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9-01-07 14:39刘玉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计划性贴膜冲洗

刘玉春

(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由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技术被称为PICC,其不仅危险性低,而且操作非常简单,对于需要长期肿瘤化疗、静脉输液、肠外营养的患者尤为适用[1-2]。没有经过医护人员同意患者私自将插管拔除或者插管意外脱落被称之为非计划性拔管,同时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拔管也被纳入非计划拔管的范畴[3]。接收于本院的98例PICC置管患者有33例(34.38%,其中失访2例)出现了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于我院妇科的98例置管患者,2例患者失访被排除本研究,其中75例患者为宫颈癌,10例患者为卵巢癌,4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癌,6例患者为子宫肉瘤,另有1例患者为输卵管癌,其年龄最小26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55.21±7.98)岁,置管时间最短29 d,最长210 d,平均(155.54±30.98)d。

1.2 方法:PICC导管为单腔三向瓣膜式(生产商:美国巴德公司,规格为4Fr)。对患者进行置管时由我院专门负责PICC导管的小组成员进行,住院时对PICC的维护采用20 mL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型号:BD福徕喜)对封管进行冲洗,患者出院后则可用20 mL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对封管进行冲洗。

2 结果

98例PICC拔管患者中有33例(34.38%,其中失访2例)出现了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其中导管出现滑脱与破损的患者各有2例(6.06%)、置入导管的肢体周围有4例(12.12%)患者发生感染、导管出现堵塞以及出现异位的患者各有1例(3.03%)、有7例患者导管维护困难而拔管、3例(9.09%)患者在化疗的最后一个疗程强烈要求拔管、有8例(24.24%)患者自动放弃治疗、另有5例(15.15%)患者自行拔出。

3 讨 论

患者置管期间出现并发症是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诱因如下:

3.1 导管异位: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在活动时过度牵拉导管致使贴膜松脱而造成其在置管2个月后被迫将PICC管拔除。针对这种情况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相关教育培训,嘱咐患者在休息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触碰或移动导管,护理人员应对贴膜进行定期观察,对外留导管的长度进行记录,一旦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同时护理人员在更换贴膜时操作应规范从而防止导管脱出的现象发生[4]。

3.2 导管堵管:护理人员在对导管冲洗时操作不规范,其并没有严格按照脉冲式冲管操作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这可能会使静脉滴注的药物对导管造成堵塞,严重时甚至造成导管内出现血栓,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在医师评估及指导下采取溶栓治疗的措施并进行拔管。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让其严格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封管,患者在进行静脉滴注前需要先用不小于20 mL的注射器将盐水脉冲式封管(计量20 mL);待静脉滴注完成后,甘露醇或高渗溶液之后,同样以不小于20 mL的注射器将肝素脉冲式封管(计量20 mL),而血小板水平偏低的肿瘤患者应采用盐水封管从而降出血风险有效避免,对于出院带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教授患者及其家人冲洗封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3 感染:肿瘤患者被置入PICC导管后就会使导管周围皮肤出现相关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对于带管出院的患者如果对导管的护理不到位也会大大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因此在对导管的日常维护中,敷料应选择脱敏3M透明敷料,更换敷料的频率控制在3天/次,而可来福接头的更换频率控制在1次/周,同时护理人员应定期对穿刺点进行观察(有无感染、渗液),对导管的维护过程中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以防止导管出现相关性感染[5]。而对于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妇科肿瘤患者应在其主治医师的指导下拔除导管,同时给予患者合适的抗感染治疗[6]。

3.4 心理因素:考虑到肿瘤疾病预后一般较差,这就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不利的影响,患者在治疗未结束时常常会出现要求拔管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耐心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其置入导管的好处,同时仔细听取患者的心理诉求并尽可能给予满足,鼓励患者要以积极地心态去面对疾病,让其拥有对疾病战胜的信心,从而将治疗积极性提高。

3.5 其他:有些患者认为肿瘤不可治愈,其认为继续治疗会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抱着必死的心态而放弃治疗,从而自主将导管拔出;此外,PICC管道通常会被插入一些主要静脉,其将在患者体内留置较长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患者带来不便,甚至部分患者会认为留置导管会影响个人外观的美观性以及个人形象,这就会造成诸多患者主动要求拔管。而有研究表明家在医院附近的肿瘤患者更愿意将PICC导管留置体内,这种原因可能与PICC导管留置体内需要每3天进行1次换膜有有关[7]。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时应做好必要的知识宣教,让其了解自己所患肿瘤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更换贴膜在附近普通医院以及社区医院均可操作,同时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指导,嘱咐其在日常活动中注意保护导管。

4 结 论

PICC置管后引发的并发症(感染、导管脱出、导管堵塞等)、患者的心理状态、置管侧肢体的舒适度以及其家庭经济原因都可能诱发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而通过这些可能诱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将PICC的临床价值提高。

猜你喜欢
计划性贴膜冲洗
外科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预防工具应用的研究现状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鼻腔需要冲洗吗?
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对焦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一种阴道冲洗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均粒滤料滤池反冲洗设计浅谈
手机贴膜
贴膜暴利:批发2元零售200
未来几年贴膜行业 DIY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