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

2019-01-07 14:39崔润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宫颈癌满意度差异

崔润红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2)

宫颈癌属于近年来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类疾病,该病的临床发病率和患者病死率水平,均居女性恶性肿瘤疾病的第二位[1]。新辅助化疗是宫颈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或放射治疗前进行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对一些潜在转移病灶进行彻底消除,使肿瘤体积明显缩短,使生存率水平提高。然而,宫颈癌疾病的存在会对广大患者的躯体症状、心理状态、家庭功能等多方面产生影响[2]。本文分析宫颈癌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现就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2例。对照组中已婚患者39例,未婚患者13例;已产患者34例,未产患者18例;患者年龄37~61岁,平均(49.8±5.6)岁;宫颈癌病史1~16个月,平均(4.7±1.2)个月;鳞癌患者30例,腺癌患者22例;观察组中已婚患者41例,未婚患者11例;已产患者37例,未产患者15例;患者年龄33~64岁,平均(49.3±5.1)岁;宫颈癌病史1~18个月,平均(4.5±1.0)个月;鳞癌患者33例,腺癌患者19例。上述资料数据,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妇科肿瘤疾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①重构认知功能: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首先由责任护士负责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沟通,对患者身心状态进行全面的了解,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生活史、社会状况、疾病认知等,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将宫颈癌疾病的有关知识向患者进行讲解,使其能够完全放弃“癌症=死亡”的错误观念,使其对疾病认识的误区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消除,使其对负性情绪对机体免疫功能和身体康复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能够有充分的了解。②负性情绪管理:a.腹式呼吸:帮组患者进行全身的放松,嘱咐其将双目保持闭合状态,舌头抵住上颚部,以缓慢的速度通过鼻孔进行吸气,使胸腔保持不动状态,想象气体徐徐下行达到小腹,并完全充满整个小腹。随即从鼻孔内以缓慢的速度进行呼气,尽量保持放松与平静。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控制在10次以内,每次持续练习30 min,每天进行1次。b.音乐疗法:责任护士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音乐,音量控制在20~40分贝,每次听音乐的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每天进行1次。③社会支持:将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向其家属进行介绍,鼓励家属尤其是患者的配偶,在治疗期间尽可能多的给予患者关爱与理解等多方面的情感支持,使其自信心能够尽快恢复,使患者担忧程度减轻,使治疗依从性增强。

1.3 满意度评价标准:采用满分为100分的不记名打分调查问卷,在宫颈癌治疗结束后,调查护理满意度。达到或超过80分为满意,不足60分为不满意,其余为基本满意[3]。

1.4 观察指标:①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水平;②不良事件情况;③住院总时间;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并以(±s)表示,P<0.05认定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水平: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心理状态SDS评分水平为(57.61±4.58)分,SAS评分水平为(58.26±5.21)分,护理干预后分别为(46.92±4.13)分和(47.16±4.52)分,护理前后组内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心理状态SDS评分水平为(58.11±5.63)分,SAS评分水平为(56.96±5.17)分,护理干预后分别为(41.08±4.25)分和(43.09±4.07)分,护理前后组内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上述指标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事件情况: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有2例不良事件发生,发生率仅为3.8%,少于对照组的9例,发生率17.3%(P<0.05)。

2.3 住院总时间:对照组患者共住院治疗(17.54±2.61)d,观察组患者共住院治疗(11.58±1.59)d,组间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4 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照组患者中有19例对宫颈癌治疗期间护理感到满意,23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满意度达到80.8%;观察组患者中有35例对宫颈癌治疗期间护理感到满意,14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满意度达到94.2%。组内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宫颈癌的发病部位相对而言较为特殊,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的范围较为广泛,不仅仅会对患者的个人形象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导致绝经、生育能力丧失、性功能障碍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同其他类型的肿瘤疾病相比较而言,宫颈癌疾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更多,会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4]。对患者疾病认知方法进行重构,可以使患者对宫颈癌疾病能够有重新的认识,使其对癌症的恐惧心理得以消除[5]。利用腹部呼吸和音乐疗法等对患者实施放松训练,可以有效的控制负性情绪,腹式呼吸可以使自主神经调节能力提升,使迷走神经的活性增强,从而有效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使患者心率和肌肉紧张得到缓解,对负性情绪进行有效缓解。音乐疗法也具有与其类似的功效,使神经细胞的兴奋程度增强,通过神经及体液调节过程,对相关激素和酶的分泌产生促进作用,从而对不良情绪进行调节[6]。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大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证实了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宫颈癌满意度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找句子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