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9-01-07 14:39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依从性差异

于 潇

(抚顺市第五医院十二疗区,辽宁 抚顺 113003)

近年,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更为精细、优质的护理在各大医院得到积极的响应与开展,对医院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1],其中心理行为护理干预是优质护理工程下的具体体现。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排除精神分裂急性发作期、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结核性胸膜、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等患者,其中男29例,女41例,年龄25~71岁,平均(47.11±8.2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两组一般资料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查房、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强心理行为护理干预,方法为:①充分尊重患者,不歧视患者,积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到精神分裂及相关治疗的知识。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积极心理学理论、情感介入等形式进行干预。生物学家指出,人在9:00~11:00、16:00~17:00、19:00~21:00这几个时间段处于精神活性提高的状态,此时情绪欢畅、乐于社交[2]。考虑到19:00~21:00患者的医护操作少、病房比较安静,所以护士可在该时间段主动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②每周组织1次集体心理治疗,针对患者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分析,指导患者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娱乐活动,提高患者对生活的兴趣。③训练患者自理生活,如穿衣、洗漱、打扫卫生等,同时鼓励患者学会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

1.3 观察指标:分别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3]对患者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同时采用自评式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4]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MMSE评分比较:护理前,观察组MMSE评分为(13.65±4.34)分,对照组为(14.88±3.77)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MMSE评分为(19.69±3.39)分,对照组为(16.01±3.48)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SQLS评分比较:护理前,观察组症状与不良反应为(43.47±9.05)分、动力与精力为(62.08±9.99)分、心理社会为(48.35±8.45)分;对照组分别为(42.55±10.90)分、(42.55±10.90)分、(49.36±7.57)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症状与不良反应为(22.01±5.39)分、动力与精力为(31.94±5.04)分、心理社会为(17.44±3.02)分;对照组分别为(26.94±5.40)分、(43.19±5.49)分、(25.33±5.41)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广泛存在认知功能缺陷,且喜怒无常、孤僻少语、兴趣减退,遵医依从性低,在护理上,需要护士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近年,优质护理干预逐渐流行开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的欢迎与肯定与支持。心理护理干预在优质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量临床研究表示,心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较好的作用[5]。本研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行为护理干预,一方面采取口头心理疏导,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积极心理学理论、情感介入等形式,另一方面对患者进行行为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双管齐下,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MMSE评分为(19.69±3.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01±3.48)分(P<0.05)。同时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做好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提高其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依从性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