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武隆实践

2019-01-07 08:55王频
重庆行政 2019年6期
关键词:武隆旅游生态

王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明确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重庆市武隆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以积极创建全市“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示范区”为载体,按照乡村振兴要求推进脱贫攻坚产业布局、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和谐发展等,努力形成两大战略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

一、抓好产业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重庆市武隆区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重要手段,精心谋划、精准施策,帮助更多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一)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出台《武隆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方案》《武隆区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按照“2+6+N”的产业布局,出台《武隆区2019年高山蔬菜和高山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开展以“项目覆盖、产业发展、主体带动、技能培训”为重点的巩固产业精准脱贫计划,全区形成了74.72万亩粮油、39万亩蔬菜、5.6万亩茶叶、203万头(只)生态畜牧、17.2万亩特色水果、6.5万亩中药材、4.3万亩烤烟、7000亩生态渔业养殖的产业格局。“火炉脆桃”“白马蜂蜜”分别获第八批、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武隆高山蔬菜”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监测合格,成为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二)着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加快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积极开发观光旅游、康养旅游、休闲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仙女山镇白果村梦幻田园、羊角镇艳山红村“乌江纤夫院子”、火炉镇万峰林海森林民宿等2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已显雏形,仙女山镇被确定为三产融合市级试点乡镇,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农副产品深加工示范引领工程,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羊角豆干、土坎苕粉等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壮大,农产品加工产值预计实现15亿元。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程,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结合,推行“电商+体验+销售”模式,整合107个农产品品牌,4270个单品上线销售,全区实现农产品电商交易额3.42亿元。三是积极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制定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扶贫规划》和“1+13”扶贫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着力“旅游+”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生态工业旅游文创、体育会展等富民增收产业,探索出了“景区景点、旅游廊道、专业合作社、旅游消费”等旅游扶贫带动模式,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22440元,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8600元,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78%;全区3.5万农户、近10万農民靠旅游“吃饭”,其中2万余名脱贫群众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仙女山、白马山片区成为全市旅游扶贫的典型,仙女山片区7个乡镇、50个行政村、近5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以上。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先后报道《重庆武隆靠发展生态旅游摆脱贫困》《武隆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二、坚持乡村善治,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武隆始终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按照“七有”标准全域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305个,常态化开展讲思想、讲政策、讲道德、讲科学、讲法治、讲技术等“十讲十让”为重点的文明实践活动,提升群众主动脱贫志气和本领,破除“等、靠、要”等不良导向,引导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深入开展以“孝贤洁序”为重点的公序良俗建设工程,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狠刹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和谐民风,引导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积极参与创建农村精神文明示范区,积极树选“乡贤”“好婆媳”“好夫妻”“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吴小燕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冉显文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杨兴明家庭先后获评“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

(二)全面推进“三治”结合

强化法律法规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出台《武隆区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广基层治理“大事”“小事”“私事”分流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党组织+村委会+理事会+自治联营户”村民自治模式。指导村(社区)制定村规民约,成立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民主评议会等协商议事机构,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推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村级治理体系。

(三)聚力夯基层基础

实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建工程和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着力抓好阵地建设、后进整顿、服务提升、示范创建等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全面完成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升级改造,便民超市、农家书屋、电子商务、卫生室、金融网点等进村率均达100%。完善5大方面、22项政策措施,落实3000万元启动资金扶持发展集体经济,所有行政村稳定实现经营收入,基层组织带动作用有效增强,“一元多核”乡村善治体系基本形成。黄莺乡复兴村引导全体村民以现金或田土入股,就地吸纳农户252户1874人(含贫困户75户218人)就业,2018年实现集体经营收入68万元、纯利润6.18万元,全村440户农户通过务工收入、现金分红等户均增收3000元;长坝镇大元村成立老党员调解委员会,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被中组部收录为全国“抓党建促脱贫战斗堡垒”典型案例。

三、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近年来,武隆切实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建设美丽生态宜居家园。

(一)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以打造“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区”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五沿带动、全域整治”行动,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庄绿化美化,完成乡镇、村聚居点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84.4%、生活污水集中治理率82%;完成苏岭、河坝、曲家坝3个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扎实推进750户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仙女山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功创建市级示范片,江口镇蔡家村等3个村代表全市通過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国家第三方现场检查验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库,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80%,农膜回收率达到70%;开展城区周边禁养区、限养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关停或搬迁畜禽养殖场155家,完成21万头存栏生猪当量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工程整改。

(二)持续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

强力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深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大植树造林力度,重点抓好房前屋后、荒山荒坡、公路河道绿化。强化自然保护区、湿地和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稳步推进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白马山自然保护区、阳水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城区、乡镇场镇、景区饮用水水源地等生态脆弱或生态敏感区生态搬迁,减少人为活动影响,促进生态自然修复。实行“河长制”,加强乌江、芙蓉江等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管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获得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县”和全国首批38个“中国森林氧吧”之一,被生态环保部评为重庆市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三)积极培育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村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切实改变农业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大力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开展家庭环保活动,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引导农民形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使绿色发展切实从理念转变为行动。深入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打造了9个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4个中国传统古村落,成功创建市级生态乡镇4个,市级生态村26个,县级生态村150个,仙女山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白马镇豹岩村获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作  者:中共重庆市武隆区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武隆旅游生态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生态养生”娱晚年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然的遗产 世界的武隆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