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病原菌及耐药性的临床分析

2019-01-07 14:39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阴性菌革兰阻塞性

王 燕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6)

从临床研究的情况来看,有临床资料认为很多病情的加重都是因为患者自身出现了病原菌感染。有研究统计病原菌感染是导致多种疾病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如今在医学上一般都选择采用痰细菌学的检验方式对于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患者病原菌的种类,因此这也在当前来说是临床呼吸科对于病原菌进行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1]。为了更好的对于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病原菌进行认识,同时对于相关病原菌的耐药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本研究选择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进行探索,并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选择其中的20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本研究的200例患者中,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2:98,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2岁,患者的最小年龄为55岁,平均年龄为(66.4±13.4)岁。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1997年我国所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疾病的诊疗标准。所有患者存在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痰培养结果一致性记为一次培养结果,不一致的记为2次,如果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存在有再次感染情况,需要按照二次进行记录。

1.2 方法:对患者进行痰液的采集,在患者入院之后的第2天清晨,患者刷牙之后选择采用清水漱口,然后用力咳痰,将患者第1口痰去除之后,取第2口痰送检。患者的痰液标本需要在2 h内进行送检,患者住院期间需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痰液标本的采集,并进行痰液检验。在本研究过程当中为患者选择采用纸片扩散方法进行药敏试验,本次研究结果,病原菌的鉴定方法全部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进行鉴定。

1.3 统计学分析:将本研究的所有数据调入统计学软件当中进行检验,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的版本为IBM SPSS26.0,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性表示为P<0.05,说明数据之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原菌的分布构成研究:通过本研究的调查显示,本研究200例患者当中成功分离出病原菌的患者164例,阳性率为82.00%,164例患者当中,分离出病原菌182株,对于这些病原菌进行分类可以看出,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具体分析为:存在有革兰阴性菌155株,占85.16%,在革兰阴性菌当中有铜绿假单胞菌53株,占34.19%,存在有克雷伯杆菌46株,占29.68%,存在有产碱杆菌22株,占14.19%,存在由大肠埃希菌8株,占5.16%,存在有其他杆杆菌26株,占16.77%;还有革兰阳性菌22株,占12.09%,在革兰阳性菌当中包括表皮葡萄球菌6株,占27.27%,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占50.00%,还有其他杆菌5株,占22.73%;此外包括有真菌5株,占2.75%,其中包括白色念珠菌2株,占40.00%,其他真菌3株,占60.00%。

2.2 病原菌的耐药性数据研究:进行耐药性测试发现革兰阳性菌主要表现为葡萄球菌,而万古霉素对于这种君主的耐药率最低,其次表现是利福平和复方新诺明等。对于革兰阴性菌,选择采用头孢他吮、泰能、环丙沙星等,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情,这种病情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种病情在临床上基本上可以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的主要特点是患者的体内存在有气流受限的情况,气流受限会表现出进行性的发展,同时患者伴随有气道和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气体而导致患者出现慢性炎性反应增加的情况。临床上患者如果表现为急性加重期,或者合并有各类并发症情况,将会对于患者的整体情况产生影响。

现如今这一类疾病的患者人数较多,临床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所以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开始成为对于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的重要疾病。从相关的临床资料统计可以看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当前来说位于全球病死率第四位,从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角度来说,4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大约达到8.2%左右[2]。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不断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抗菌药物在临床当中也在不断的普及和推广应用,那么使得病原菌的耐药性开始产生,本研究主要从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的痰液标本当中,成功的分离出携带病原菌的患者164例,从164例患者当中分离出病原菌182株。对于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分析,病原菌检出率最高的是革兰阴性菌,病原菌检出率最低的为真菌。总体上分析,有研究认为患者痰液标本病原菌检出率的高低和痰液标本采集方法以及标本的送检时间存在关联,同时也和患者的痰液标本培养和鉴定技术存在有一定的联系,需要判断患者是否合并有病毒感染等相关情况。

从本研究的调查当中可以看出,革兰阴性菌的病原学检测率达到了85.16%,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占到了34.19%,而克雷伯杆菌占有29.68%。因此这两种病原菌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通过本研究的耐药性分析可以得出,在所有的抗菌药物当中泰能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次是头孢他吮、环丙沙星等。而泰能和环丙沙星这两种药物对于克雷伯杆菌比较敏感,革兰阳性菌的耐药菌分析,主要以葡萄球菌为主,这些药物对于万古霉素具有较低的耐药率,其次对于利福平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相对较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主要的病因是患者的α1-抗胰蛋白酶出现缺失,然而导致患者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境因素就是患者的吸烟情况,患者的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多,那么患者的发病率就会越高,主要是因为香烟燃烧之后会产生有六种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患者支气管纤毛出现不规则的运动,并且存在有纤毛变短情况,进而会导致患者局部抵抗力降低,再加上肺泡对于吞噬细胞的灭菌作用会随之降低,就容易导致侵入的细菌对患者产生感染。因为支气管黏膜下腺体细胞存在有肥大增多和黏液分布过剩的情况,这些情况也会综合导致患者的发病率增加。在医疗技术稳步发展的现在,对于各种抗菌药物都在层出不穷,它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相对应的导致各种病原菌的耐药性也逐渐增强。所以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当中呼吸道病原菌的构成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病菌耐药性情况,对于患者的治疗可以提供可行的参考意见。

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病时间相对较长,因为患者长时间服用抗菌药物导致患者的抵抗力大大降低,所以对于很多的抗菌药物存在了耐药性。临床对于这类患者急需进行相关细菌学的指导,以便于清楚的对于患者进行掌握,究竟对于哪一种药物耐药,然后对于患者有效的进行相关药物的干预治疗,促进患者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的呼吸道病原菌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对于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可行的参考。

猜你喜欢
阴性菌革兰阻塞性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不同细菌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降钙素原提示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的研究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