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高龄冠心病患者行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2019-01-07 14:39郎玉洁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移植术旁路经皮

郎玉洁

(西丰县第一医院,辽宁 铁岭 112499)

冠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医疗事业的发现,现今治疗该疾病的方式较多,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药物治疗等,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血管重建的两种主要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高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采用该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风险[1]。研究发现,对需要进行支架置入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仅对其病变血管进行干预,术后患者各项症状以及心功能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2]。本研究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行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受的98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将进行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完全血运重建介入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75~87岁,平均年龄为(79.42±2.33)岁;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75~86岁,平均年龄为(79.37±2.42)岁。纳入标准:①年龄≥75岁;②冠状动脉任一支血管狭窄>75%;③进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④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经股动脉途径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采用judkins法造影,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则视为有意义病变。如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则仅对其梗死相关血管进行相应的治疗。择期患者需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结果表明最有可能为“犯罪血管”的进行处理,不对其进行完全再血管化。手术完成后,患者口服氯吡格雷75 mg/d,持续时间为1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1.3 观察指标: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立即成功情况、住院与随访1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紧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再狭窄、再次血运重建、心绞痛复发、心源性死亡等。患置入支架后病变产于狭窄率<20%,并且TIMI血流为3级,表明PCI立即成功。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观察组:立即成功52例(98.11%),对照组:立即成功44例(97.78%),χ2=0.027,P=0.869。两组治疗情况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情况比较:近期两组患者均没有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死亡情况发生。远期: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组3例(5.66%),对照组1例(2.22%),χ2=1.563,P=0.211;再狭窄:观察组2例(3.77%),对照组1(2.22%)例,χ2=0.413,P=0.520;再次血运重建:观察组4例(7.55%),对照组2例(4.44%),χ2=0.858,P=0.354;;心绞痛复发:观察组6例(11.32%),对照组4例(8.89%),χ2=0.325,P=0.568;死亡:观察组2例(3.77%),对照组1例(2.22%),χ2=0.413,P=0.520。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情况比较(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龄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现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方式较多,包括药物治疗、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高龄冠心病患者通常会合并多种基础心血管病、多器官功能不全以及动脉狭窄性疾病,加上该类患者手术耐受力较差,继而让手术的风险提高,但采用药物治疗又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由于高龄冠心病患者通常存在多支、多处病变,同时其极易并发闭塞,而一处病变一般又会并发偏心、溃疡、钙化、成角等[3]。因此,不管是采用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还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都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有研究发现,对高龄关心病患者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立即成功率非常高,并且患者术后近期病死率较低[4]。但也有研究表明,对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进行完全血运重建,近、中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大于低于80岁的患者[5]。因此,对高龄冠心病患者采用何种方式需要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行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对多支、多处病变的高龄冠心病患者不进行完全再血管化,对其主支血管与大血管进行完全在血管化,其原因是患者病变血管完全闭塞,导丝通过较为困难,远端病变,血管钙化,支架或球囊不能通过等,有研究表面以上任一情况均可考虑采用部分血运重建治疗,其简化了患者病变血管的处理,有利以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量,减短手术时间、增强患者的手术耐受力,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6]。但现今临床对采用部分血运重建治疗的效果仍然不是很明确,有学者认为血运重建程度不会对患者远期预后情况造成影响,也有学者任务部分血运重建远期预后情况要相较于完全血运重建差[7]。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近期与远期预后情况比较(P>0.05)。

综上所述,对高龄冠心病患者行部分血运重建治疗不会对其近期及远期造成影响,且治疗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移植术旁路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银星电厂旁路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旁路放风效果理论计算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围手术期难治性冠状动脉痉挛临床分析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旁路控制策略设计及应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