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中患者角色转换及遵医行为的强化策略探讨

2019-01-07 14:39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角色冲突医护医嘱

梁 微 关 巍 刘 哲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心理护理属于现代护理以及护理程序中无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部分疾病,包含卒中、胃溃疡以及偏头痛等和患者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尤其是关乎到患者角色转化和遵医行为,影响到疾病转归,对此不可忽视[1]。本文对于心理护理中患者角色转换和遵医行为的强化策略做一综述。

1 心理护理、角色转换以及遵医行为的基本概念

心理护理具体指的是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将心理学作为理论与技术指导,将和谐的护患关系作为基础,积极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促使不健康心理与行为朝向健康与康复方向发展的一类措施。南丁格尔最早提出心理护理概念,对于传统护理观念的弊端,依照对临床护理工作的独特见解,建立全新护理观念,从而保证不同患者获得治疗与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改善以往护理学仅重视技术操作的情况[2]。社会角色具体指的是个体和其社会地位以及身份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患者角色存在社会特殊性,能够影响到患者自身和他人,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无法做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角色扮演者,部分患者通过一般社会角色转化成为患者角色,或是从患者角色回归到社会角色,通常具有角色不清、角色冲突以及角色错位现象出现。角色不清指的是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引发社会角色内涵以及行为规范产生改变,无法完全掌握原有或是改变的特定角色行为规范,无所适从。角色错位具体指的是人们扮演部分社会角色期间,无法按照该角色应有的行为方式开展活动,没有充分表现应用行为,却产生不该有的行为。角色冲突指的是对于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够适应,引发角色和角色之间产生矛盾,依照矛盾出现范围,能够划分角色冲突为两类,其中之一为扮演角色和其他社会角色产生冲突,例如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存在冲突,另外一类为角色集中期间所扮演的角色和另外一种角色之间产生冲突,例如某人不但为护理人员,还是母亲与妻子的角色,由于自身工作较为繁忙,时常需要值夜班,无法按照常规时间回家尽母亲和妻子的义务,造成护理人员角色和母亲与妻子角色产生矛盾,从而产生角色冲突[3]。

遵医行为具体指的是患者根据医护工作人员所出具的处方以及要求接受治疗与护理的表现,患者能够严格遵照医嘱执行操作严重影响到临床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所以临床护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患者遵医行为。遵医行为能够划分为完全遵医行为,具体指的是患者出现求医行为之后,完全服从临床医护工作人员安排,良好配合诊断和治疗,不完全遵医行为具体指的是患者无法全面遵照医护工作人员指导,或是产生拒绝诊断与治疗现象。根据文献资料表明,患者不遵医行为现象非常普遍,大概在所有就医人数中占据一半以上,通常在门诊患者、慢性疾病患者、症状较为轻微患者以及神经症状患者中多见,不遵医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检查结果抱有怀疑态度,甚至拒绝诊治,自行中断治疗,无法遵照医嘱按照规定的药物剂量、时间以及次数进行服药,自行更改治疗方案[4]。

2 心理护理强化策略

强化策略的主要原则与重点为掌握临床患者心理表现以及影响遵医行为的具体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调适,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做好角色转换和适应工作,推动遵医行为良好进行。患者当面对医院陌生环境,同时遭受疾病折磨,会产生不知所措、焦虑以及恐惧心理,对此护理人员需要热情接待患者,为其介绍医院的环境和医护工作人员基本情况,使患者感受到尊重、重视与关怀,从而缓解患者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及早适应环境,轻松进入到患者角色。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介绍医嘱和患者各项权利与义务,获取患者的信任,防止患者对医嘱理解产生偏差,同时能够帮助患者及时倾述自身身体不适以及心理压力,为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开展提供可靠的资料,有效缓解角色转换引发的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利用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良好适应角色转换,指导患者了解自身所患疾病,及早进入角色,减少危险事件的出现风险,为患者灌输身体健康才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以及个人健康权利理念,从而使患者正确处理患者角色和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掌握患者不遵医行为出现的原因,为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从而积极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保持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属于提升患者遵医行为的基本措施,在为患者进行医嘱交代期间,需要加重语气,保持通俗并且精炼的语言,尽可能避免应用医学专业术语,在通过文字表达医嘱期间,需要保证字迹清晰,方便患者准确辨认,在进行医嘱交代之后,需要告知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进行复述,了解其对医嘱情况的记忆与理解程度,当产生错误情况能够及时进行纠正,在患者复诊期间,需要了解其复诊之前的基本情况,从而准确调整原有治疗与护理方案,在开展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凡是涉及到患者改变以往生活习惯以及嗜好时,需要为其介绍危害,引起患者高度重视[5]。

3 小 结

利用强化策略,能够帮助调整临床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刺激,从而有效预防身心疾病的出现,同时强化策略能够保持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快速适应医院环境,提高对医护工作人员信任程度,积极并且自觉进入到患者角色中,主动良好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进而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角色冲突医护医嘱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