有9例患者进行了卵巢肿囊的剥除术,有3例患者进行了异位妊娠病灶的清除术。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P>0.05)。

1.2 治疗方法: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干预方法,具体为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后的卧床期,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每隔两个小时变换一次体位,帮助患者促进其下肢的血液能够回流。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做有利于下肢主动肌肉进行运动的活动,包括对髋部。裸关节以及膝部的伸屈运动,帮助患者能够尽早的下床进行活动,从而能够促进其血液进行循环。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后督促患者进行深呼吸,每个小时深呼吸10~20次,这样能够对膈肌的运动进行增强,从而能够促进血液的回流。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在手术之前和手术之后需要禁食以及禁水的患者要注意对液体进行补充,从而能够对血液的浓缩进行有效的防止。患者在手术之后可以进食之后,要让其食用脂肪比较低并且清淡和纤维素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让患者能够保持大便的畅通,尽量避免患者出现便秘和咳嗽等情况,减少腹腔的压力,避免对下肢的静脉血液回流所造成的影响。

对实验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空气压力治疗仪进行护理干预,具体的操作步骤为:让患者进行平躺,并且尽量将肢体进行放松,护理人员把患者的下肢套入套筒之内,如果患者一侧的下肢有输液的通道则可以选择单腿的套筒,而没有输液通道的话则选择双腿套筒。从远端的第一个气囊开始进行充气并且逐个向上,当最后的一个气囊完成充气之后,则开始让气囊自动的进行排气,在几秒钟的间隔之后,则又重新开始进行循环。将治疗仪的压力调节到2~3级并进行逐步的提高,一直到患者觉得舒适位置,进行充气的时间为20 min。患者在完成手术的当天就可以开始使用,每天进行2次,总共使用3 d。对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颜色以及感觉等进行观察。

1.3 观察的指标:对两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对静脉血栓的相关诊断标准为:当患者出现小腿疼痛的状况,腓肠肌有压痛的感觉,患者的患侧发生下肢肿胀;患者的皮肤呈现发绀或者是暗红的颜色,患者的皮肤温度有所升高,其浅层表明的静脉出现区长,患肢会逐步出现肿胀、疼痛以及发硬的现象,在进行活动之后现象会加重;当患者下肢进行伸直并当其裸关节急速的进行背屈时,患者的腓肠肌以及比目鱼肌会被被动的拉长从而会对患者小腿肿发生病变的静脉造成刺激,从而导致小腿的肌肉出现深部的疼痛。

1.4 统计学的标准:本文对数据的处理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21.0,以P<0.05为标准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对比:经过治疗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为3.3%;常规组患者中有9例发生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为30%。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之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P<0.05)。

2.2 两组患者对治疗护理满意的程度对比:实验组中对治疗护理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8例,表示满意的患者有10例,对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3.3%;常规组中对治疗护理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5例,表示满意的患者有8例,对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为76.7%。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要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P<0.05)。

3 讨 论

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是患者体内的血流滞缓、出现高凝的状态以及静脉壁发生损伤[3-4]。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女性在服用避孕药以及使用雌性激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让体内的血液黏度增加,其纤维的蛋白油以及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的程度也会增加。从而女性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也会增加。当妇科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由于手术的时间比较长,会对患者体内的组织以及血管壁造成损伤。手术需要麻醉加上体外循环的影响也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血流比较缓慢并且血容量也会减少等,这些都会导致妇科患者手术后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现象。

空气压力治疗仪是通过间歇的压力,让空气波进行反复的膨胀以及收缩从而达到指压以及按摩的效,能够对患者的血液循环进行有效的改善。经过治疗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为3.3%;常规组患者中有9例发生了下肢静脉血栓,概率为30%。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之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中对治疗护理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8例,表示满意的患者有10例,对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3.3%;常规组中对治疗护理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5例,表示满意的患者有8例,对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为76.7%。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P<0.05)。

综上所述,空气压力治疗仪对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治疗仪血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